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82)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这日赵黑伢在清理废墟, 这样的活其实已经干了一冬天,朝廷赈灾倒不是白赈, 能动的都被组织起来清理废墟。

早前听说帮着抬尸还给钱, 搬出一具尸体衙门给六百个大钱, 后来这活被一群年轻力壮的人包了, 赵黑伢这样的人根本抢不过。

近期听说尸体找得差不多了, 衙门将钱降下来,一具尸体只给三百,干这活的人才少了起来。

赵黑伢听见敲锣鼓的声音,伴随着锣鼓声还有一群青年在县城走街串巷。

起先赵黑伢是自顾自低头干活,当听清楚这些青年在喊什么时立刻抬起头。

衙门赈灾的粥越来越稀, 这半个月来他甚至吃到了霉味。

本来他都打算坚持到朝廷发种子再回村,没想到竟然有人招工种地。

赵黑伢拍了拍手臂跟着那群人走,像他这样在废墟干活糊弄的不算少。

跟谁敲打铜锣的人越来越多,都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显然是奔着那两顿饭来的。

等跟着人出了县城去了一片荒山下,赵黑伢才发现这片地不正是被人买下的那一片吗?

山连着山脚一大片荒地被人买下,县城里可是议论了很久。

一青年举着纸卷起的喇叭放在嘴边冲追到这里的人喊:“招人种地,每日两文工钱,两顿饭,月初十号结,干得好被评为优秀者发十斤白面,良好者发五斤!”

“有意向的这里来报名,有种地经验者优先录取!”

赵黑伢排到队伍中,排了一会儿看见婆姨带着孙女也过来了。

或许是两顿饭的吸引力,县里不少灾民都涌入过来。

赵黑伢不知道这样一幕在山西省多个地区发生,他被顺利录取,也被安排了活,就是开荒。

新的锄头发到手里,赵黑伢满眼羡慕,谁家这般豪横,连锄头长柄都是铁造的?

这样一把铁器,足可以用来造一套农具了。

赵黑伢用着新式锄头全身都是力气,等干了半个时辰,地头就有人拉着几个木桶食物过来。

赵黑伢本来以为新地主提供的是稀粥就很不错了,等那圆木盖子一掀开,他就闻到了一股咸香味。

“排队,都排队!一人两碗,喝完了再来装!”

赵黑伢的碗是随身携带的,衙门一日只施一次粥,想要多喝一顿就得去废墟干活,这碗可以说是每人手里必备的。

一碗黄色面糊里面有野菜还有咸鱼干一样的东西落入眼里,赵黑伢起先以为这黄色面糊是小米黄豆磨成的粉,等吃到嘴里才发现不是。

这面粉带着一股甜味和咸鱼带来的腥盐味夹杂在一起不能说美味,只能说还算凑合。

赵黑伢却吃得满脸泪水,这粮食才是人吃的,关键是主家竟然在里面放了咸鱼,咸鱼可是盐!

要是一天两顿都是这样,他老赵能给这地主干到死!

“爷爷,别哭,给你。”赵大丫看着爷爷眼泪出来的,忙将自己刚装来的一碗粥递过去。

赵黑伢难得给了这个好孙女一个好脸色,“你自己喝吧。”

这场地动带走了他的两个儿子,谁能想到住在好房子里的儿子被砸死,他们这两个住在破茅草屋子的老不死反而逃过一劫?

赵黑伢的婆姨一边吃一边叹气,“老大老二没赶上好时候!”

吃完饭赵黑伢发现没被催着干活,约莫两刻钟后,田里跟着他们一块吃饭的管事才站起来喊了一声。

赵黑伢扛着锄头起身,他婆姨和孙女提着背篓捡地里翻出来的石头。

开荒是一件很苦的事,但是因为干活的人多,才过去四天,这山下一百亩地就开完了,赵黑伢跟着男人上山开梯田,山下的荒地有人过来撒草木灰。

这草木灰他记得是去年冬天有人收,一文钱十斤。

没想到收的人竟然是自己现在帮着干活的地主。

草木灰撒完,有人牵着牛过来犁地,大片土地被翻了一遍,将深埋在地下的湿土地被翻了出来。

就这样到了三月,山上的梯田也翻了一番。

赵黑伢他们虽然每日干重活,但是好吃好喝养着,他原本皱巴巴的脸也舒展了许多,原本皮贴着骨的手臂也变粗了不少。

三月里是春耕的时候,衙门那边还是催促灾民回乡,不仅给了种子还发了赈灾粮食。

然而赵黑伢没有想要回去的意思,他甚至找到了管事想要卖身给地主。

“卖身?”

地主原本是灾民里的一员,听说姓贾,本来是大州府过来,很不幸遇上了这次地主,多年累积一夜归零。

因为识字被选中做了管理他们的管事。

贾管事从地上拔了一根野草咬着根问他是怎么想的?

“我们家就剩下我们老两口和一个孙女,与其回去饱一顿饥一顿不如卖身给地主做个饱死鬼。”

赵黑伢这么大年纪没有了儿子对于传宗接代不抱希望了,这段时间地主虽然给他们吃了不少没见过的食物,眼界就村子那片地方的赵黑伢只以为这是外省运来的粮食,跟本地不一样不是很正常。

地主给他们吃这么好,卖身给对方好像也不错。

贾管事摸了摸头看了看天上飘过的云道:“行,我帮你问问。”

想要卖身的不只是赵黑伢一人,这次地震让不少人失去了亲人,要不是遇见好心的地主,他们中不少人怕是难以度过那难熬的冬日。

只凭借衙门赈灾熬的稀粥,年轻人或许能扛过来,幼童和老人怕是会损失不少。

正因为有这样的觉悟,不少人觉得卖身也挺好,起码不用饿肚子。

在一众人期盼眼神里,贾管事去了县城,没多久带回来一个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