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22)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这边邓海将安排移民的事交给船上的老师,他一脸兴奋跑去了岸边。

看到船长大摇大摆从船上下来,他忙上去拍马屁。

“老爷子宝刀未老呀!”

船长踢了他一下,“夸都不会,回头让你爹教训你,”

“去将小贼关起来,给口饭吃。”

“给什么给?”邓海嘟囔了一句,“直接杀了往海里一扔还省事。”

船长大手一挥给了他后脑勺一下,“瞎说什么?咱们已经不干老本行了,投了新东家,新东家怎么安排,咱们就怎么来!”

邓海捂着头嘿嘿一笑。

邓海也有来历,早年他太爷爷和船长爷爷跟随过徽王,后来徽王死了,南洋一直流传徽王藏了一笔宝藏。

原来徽王的队伍四分五裂,他太爷爷和船长爷爷痛恨背叛诱捕徽王的朝廷,便定居在了南洋。

早年靠着海盗为生,后来洋人势力越来越大,到了他们这会儿船和武器都跟不上已经没落了。

去年听闻有人在广州南边的香江岛开自由港,所有走私货物都跑到那里交易。

他们也带了一批货物去交易,后来不打不相识,就被招募了。

邓海想到去年看到的厉害火器,馋得直流口水。

要是有了那些火器,再劫了这艘钢铁船,往后南洋这边不就他们说了算?

可惜船长爷爷和他爹都不同意。

船长站在岸边看船员将水里的海盗捞起来,转头见邓海盯着钢铁船目不转睛,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这小子在他耳边嘀咕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撺掇他干些不好的事。

船长语重心长道:“小海,时代不一样了,只有火力没有强大的后勤是没用的。”

“你看这大船是不是很想要?”

“我也想要,想要也没用,这船娇贵,出了问题就是一堆废铁,这船上跟了四五十个匠人,时刻关注着船。”

他想到在船上看到的那一幕上万人上下忙活,紧密合作制作出这条大船来,这就是强大后勤的力量。

他可以带着这艘船一跑了之,但是人家可以再造出一艘更大更厉害的船,到时候他还能去哪里?

也就邓海这些没见识过大陆厉害的小年轻才心里充满了妄想。

他想着坞堡也建成了,回头将孩子们带回去见见世面,别留在岛上坐井观天。

“回来了,回来了!”

闻着厨房传来的香气,小孩急得抓耳挠腮,跑到门口守着,看到海边过来一大群人,立马高呼起来。

林子清走出去,就看到一群黄毛红毛洋人被绳子穿了一串。

邓海威风凛凛走在前头,“去,找一间空屋子把人关起来,我们去吃饭!”

小孩们欢快地叫起来。

“吃饭喽!”

张文心跟着娘嫂子们热罐头,开好的罐头放锅里一倒,大块的肉落入锅里。

围着锅灶的妇人吞了吞口水,原来在船上吃的肉是这么来的。

这次船上年轻女人不多,多是年纪大的妇人。

张文心和嫂子们便成了比较显眼的存在。

外面传来一声吆喝声,“菜好了没有?快上菜。”

张文心连忙将热好的罐头装回铁皮桶里,由一位妇人送了出去。

然后是五六盆米饭。

妇人看着锅内的油水,忙不迭洗了米放进去,头一锅粥出来,厨房里大家分了,谁也没有去叫男人。

等吃完抹干净嘴,才开始煮第二锅粥。

大概是一同做了“坏事”,女人彼此贴近了不少。

“我看了一下,这里粮食不少,今日头一天来,要不多煮一点?”

“行,听你的。”

立刻有妇人抓了一大把米扔进去。

“南洋这边跟我们那差不多,一年能种三回,这里粮食多,我看我们靠海,回头去海边捡点海鲜回来。”

“对了,这边草挺多,应该有野菜,再挖点野菜回来。这边没有冬日,一年四季都不缺吃的……”

有人妇人见她感叹,“广州不是挺好,你搞啥要过来?”

“这不是没办法,粮价低,种一年赚不到钱,人家商行招人出来种地,好家伙给一个人的工钱比我们全家都多,这不就出来了。”

一些干瘪的妇人一听说一些地方因为粮价低,粮食烂在地里都不肯收,她们都心疼死了。

几口锅一起开火,很快煮了一桶又一桶粥,妇人喊外面男人来搬。

一群男人蜂拥而至,见是稠粥立刻笑开了花。

妇人们兑了水又煮第三轮。

一边烧火,一边凑一起说话。

妇人们聊天操着一口别扭的官话,聊得很火热。

广州上船的妇人对南洋这边情况还算了解,说了不少事。

宁波和徽州来的人默默听着,有时候广东妇人说起了土话,一群人听得两眼冒星星。

他们是下午下的船,吃完饭已经不早了,北边一点的这个时间该睡觉了,看着天上还挂着的太阳,一群人这才有了在异域的感慨。

船员回到了船上,坞堡紧闭了大门。

林子清以为自己很难入睡,却发现自己听着海浪声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刚亮,就有铜锣被敲响,一众人被惊醒,连忙跑到坞堡院子里。

邓海一脸凶狠模样,“现在分配干活,先将周围草给拔了,男人去砍柴,女人做饭,往后一日三餐,也别说我们亏待你们。”

“今日要整理出十亩地,年轻力壮的过来领农具,年龄大的就拔草吧。”

“多的咱也不说,都是奔着钱来的,干上一年回去好盖房子讨媳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