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23)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我邓海脾气不算好,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在家乡是刺头,但是我劝个别人一句,别想着什么歪心思,老老实实干活,踏踏实实赚钱,这农具再好也顶不住一火炮不是?”

一番连敲带打后,林子清发现不少青年火气小了很多,他话说得没错,不都是奔着赚钱才出来的吗?

“晚上吃完饭后是学习时间,原来是归哪个老师教现在还归哪个老师,尽快在一个月内学会官话。”

“至于小孩……”

他看了一圈问,“妇人里可有会识字的?”

张文心举起手。

邓海拍板道:“就你了,晚上上课,白天教小孩,你再选几个妇人帮你管孩子,咱们在外面不能忘祖,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视!”

派好活,一哄而散去干活了。

邓海本来要走,突然冲前面喊起来:“唉唉,前面的你带小孩去哪?小孩都送去上学没听到?”

说最后一句时他语气重了很多。

那妇人回过头怯懦道:“女娃也要上学?”

邓海气笑了,“女娃不是小孩?这是上面的规定,只要是十五岁以下小孩,不论男女都要上学,十五岁以上跟大人一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

“往后你们是在这里分散开,我们发通知会贴在墙上,你们不识字该发你们多少工钱你们都不知道,这你们能愿意?”

“快点了,十五岁以下的小孩跟着……”

他指着张文心,“跟着她走!”

张文心背后背着女儿,然后就看到三四十个孩子脱离父母走了过来。

上千人里只有三四十个孩子,张家就占了三分之一。

也正常,背井离乡出来还不确定前程,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把孩子带过来受罪?

一转眼半个月过去,坞堡周围变化很大。

原本茂名的树林被清理干净,变成一片连在一起的田地。

地里种了最好种的土豆,挖个坑将发芽的土豆块滚上草木灰扔进去盖上就不用管了。

一场雨下来,地里的土豆发了芽。

半个月时间靖远号已经离开,他们也适应了这里生活。

也正式开出了一千亩田。

一千亩多大,已经到看不到坞堡的距离。

半个月时间大家面貌变化也很大,原本坞堡的人走了大半,他们跟随船走了却将罐头留了下来。

每天一个罐头,再加上海边捡回来的海鲜烩在一起,虽然还吃不上米饭,但喝的都是稠粥,他们自己没发现变化,新的船队到来却发现他们变化很大。

邓海带着船队靠岸,先查看了开的地,然后才进坞堡。

“不错,都胖了,这些是新人,你们安排一下,还有五船是送给你们的物资,有石磨之类的,希望你们一年后能够自给自足。”

一众人欢喜去卸货,发现有一船是罐头,顿时高兴坏了,还发现了十来只活着的鸡仔,十多条带崽母猪,干净给送进坞堡里。

有人发现这次来的不是靖远号好奇地问。

“那船太娇贵了,开进船厂去护理了。”

跟着走了一趟,他总算是知道那钢铁船有多娇贵了。

不仅要重新刷漆,还要给零件上油换胶垫等等。

他不耐烦等,领着一支船队带着沿海的走私船往这边来。

邓海检查完,然后被跟他过来的商户抓住。

“邓小哥,你说这里是好港口,可没说这里这么荒啊!”

邓海奇怪道:“这里可是入马六甲最近途径,全年无风,难道不是好港口吗?”

“可是……”

商人急道:“没有买家没有卖家,我们怎么交易?”

邓海哈哈一笑,“这还不容易?你信不信我让船去巴达维亚喊一声,就有大量商船来这交易?”

邓海拍了拍商人的肩膀,“再往西北去,那里可是海盗猖獗,你能保证安全回来?”

“放心留在这,这片海域我们会帮着清扫,保证不会有一个海盗过来打扰!”

商人放下惴惴不安的心,“巴达维亚可是荷兰人制定的停船港口,要是荷兰人打过来怎么办?”

现在马六甲海峡最大的势力就是海上马车夫——荷兰。

新加坡这个优质海港为何被抛弃,就是荷兰人制定了船只要停靠在西爪哇的巴达维亚。

邓海嘿嘿一笑,“你觉得我们会怕他?郑成功都能将荷兰人从台湾赶跑,朝廷的水师又打败了郑氏,荷兰人又算什么?”

“咳,咱们这是走私。”商人压低了声音。

邓海哈哈一笑,然后压低声音道:“我们的火器比水师还要好,你还怕吗?”

巴达维亚在新加坡南边,邓海领着船队跑了三日才到,主要是这一片海域风平浪静。

邓海对巴达维亚不陌生,毕竟一年前就在这一片海域干活,荷兰人虽然强迫船只停靠巴达维亚的港口,可海盗有自己的销赃渠道,肯定不会在这个港口。

他绕了一圈,悄悄进来某个隐秘的小岛。

小岛周围停靠着许多船,想来也知道这里生意很好。

海盗出售的货物只要求尽快表现,远比巴达维亚港口要便宜,不少胆子大的商船会带人来岛上进货。

至于会不会被黑吃黑,就得看运气了。

张和墉看着父亲起来捶背,嘴上埋怨道:“秀哥儿说得好听,请爹您来教书,结果来这边后只能蹲在地头。”

张炎不冷不热道:“比我年纪大的都在劳作,我为何做不得?”

“这地不开出来,我们往后吃什么?总不能一直依靠船运输吧?”

张和墉叹息一声,“爹,您到底瞒着我们什么?带着我们万里迢迢来这陌生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