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24)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张炎沉默片刻道:“总有一日会告诉你。”

突然草丛里传来惊叫声,“啊,有人!”

周围干活的人拿着镰刀锄头跑过去,然后就看见一年轻女子怯生生从树后面走出来。

“原来是个女子。”

“等等,这里怎么有女人?”

“谁见过?”

年轻女子张嘴说了一连串听不懂的话。

“这说的什么鸟语?”

“翻译,翻译呢?”

年轻女子被众人围在中间显然有些害怕,有人用家乡话轻声说了一句:“头前走个扎某因儿。”

年轻女子眼睛一亮,忙回了一句。

福建过来的人都惊讶了,争先恐后用家乡话问她问题。

旁边的宁波人和徽州人听得两眼冒星。

“这女伢问我们是谁,说这边是她们村的地。”

“村子,这里还有村子?”

要知道他们开了半个多月的地,可是一个土著都没遇上!

一妇人拉住了女孩的手,“莫要怕,我们跟你祖上是一个地方过来的。”

“呦,这女伢真水,就是长相有点怪。”

“她说自己是混血。”

一群人想去女孩村子,女孩对他们有警戒心,不肯带他们去。

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当地人怎么也不能放过,女孩被半强迫带回坞堡。

一位福建的婶子笑呵呵跟她说话。

“大家都去了马来亚,那里更繁荣。”

“你怎么没去?”

女孩摇摇头,“我要等阿公。”

原来村子就女孩一人,前年她阿公翻山去马来亚,结果一去不回,女孩一个人守在村子里苦等。

因为长时间没看到人,所以看到他们这些外人才忍不住靠近。

邓海领着一连串尾巴来到了港口。

广东过来的商人乐呵呵领着人上船做生意了。

邓海回了坞堡,才知道这群人给他弄回来一个“惊喜。”

“哪来的小娘惹?”

“娘惹?啥意思?”

邓海身后跟着的小弟忙道:“娘惹就是咱们的人来这里后跟马来亚人生下的女孩。”

邓海道:“谁带回来的谁负责,对了,我得回广东一趟,谁要回去探亲?”

“我,我还没把搬迁银子给我爹!”

邓海玩味道:“可真是个孝子。”

他也没耽搁,这批商人处理完货物,带着香料往回赶的时候,他的船队跟着护航。

等到了广州就跟上面的禀报大肆招人。

一个港口,想要跟荷兰人抢肉的港口,非上千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能护住。

这次大批招人以外,他还希望能练兵!

周西就是这次跟回来的十多个人之一。

他本来以为再次回来得很久以后,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商行似乎并不限制他们自由,周西警惕放松不少。

下了船,他连忙往家跑,他家在一个小渔村,村里靠大鱼为生,但是捕鱼要交税,一年忙下来没余下半两银子。

年前有人伢子来招人,说有商队大批招人去南洋种地,每月给一两银子,村里的人觉得都是骗子,肯定是想骗他们去南洋然后被卖了做苦工。

半个月前,那伢子又来了,问有没有愿意去的,还给搬迁费。

周西爹生病了,没钱治病只能等死,跟伢子打听了钱有多少,一咬牙就同意了,就当自卖自身了。

没想到去了才发现,伢子没骗人,小管事虽然凶了点,可还教他们读书写字,这是他们活到这么大都不敢想的,不仅教识字,还给白粥喝,那可是白粥,白花花的大米,连朝廷赈灾怕是都没这么阔气。

这回周西死皮赖脸跟回来,是打算带乡亲们去享福。

不就是种地吗?难道比下海打鱼累?

“西仔,你怎么回来了?”

村口正在补渔网的大伯看到自己大侄子回来,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周西笑道:“大伯,我回来了。”

周大伯惊讶叫道:“人家不要你了?钱可都让你哥拿去给你爹买药了。”

这意思是被赶回来,钱也退不回了。

周西无语凝噎。

“大伯,能想好一点吗?”

他神神秘秘道:“大伯,我先回家,晚上再来你家跟你说一件好事。”

他们这边排外很严重,一个村子往往都是一个姓。

不大的渔村住着三十多户人家都姓周。

周西空着手往家里去,母亲正在院子里摘网,弟弟坐在盆子玩。

或许是听见脚步声,母亲抬起头,看是他,又低下了头。

然后抬起头才意识门口站着的是自己二儿子。

“西仔……”

母亲站起来,有些激动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你这是回来了?”

周西笑着扶着母亲,“阿妈,我回来了,正巧有船回来,我便跟了回来。”

“那……还去吗?”

“要去的。都收人家银子了。”

他报喜不报忧道:“阿妈你是不知道那地方土地有多肥沃,一年都没什么风,不像咱们这边还有大风,那里女仔也水灵,东家管我们伙食,三餐都有白粥吃,在海边还能见到鱼吃。”

“吃喝不愁,说是种地,给的农具都好犀利,根本不累,这次我回来想带大家去享福,每个月还有钱哪,这种好事可不能便宜了别的衰人!”

母亲轻轻推了他一下,嗔怪道:“不许骂人。”

周西笑笑,然后问:“爹和大哥呢?”

母亲叹息,“今年衙门要收人丁税,每人一百四十文,咱家四人半两银子呢。”

周西忙问:“爹治病的银子没剩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