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98)
一听收铜钱,房起元就心动了,庄头也心动,可是考虑到当务之急是搬家,牛买回去不好照顾,便问:“这牛能留吗?等我们搬完家再来买?”
伢人笑笑:“留不住呀,你看周围几个县的人都来赶场子了,这批牛看着多,分一分也没多少了。”
”下次买就得等明年了,明年开春还有一批牛送过来。”
庄头转头就跟几人商量。
“要不买一公两母,回去养两年就能生小牛了。”
庄头给算了一笔账,“咱们置换的地等秋收后才能分到手,搬过去加上盖房子忙完得入冬了,几家养一头牛还过得去,养多了也没地方弄草料,喂粮食不划算。”
房起元坚决道:“我买一头母牛,回头配,明年就能生崽。”
庄头呆了一下,“也对。”
这样可以省下养小牛的成本,明年牛犊子生下来,卖了就能回本。
庄头立马改变了主意,“那就买成牛,回去就能用上,再租个四五头。”
他目光火热起来,他们拆迁款都到了,不差这买牛的钱。
来的几户人家各自买一头,全买母的,打算等到明年租一头公牛给全庄母牛配。
牵着买来的五头牛和租的五头一伙人高高兴兴回了庄子。
牛鼻子上的铜环都印了数字,倒是也不怕租的和买的搞混了。
房起元牵着牛回了家,房父房母看着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牛好,这牛一看着就养得好。”
房起元笑呵呵道:“说是从草原拉来的,每年秋日商队就能收不少牛,咱们离草原近,先占了这便宜。”
“爹,我让徐木匠帮着打一辆板车,咱们先将砖运过去,等运得差不多了,就能一边搬一边盖房子了。”
房爹连忙道,“砖搬过去,爹也过去,免得被人偷了砖。”
第二天板车就送来了,这板车非常简单,就一对轮加几块板子凑成的板车。
轮子是铁轮子,这个是城里车行淘汰出来的,车轮也就稍微有点变形,对于乡下来说敲敲打打后就是好轮子。
从庄子拆迁消息传出来后,庄子里的徐木匠就从城里弄了七八套淘汰的车轮子。
哪怕不卖,只租也能收回一些本钱了。
房起元跟他爹不断往板车上搬砖,砖摆得整整齐齐,摆放五层后,用搓的草绳将车捆绑起来。
父子二人揣着干粮和水囊上路了。
他们现在住的这一块在京城北边靠西一点,小汤山在京城正北,他们被安置的地在京城东南边,这里有一条大河流过。
河呢有点脾气,一旦遇见暴雨天就得发怒。
房起元一想到这一点有些发愁,倒是老一辈人想得开,有洪水怕什么,他们已经受够了在盐碱地里种菜。
早上出发临近中午才到分给他们的地基,他们是整庄子拆迁,也就没有将他们塞到别的庄子,而是在河对岸选了一片高地用来给他们建庄子。
分给他们的地如今都种了上水稻还没有收获。
房起元初看见那河边连成一片的水稻田有些惊讶,要知道京城这边很少有水田,这几十年来冬日一年比一年冷,一年比一年早,谁会想不开种水稻?
田里有人在忙活,好像是在放水。
房起元一边往下卸砖,一边好奇地看过去,这才发现田里藏着不少人,有大人有小孩,个个开心地抱着盆抓鱼抓泥鳅。
这群人好像是河对面的,桥对面还有人拎着桶跑过来。
没多久一群人拎着桶抱着盆兴高采烈往桥对岸跑。
父子二人还没卸完就看到庄头带着五六辆牛车过来了,一来就往桥对面跑,大约半个时辰后回来一脸兴奋道:“都被忙了,先带你们去对面庄子看看世面。”
房起元一脸问号,然后跟着庄头过桥往对面走。
大约走了一里路就看见藏在树林里面的庄。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每户都建了两层屋子,房屋外面还用水泥刷了。
庄头领着他们在庄子里四处走动,“看看人家的房子多气派,我都问过了,说建这房子好,下面房子建炕,上面放粮。遇见洪水也没事,楼上正常住人,这房子地基打得好,用的是红砖水泥,不怕水不怕火。”
“领你们过来是想问问要不要也盖成这样,他们村子都做这营生,出门给人建房子,建一栋楼前前后后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盖房子,也不快呀。”有人抓了抓脑后面盘着的头发道。
庄头喷了一句,“盖这房子三五天就能起来,等水泥干不要时间?这空闲时间不能给别家盖?”
“我们庄上一共四十六户人家,人家说好了,要是都盖就找亲戚来帮忙,不包工包料,一间房子五百钱。”
庄头带着他们停在一座气派的院子前,就是一进院子,正房五间,上面五间,左右是配房,院子用水泥铺平了,看着很气派。
光是看着就能想象这水泥地用来晒粮食多爽了。
“我家盖上三间正房,上面再接三间,六间是……”
房起元见对方掰着手指头怎么都算不清便道:“三千钱。”
“对,三千钱,这个可以啊。”
要知道这还没有拆迁房子的补偿费用多,大房子盖好,说不定手里还能余一点。
“北边不是招工吗?留一两个人在家,我们去做工,一天十钱,一月三百钱,多去几个人,干上两月这盖房子的钱就赚回来了,等冬天就能在新房子猫冬了!”
这账一算,大家都很开心,多支出的也就是料子钱,砖他们自己就能提供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