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479)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兄弟几个面面相觑,“谁记得大伯说的地址?”

罗起信信心十足道:“我知道,跟我来吧。”

罗敬白的住处很好找,毕竟是新建的地方,周围的房子都是规划好的。

是一个小二层的院子,一楼的厨房看着就知道是没用过,已经归为放杂货的区域。

一层一个堂屋两间屋子,二楼房间多一点,三间房有大有小。

真要住进去,一人一间肯定不行,大的得住两个人。

罗起信立马说,“学校安排了住处,我就不住这了。”

罗五:“走,吃饭去,吃完饭送你过去。”

家属区临街有商铺,也有食铺,七八个壮小伙进去各要了一碗面呼啦啦吃起来。

罗敬白晚上回来,脸上带着灌输知识留下的疲倦。

得知十一在船舶学院读了一年有些意外,他看了看剩下的几个侄子,道:“也别做工了,先去读书!”

正好船厂这边也准备开自己的子弟学校。

……

行宫内埋着的一块巨石破土而出,把早晚去浇水的阿哥们给惊住了。

虽然没用石碑,但也埋了一个不小的巨石,巨石放下去前扔进去不少黄豆。

起先阿哥们有些不明所以,还是按照皇帝的要求每日早晚过来浇水,这不今日石头记就破土而出了。

周围的巡逻禁军多次经过,摆明了是来看热闹。

皇帝看着石头上面的薄土若有所思,他喊人将地面挖开,果然看到石头下面已经发芽的黄豆。

阿哥们围着土坑连连惊叹。

柔弱的黄豆芽竟然将巨石给顶了起来,巨石和豆芽间多出来不少空隙。

皇帝盯着看了片刻冷不丁道:“都看到了吧?回头以豆芽顶出巨石为例写一篇文章交上来。”

“啊?”一群原本以为出来可以玩的小阿哥都傻眼了。

宝音没去凑这个热闹,赵昌跑来跟她说了一件事。

“南怀仁送了信过来,说是帮着担保几名传教士,想通过奴才跟皇上求情。”

事情是这样,几名传教士滞留在宁波那边有两年了,一直没得到允许觐见,按照往年例子,今年该驱逐出境。

那几名传教士找到了南怀仁,南怀仁虽然跟这些人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可看在都是上帝子民的份上,还是帮着求情。

这就找到了在热河行宫的赵昌。

宝音听完后问道:“你跟南怀仁交情很深?”

赵昌头低下去,“奴才作为特使接见过几次耶稣会的传教士,收到了一些馈赠。”

宝音沉默着翻看南怀仁的信,信中将这群传教士描述为国王派遣的数学家。

她露出冷笑。

她在南边驱赶洋人,国内皇帝对于洋人的态度也变冷。

南怀仁已经半年没有被皇帝召见,其余传教士处境都不太好,这才想通过赵昌将这批传教士推荐给皇帝。

她有些意外,赵昌竟然跟传教士联系这般深。

“赵昌,你信耶稣?”

第171章

“信什么?”

皇帝走进来边洗手边漫不经心问。

“在说耶稣会, 南怀仁来信说有一群同伴是替国王向你献礼。”

皇帝擦干了手接过了信,赵昌头埋得更深了。

赵昌自小伴着皇帝长大,也就比皇帝小三岁, 名副其实的哈哈珠子。

同时他还担任皇帝的侍卫,之前还做过皇帝跟传教士沟通的桥梁。

若是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管理宗教的工作人员。

当然国内宗教大头是喇嘛教, 关系着藏蒙稳定,这个归理藩院管。

耶稣会是小众还轮不到理藩院出马,皇帝将这事交给了赵昌, 主要任务是传达皇帝的意思, 或是接见传教士。

国内跟传教士接触较深的怕就是赵昌了。

看完了信,皇帝没说什么, 先解了小伙伴的围。

“这事朕知道了, 赵昌你先退下, 朕和贵妃商量后再说。”

赵昌低头退出去, 出了门才发现背上都出了汗。

皇上依旧平易近人, 只是贵妃气势日渐威压。

“一群数学家?”他将信往桌面上一扔,“你不是想要了解西方吗?这不是刚好?”

[你信这些是数学家?]

她目不转睛盯着他。

皇帝无所谓道, “管他是不是, 这些人不是说要敬献科学仪器和书籍, 不都是你需要的。”

他停顿了一下道:“来得也算刚好, 我们跟罗刹人停战后也需要这群人帮着翻译。”

有了新式武器帮助, 北方已经顺利拔掉了罗刹人的据点,连城堡都给摧毁了。

打一场后接下来该坐下好好谈谈了,这洋人不正好派上用场。

宝音低下头,沉思了片刻道:“南洋那边事情不顺利,你来帮我出出主意。”

皇帝很意外, 他坐下感兴趣问:“你竟然愿意主动跟我说南洋的事?”

还寻求他的意见,真是难得啊。

宝音摇摇头,“我们现在目标是一致的。”

皇帝盯着她瞧了片刻,笑吟吟道:“你说得没错。“

他手放在她手背上,“我们的目标不就是改变未来吗?”

她停了片刻道:“南洋有这么一个国家叫满刺加,已经被荷兰人占据近百年,我的人想要将洋人赶走,却遇见了一个难题,满刺加信奉耶稣教,任何人异教徒都会驱逐,对我的人也很警惕。”

“他们深信一切都是上帝赐予,也不敢反抗上帝在人间的传教士,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怎么挑起内部矛盾,让满刺加先乱起来?”

皇帝顿住,像是被惊住了。

许久有才不确切问,“何为一切都是上帝赐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