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613)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日本、台/湾、琉球基本上海贸航线已经被德胜洋行垄断,抓住一个线头很快将这个团伙大部分人都逮住。

洋行没有权力处理这群人,便来信问上面,这次诈骗案里受骗最深的不是索额图,但身份最高的是他。

要处理这批人总不能越过他,偏偏人如今不在京城,宝音便打算将这事交给太子处理。

索额图的事,太子也有权力处置。

太子看完了信,也很快回忆起自家舅公遭人欺骗的事,面上不由有些尴尬。

宝音转动桌面上的杯子开口,“人已经抓到送到了宁波,若是交给你,你有什么打算?”

他毫不犹豫道:“这些人合该处死!”

欺骗到朝中大员身上,朝廷脸面都丢了,这群人死不足惜。

然而说完他看见了对面她脸上的不赞同。

他试探性问,“您觉得该怎么处置?”

宝音缓缓道:“你若是基层官员,面对犯人自然是可以依法处置。”

“但你现在是监国地位,做任何事不能以自己喜好为准,更应该想想该如何利用这伙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太子被说愣住了,“什么目的?”

宝音指点道:“你代入你汗阿玛,先想想若是你汗阿玛遇见这件事会如何应对?”

太子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大臣上报,皇帝都不会当场给出结果,而是做高深莫测样子,将事情压下。

以前他不懂,为何汗阿玛听政时不会将问题当场解决,后来才知道汗阿玛不会偏听偏信,而是对方调查,了解事情本来样貌才做出判决。

他神色沉稳下来,“儿臣明白了,不应该急着下决定。”

宝音指点道:“一件事不管多小,只要上达天听就不再是小事,也不再是少数人能控制的事。”

“比如这次的官司,是朝中官员不敢做主吗?是真正做主的人不在京城,你当民间那些声音是自发出现吗?说不定背后有人推波助澜,闹大了自然会有人上报皇上那儿,这事最后还是皇上下结果。”

“这个诈骗案进入你眼里开始,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案子,你需要考虑的是这件案子带来的影响。”

“一个简单骗局因为消息闭塞没人怀疑,最后还被人得逞,你该考虑的是如何防备后来者模仿。”

太子皱眉,“可是我都严惩了,还有人敢作案?”

宝音被逗笑了,“有人为了几十文钱就能豁出命来,你觉得只是杀了这些人就能阻止后来者?”

“豁出性命干一把,成了就能获得上万两甚至上百万两白银,这是几代人都攒不下来的,只是砍头就能震慑那些人?”

她捡起了一根粉笔,走到黑板前,给尊重需求画了一个圈。

“人获得了社会认同,就很难抛弃这份认同再回归最底层只满足生理需求的时候。”

“人的追求只会往上,吃饱饭就渴望没有外界危机,还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个人只会向上攀登,寻求社会认同,读书了就想考功名,有了功名就想再前进一步做官。”

“没有读书人会选择回到田里种地,最差也是抄抄书写信卖画,或者做个蒙学夫子。”

“因为识字,远比只会地里找食的农民有更多出路。”

“底层的农民是一个国家最安稳也是最不安稳的群体,有田时一双手能养活一家老小就能安稳度日,没田时饿着肚子,人性被兽性吞噬,他们也会成为最不稳定的群体。”

“偏偏这些人没有开民智,不会独立思考,对读书人有敬畏之心,每当王朝末年,社会矛盾加剧,失地又家破人亡的情况下,有野心家一句蛊惑,这些人为了一碗饭就能将天给掀了。”

“你还觉得杀人能够震慑这种案子吗?”

太子虚心求教,“您觉得该怎么处置?”

宝音意有所指道:“一个国家无规不成矩,你该做的不是乾纲独断把人杀了,而是命人审判处理这桩案子,再命相关官员围绕这个案子查找律法漏洞,补全了这些漏洞,得让地方官员再遇见这类案件也有例可循。”

“这才是你这个位置该做的事。”

太子一副受教了的表情。

他先前还怪下面人只报给他鸡毛蒜皮的事,现在看来监国这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需要顾虑的事太多。

想到这里他振奋道:“儿臣明白。”

宝音怔了一下,才意识到今日太子对她一直是这样称呼。

让太子这么自称只有皇帝和皇后。

对上他那像是看偶像的眼神。

她撇过脸去,见宫女端着盘子过来,唇动了动道:“先吃饭。“

这顿饭太子吃得津津有味,他的膳食是御膳房准备的,御膳房的食物只能说没有什么惊喜。

晚膳上了一道炸小鱼干,拇指大的鱼,油炸锅放辣放糖又放香料,吃起来麻麻辣辣还带着回甘。

他显然爱吃,一口气吃了半盘子。

看他吃得香,原本没有什么胃口的宝音胃口也好上不少。

用完膳后,天色已经大黑,太子再留下就有些不妥了,宝音没多留他,派人送他住处。

那封信她就交给了太子去处理,以后索额图回来,也没法拿这事说事,毕竟是太子处理的。

京城里关于官司的事还没停下,这显然不正常,因为再吸引人眼球的事也不会持续这么久,正常来说跟自己无关的事没人会关注很长时间,民众视线会被新鲜事吸引走。

结果这案子还有这么多讨论,越发证实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本来是为了土地的所有权,现在已经跑偏,变成了户部这样的衙门是否能成为被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