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615)
“房屋减少点,房间的面积要增大,少就少点,我们省也没有那么多学子需要接待。”
“商行那边说图纸可修改,还说了地基打结实一点, 以后有需要了,还可以加盖两层。”
“就这样吧,大家看能凑集多少银子,我出二十两。”
十来个人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凑集了一百两首付,还多出了四十两,明显是为第一年的还款准备的。
这样的场景还不止发生在一个地方,只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纹丝不动。
后者不说,前两者在二十六年前归属于同一个省——江南省。
哪怕如今被分隔两半,这两地的学子依然能够入住同一家会馆。
自然这件事上也是同出一气,共同进退。
***
宝音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花心思,建会馆也只是想要创建商业区,除去这些方便地方人员住的会馆,她还准备了各行各业的会馆,全都是在一片区域。
会馆等只是招商引资的噱头,有了噱头就吸引来了客流,在后世小学生都知道流量为王。
安排下去的事情自然是有专门的人处理,想到距离上次上课已经过去了四天,她想了想派人询问哪位阿哥的功课完成了。
问了一圈,结果交上来的只有四阿哥,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北边传来信,皇上已经赐封喀尔喀几部首领为王,将牧民编织入旗,太子率领大臣们忙着赏赐一事。”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外蒙正式纳入大清版图,等打跑了噶尔丹,就能实际统治。
这跟以前名义上归顺大清有很大不同。
要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以前外蒙算是外藩属国,现在是正式纳入华夏版图。
这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一桩子大喜事。
皇帝赐封是一回事,传到京城这边就要忙着这件事的后续。
例如制作吉服、顶戴花翎、爵印等等,还要派礼仪队去进行正式册封礼仪。
太子忙着干活,没有时间做功课很正常。
她继续问,“大阿哥和三阿哥那边是什么情况?”
这两只需要上课,下午有大把空闲时间,怎么也没完成?
“大阿哥新建府邸出了些问题,近两日一下雪就快马加鞭回京盯着。”
马必应想到大阿哥那只开了头的作业,有些心虚地帮着打掩护。
宝音不置可否。
大阿哥盯自己的府邸盯得紧,不仅用最好的料子,还要够省钱,只建了房子,绿化什么都打算从园子里撸,这几日可是吩咐宫人多繁育一些名贵花草树木,看样子是打算等府邸建成后移植。
对于这件事宝音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节流,总比被人当成憨憨哄骗来得好。
“大阿哥盯着自己的府邸也说得过去,他身上还挂着内务府的差事,那三阿哥呢?他不需要处理政事,也没有房子要盖,他怎么也没交上来?”
“三阿哥回京找了翰林院,奴婢找去时,三阿哥动笔还未完工,说明日亲自送来。”
宝音拿起了手里唯一那份,“既然只有四阿哥交了作业,那就把四阿哥请过来。”
马必应领命去了。
宝音翻看四阿哥的大作。
前两年四阿哥年幼,字迹很不好,被皇帝训斥过,应该是下狠功夫练过,有几分厚重大气,少了一些灵气。
相比之下,皇帝的字更加飘逸秀丽。
宝音看了进去,四阿哥年纪不大,指望他现在就有什么惊人见解,只能说是妄想。
佟佳氏之前被她激发出了野心,紧盯过四阿哥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去年拿后位忽悠人,把人耍得团团转,佟佳氏吊着的那口气没了大半。
今年就有点摆烂,有种随波逐流的感觉。
比如搬来园子这事,她没有跟佟佳氏通气,只说服了太皇太后和太子,原本以为佟佳氏会闹,会反对,没想到就这么一点意见都没有就搬过来了。
已经进上书房的阿哥们都搬进了西边花园,有了单独上学、练功、玩耍的场所,佟佳氏竟然没有派人去关心过四阿哥,这让宝音觉得反常。
回过神来,继续看文章内容,她上回就大富翁这个游戏简单说了一下土地怎么流失,每一方的行为都符合人性,偏偏这些buff叠加一起,令王朝陷入诅咒。
原本以为四阿哥年幼,在如何摆脱这种诅咒上很难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想到竟然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四阿哥写了不少字,虽然词汇量不丰富,宝音还是看出了这孩子的意思,收税,地多的多收,地少的少收,无地的不收。
土地定量不会变,地就在那,税跟地绑定在一起,谁拥有地多就收谁的。
看着天真的话语,却道出了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相。
世人谁不知道朝廷收不上去税,国家会走入灭亡?
只是人有私心,所有人都是吸附在庞大王朝上的吸血虫,人人都觉得国家庞大,不差自己这一点。
但是这个国家还是缓慢死亡。
一个不满十岁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问题,那些聪明人能看不出来?
只是大家都在装作看不见而已。
宝音嘴角弯起,不愧是除商鞅外第二个改革成功的人,只可惜在位时间短,他儿子开了倒车。
“四阿哥,您请进。”
院子里传来声音,宝音望向房门处,就见一脸蛋微圆润的孩童走了进来。
他穿着朱红色的常服,胸口绣着肥嘟嘟的金线幼龙,看着十分可爱。
这两年油炸食品在宫里多了起来,阿哥们正餐后不再只吃点心垫肚子,多了不少常备小吃,一个个看着圆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