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鸣朝(176)

作者:晏闲 阅读记录

如果谢含灵仅是为少帝献策,为寒人发声,为南朝求安定,也为自己的权势一步步往上爬,百里归月依旧会追随她回京,心里却只当错看了人。

“你过来。”

谢澜安利落地抖开折扇,遮面附在狐裘女子耳边,轻语一句。

她靠近的动作让封如敕一瞬如临大敌,提醒的话音卡在喉咙。

他没法不紧张,这个女人实在邪门。

下一刻,却不知百里归月听到了什么,目光刹那璨亮。

她的唇角颤抖起来,就要对谢澜安下拜。

谢澜安随手捞住她的臂弯,侧颜莞尔:“时候还早,先在山中过个好年,再入风云地不迟。若不然,你大哥快用眼神吃了我了。”

百里归月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谢澜安轻叹:“我还剩一点良心的时候,不用急着效死。”

“还有,我不喜人称我女公子。”

百里归月郑重揖首:“女君。”

道旁一面陡峭山坡上,阮厚雄父子一人一骑立在崖边,凝神眺望山下形势。

当看到谢澜安下令释放了浮玉山的几百名俘虏,阮厚雄向身后集结的府兵一挥鞭,“回吧,事情妥了。”

山下,封如敕痴怔地看着那道白影上轿,仿佛有一轮月亮,要离他渐行渐远了。

玄白手指呼噜着马鬃毛,百思不得其解,主子方才到底说了什么话?

他有心问问胤奚,这臭小子却仿佛还记着先前的仇,留给他一个孤傲的背影。

·

吸纳了浮玉山的势力后,胡威、权达雅两部对分地复税的条件也万分动心,在阮厚雄的策动下紧跟着归附朝廷。

有山越帅的合盟作震慑,还有儿孙当人质,世家们彻底歇了心气。在三吴推行的土断势如破竹。

清田吏们在鬼门关转了一圈,逃出生天后,愈发憋着一股劲,定要做出点业绩给谢御史长脸,也让金陵那些送他们上任时明嘲暗讽,说他们苦心钻营围着女子裙摆打转的同僚看看。

之前量地记录的几本簿子,被世家派人烧了,却都记在万斯春脑子里。一日,在署府遇见过来查检进度的谢澜安,他大着胆子搭讪:

“台主,昨日无锡张家的管事来送田册,态度好得不得了,那张家的公子……还没放回去呢?”

谢澜安听了,理所当然道:“你们关了多少日,那几位养尊处优的少爷也该关多少日,才够给诸位消气啊。”

阮家二舅一连几天没回老宅吃饭,尹老夫人明知他是拉不下脸,懒得过问,阮厚雄乐呵呵地当个乐子看。

听说宝贝外甥女在寻好酒,阮厚雄颠颠拎了三坛子私人窖藏去了西院。

敞开的北户下,谢澜安坐在窗边,正看着窗外开放的腊梅出神。手掌下压着的,是浮玉山才送来的壮丁名册。

见舅舅来,她起身让座:“阿舅来了。”

阮厚雄瞧见她被北风吹得微白的脸颊,虽说屋里通了地龙不冷,还是绕过去将琐窗关上。

他有些奇怪:“依你的性子,得了个智计超群的女子幕僚,偷着乐还来不及,怎么顾虑重重的?”

“我有乐自然大大方方乐,为什么要偷着?”

谢澜安在舅父面前才难得玩笑一句,说罢,长眉又淡蹙。

“女子自来命薄,那样的身子骨撑着智多近妖的命,便更薄了……”

“那日那位谢御史,到底同你说了什么?”

满是药气的清闺,泥椒壁上挂着一幅诸葛亮六出祁山图。百里荻将冒着热气的四君子汤送进屋里,还是没忍住询问侄女。

自打那日在山下吹了风,回寨后百里归月便染上风寒,连嗽了好几日。

此时她倚在榻枕上,素面如纸,回想那日入耳之言,眸含清光。

谢澜安敢不敢为女子谋呢?

她的回答是:“我能让寒人参加科举,便不能让女人也一同参加吗?”

震古烁今的想法,只怕也空前绝后!

让寒门学子入仕,已能预见王丞相为首的那班老臣会如何反对,遑论女子参加策考,遑论女子入朝为官!

谢澜安心中有一盘棋,朝野风云变幻,这每一着手筋也要随之改易。对于这个深埋于心的念头,她尚在斟酌如何布局,可就在这时,遇见了百里归月这个奇兵。

如水得鱼,鱼摆尾,这潭水便活了一半。

看,谢澜安想,连上天都愿饶她一子。

“剿匪一战,我会上报陛下抽调的是郡县之兵,以免陛下多心,所以还得劳烦阿舅替我粉饰一二。”

还在筹划的事,谢澜安没有与阿舅多说,想起另一事,同阮厚雄打商量。

阮厚雄知道澜安心思深,没有追问,满口答应。

谢澜安想了想:“还有,胤奚的枭敌首功,也压住别上报了。”

阮厚雄意外地噫了声,一琢磨,明白了其中缘故。澜安这是对那臭小子精雕细琢,用心深远啊,历练归历练,却不愿他木秀于林被人盯上,过早折了锋芒。

他带着酸溜溜的口吻逗她:“男儿少有不恋功名的,压功不报,就不怕那小子有想法?”

有想法?谢澜安失笑,她倒情愿让小郎君来她跟前闹一闹。自从那一刀后,胤奚回来便开始躲着她,往常恨不能整日黏过来的身影,最近却消停得让她不适应。

莫名其妙。

傍晚谢澜安提着那三坛酒,推开西厢房的门。

胤奚正帮外院主簿们核对一县田契,屋内燃着沉水香,他正襟跽坐,干净的白棉衣袖垂委在几案下,搦管在手,腕骨清隽而冷瘦。

一道尚未全消的箭疤留在他手腕上,浅粉颜色,却极狰狞,为这看上去弱质文雅的白衣郎君,添了一笔凛冽禁忌的味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