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116)
时隔半个月再度见面,谢夫人并不和女儿多客气寒暄,拉着她入客房坐下,直截了当道:“长淮巷的河间王府快修缮好了。昨日我去看时,正门已经按王府规制扩建完工,门口正在挂匾。”
“你这次在大长公主府能住几日?能不能拖一拖,住到新王府修缮完工的时候?”
谢明裳摇头:“河间王昨晚去了大长公主府。我只能住两日。明晚傍晚就要随他回去。”
谢夫人露出恼怒的神色,重重一拍几案。
“那混账!你爹临出征前还反复跟我讲,河间王此人行事难以捉摸,或有隐情。有个屁的隐情!”
谢明裳神色微微一动。
“娘别急着着恼。听我说。我最近在他的王府后院遇到的许多情况,和娘心里想的并不同。”
谢明裳附耳过去,在母亲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说起王府后院安插的四双眼睛。
被萧挽风杀鸡儆猴,打得半死扔回宫的章司仪。
说起宫里有来有往、又重新赐下的几双新眼睛。
最近王府持续上演的几场大戏。
“王府后院实在热闹。各方你登台唱罢换我登台,时而在台下看戏,时而粉墨登场,有意思得很。”
谢明裳想起自己身上背着的“关耳房三天不许吃喝”的戏本,没忍住笑了。
“娘别担心我。河间王性子护短,不对我动手。虽然不晓得他在对着哪家对手唱戏,总之,我在他后院吃吃喝喝,反正不吃亏。”
谢夫人瞠目听完,面无表情地开始喝茶。
缭缭升腾的茶香里,谢夫人喝完了整杯佛门酽茶,把茶盏重重一磕:
“不早说,险些气死我!昨夜睡不着磨了半夜的刀,磨刀石都被我磨废一块。”
谢明裳眼睛笑弯成了浅浅的月牙儿。
她从对坐的矮茶案起身,坐到母亲身侧,亲昵挽住母亲的手臂,下巴靠去肩头上。
“谁不知谢门程夫人弓马卓绝,是关外出名的女杰?谁敢欺负娘的女儿,娘横刀拍马,一刀把他劈作两段!”
谢夫人矜持地把女儿揽在怀里:“那是。”
“河间王是个郡王,那又如何,你无需怕他。”
谢夫人压低嗓音:“宗室王的封号,也就在京城管用。从前镇守关外那些年,死在你爹娘刀下的突厥小王,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不瞒你说,前阵子你落在宫里消息全无的那阵子,你爹隔三差五去跪宫门,有个屁用,连御前说得上话的冯喜都见不着。当时为娘已经在暗中筹划着……”
母女两个靠在近处,小声说了好一会儿话。
谢明裳听着听着,眼睛渐渐瞪大。
“娘,你把家里的钱拿去收买常青松常将军?他不是爹爹的老部下吗?!”
“老常对你爹确实有几分旧情谊。但三番五次地求老常做人情,旧情谊能抵得几日消耗?你爹脾气死倔,拧不过这道弯。提一次他发一次脾气。”
谢夫人撇嘴道:“瞒着你爹没提。我做主,给老常私底下送去三百两金。老常收下了。传消息回来说,他会拿这笔钱通融宫里的路子。”
后来常将军传话给谢夫人,谢明裳这边有圣上过问,没法子了。五娘谢玉翘顺顺当当放出了宫。
“出宫之前找寻可靠的路子,把五娘的宫籍除落了。老常亲自把人护送回家来。”
谢明裳凝神听着。
“五娘的宫籍除落了?冲着这点,三百两金就花得值。”
谢夫人略得意地抬起下巴。
下一刻,神色却又黯淡几分。
“五娘的宫籍花钱便除了,你的宫籍却无论如何也除不去。老常兴许知道些内情,当面却又支支吾吾不说,只说花钱也找不到路子。如今你人在河间王府,宫籍却还压在宫里……”
只要宫籍还在,谢明裳就不是谢氏女,而是宫里的人。谢家留不住她。
母亲言语之外的担忧,谢明裳看得出。
“娘别担心,最近我过得还不错。”
她说了个冷笑话。
“比起我自己,我怎么觉得,河间王在京城过得更不安稳呢。时常有种感觉,我在王府后院过得好好的;倒是他自己,仇家满京城,说不定哪日出一趟门,人就回不来了。”
谢夫人被逗笑了。
“比起你爹爹,河间王的年纪脾性,确实都更惹人忌讳。但忌讳他,也就无人轻易敢动他。”
她忽的想起谢崇山出征前的叮嘱:“说起来,你父亲临走前提起过……”
河间王有意和谢家示好。
或许他感觉到京城局面诡谲,存了两家化敌为友的心思。
“而你。”谢夫人怜惜地摸了摸明裳的脸颊:“正好人在他手里,便成了他和谢家交好的契机。难怪五万两银他掏得那般爽快。”
“明珠儿,你看人比你爹准。你觉得,河间王此人的性情,可值得谢家和他化敌为友?两家一旦决定交好,将来会不会被他反手捅刀子?”
事关重大,谢明裳不敢贸然下定论。
“让我想想。”
“慢慢想。在你爹出征回来之前,谢家不急着点头。”
正说到这处时,门外有人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