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177)
“我没见过杜二这种诗书人家的儿郎。”
春夏夜不能寐的那段日子被她熬过去了,她如今已经可以坦然地提起。
“第一眼我便知他软弱。性情软弱的人多良善,我原以为他不会伤害我。”
他确实没伤害她,谢家出事后,只躲着她。
“软弱,原来还是伤人的。”谢明裳长长吐出一口气,道:“不多说了。两家早已了断,杜二却又来纠缠不清。他就没有想过,如果我在河间王府日子不好过,被发现了呢?我会落得什么下场?”
端仪面若冰霜:“他该死。”
“死倒不至于,吃点苦头罢。”
比起寒酥、顾沛,其实杜二扮起小娘子来,更不易露破绽,也不必担心跟丢了车危险。
谢明裳抬手抵住唇边,“嘘~他来了。”
车外壁响起轻轻地叩击声。
“端仪郡主,杜幼清斗胆拜访,明珠儿……我知你在车内。得你下午回信相邀,我、我来了。”
谢明裳没说话,端仪带着掩不住的火气呵斥:
“你也知你大胆!河间王府的两名亲卫远远地跟车,被他们发现,回禀给河间王知道,明珠儿会落得什么好!你还不走!”
杜幼清今晚没见到人,死活不肯走,只苦苦哀求。
“求郡主垂怜,让我见她一面,说几句便走。”
端仪气冲冲掀帘子下车去。谢明裳独坐在车里,开口道:“你要说什么。”
杜幼清终于等到佳人开口,激动地扑来车边,颤声道:
“我情非得已!只恨父亲以家族相逼迫,只恨误交损友!我已经和他们——”
端仪在车外冷冷道:“河间王府的亲卫被我撵去前头开道,我们停车太久了,他们随时会回返查看。听,马蹄声来了!杜二,你还不走?”
杜幼清准备满腹的言语才倒出第一句,如何肯走。
他激动恳求:“求郡主带我上车!明珠儿,当面再说几句,多说几句就好!”
谢明裳在车里扬声道:“你糊涂,郡主的车驾岂是外男好上的?”
“劳烦郡主,寻一套女使穿戴的衣裳,叫杜二套上罢。好在有夜色遮掩,轻易看不出破绽。杜二,穿好上车说话。”
杜幼清一怔,但不知紧张还是轻骑回返查看,耳边确实传来了隐约马蹄之声。
急切之间,哪有更好的法子?
初秋卷风夜,他急出一头热汗,他咬牙道:“女使衣裳给我!我换!”
————
蓝孝成面色阴沉地跟随父亲出宫。
被当众打的几记耳光响亮,他两边脸颊至今还肿着。比起火辣辣的疼痛,当众掉的面子更令他感觉难堪。
众长随宫人远远地提灯跟随,留父子两个单独说话。裕国公恨铁不成钢,边走边骂。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圣上信重我裕国公府,将今日的大事交予老夫手中筹备,你就是这么回报圣上信重的?”
“就为个谢六娘,当众喊破,坏了精心布局!河间王的腿真伤假伤,如今再难查明了。你在圣上面前露了趟好脸!以后你的仕途呢,国公府的前程呢,你喊那嗓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
蓝孝成忿然不服。
“父亲,之前的安排可没有谢六娘!说好的指派个小内侍推轮椅的呢。怎的那小内侍跑下了桥,黄内监也不拦着,倒叫谢六娘跟随河间王,眼睁睁看她送死?”
“谢家难缠的小丫头,死了便死了,你喊作甚?”
蓝孝成怒道:“儿子对她另有安排!”脱口而出便觉得失言,紧闭嘴唇。
裕国公冷笑道:“原来如此。老夫当你这两天暗戳戳地调动国公府亲卫做什么。原来指望着河间王今日出事,忙着安排谢六娘?”
忽地抬高嗓音,厉声叱骂:“混账!”劈手又甩去一耳光,怒冲冲当先走了。
蓝孝成捂着脸颊停在原地。
裕国公胖而高壮的身形消失在宫门下,身后长随撞着胆子上前:“世子,我们提前在宫门外的安排,要不要撤了……”
“谢六娘人在何
处?”
“宫门边撞见了端仪郡主,谢六娘求过河间王点头,人上了端仪郡主的马车。我们的人远远地缀着。”
蓝孝成脸上的持续阴霾终于散去几分,显露快慰。
“哪会那么巧?分明是她自己有心逃离,下午便和端仪郡主约好了,装作出宫偶遇罢了。”
“世子英明。”
“老糊涂。”蓝孝成心里默默咒骂。
今日推轮椅上桥的如果是普通内侍,河间王早毙命当场!偏偏叫谢六娘推轮椅上桥!
谢六娘的马术弓刀都好得很,她那性情,撞到刺客夺她的性命,哪有不反击的道理?
他心旌复杂,喃喃地道:“她被迫拔刀反击,却间接救下河间王,此刻心中不知如何懊恼……今晚她只怕处心积虑,也定要出逃了。”
蓝孝成等他老子走远了才出宫门,预先布置好的五十国公府护卫轻骑自暗巷中现身,行礼道:“世子!”
蓝孝成上马,抹了把火辣辣的脸颊,吩咐众轻骑:“远远跟着端仪郡主的马车。”
“看谢六娘直接进大长公主府,还是半途下车。”
幕僚拍马上前:“谢六娘之前不是奔逃过一次大长公主府?结果还是被河间王堵门要回去。吃一堑,长一智,今晚她必定半途下车,等着羽箭传书、搭救她‘渡苦海’之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