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210)
书房恢复安静。
萧挽风慢慢地站起身,去内间换下汗湿的衣裳,走去窗前,低头看伏案的小娘子作画。
这次画的,却不是人物小像了。
画中出现重重叠叠的雪山。
山下大片野白桦和胡杨林子,半山腰的积雪融化,谢明裳在用木炭尖,在林子树梢头肆意地戳黑点。
“这些,是栖息在枝头的鸟雀?”萧挽风看了一阵,指着黑点问。
谢明裳勾勒的动作停住,斜睨他一眼。
关内贵人,脑子怎么想的?冰雪融化的初春,天气比隆冬还要冷,哪有笨鸟站在枝头挨冻?
萧挽风还在猜测:“不是鸟雀,那是松果?”
谢明裳听不下去了,更正说:“秃鹫。”
她指着纸上密密麻麻的黑点,“秃鹫。全是秃鹫。”
萧挽风微微一惊,画纸已经被谢明裳压在身下,不给他看了。萧挽风沉思着,走远几步,坐去沙盘边。
谢明裳满意地坐起身,这才继续勾画。
大片雪山脚下,勾勒出一条平缓流淌的小河。初春冰雪融化,小河水量不多。
相比于四处雪山峰头,山脚下的小河勾画得并不细致,轮廓初显,谢明裳便停了手,坐在木椅上盯着画纸发呆。
“我的胭脂呢?”她忽地喃喃自语,
站起身来,去五斗柜里四处翻找。
“书房里没胭脂。”萧挽风接道:“你要胭脂的话,叫人去晴风院取。”
晴风院?感觉名字有点耳熟。什么地方来着?
但她等不及从劳什子晴风院取胭脂了。
她从装秋衣的五斗柜里翻找出五色针线篮子,捧来长桌前。
萧挽风皱了下眉。
谢明裳对针线活计向来兴致缺缺,入王府几个月,从未见她动针线。今天怎么了?
人在沙盘边端坐不动,视线跟随而去。
在他的默然注视下,谢明裳坐去桌前,摆弄片刻针线篮子,取出一根大头针,抬手便在自己中指狠扎一下,血珠涌出。
萧挽风骤然一惊,当即起身!
不等扎第二下,他已赶过去抓住她的手。但谢明裳又陷入了只属于她自己的思绪中,并不反抗。
她任由他抓着自己的左手,自顾自地取一只柔软羊毫,蘸取指尖流出的鲜血。
在粗略勾勒的小河轮廓当中,一笔一划,涂抹上血色。
“……”
半融化的雪山环绕之下,山脚一条静静流淌的血河。
谢明裳满意地收起最新的雪山画作。仿佛寻常画儿一般,塞进成堆画纸里。
抬手掩住呵欠,她困了。
滴血的手指很快便止了血。萧挽风握她的手,引她去内室歇息。
内室灭了灯。谢明裳在床上来回翻滚几圈。木板床还是硌的慌。
她一骨碌起身,想和前两天那般,继续睡外间的罗汉榻。罗汉榻虽然小了点,睡起来可舒坦多了。
但这几天和她早晚都在一起的关内贵人不再妥协。他把她按回床上:“今晚和我睡。”
谢明裳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侧卧在她身边的男人似乎也睡不着。
内室黑暗很久之后,还能听到彼此细微的翻动声。
萧挽风闭上眼,那条鲜血涂抹的血河便出现在视野里。
他哪能睡得着?
血河里有尸体。所以,树梢上才蹲满秃鹫。
树梢上的秃鹫,去血河里啄食腐肉……
她亲眼看到的?还是想象?
萧挽风思忖着,翻了个身。黑暗里骤然对上一双明亮大睁的眼睛。
床里的小娘子目不转睛,也不知盯看了他的背影多久。
萧挽风:“……”
他怕惊吓到了她,极缓慢地伸手,在她略紧张的目光跟随下,修长有力的手落在柔软的脸颊上,轻轻抚摸几下,又安抚地拍拍她紧绷的肩胛。
绷紧的肩膀放松下去。谢明裳主动凑近一点,开口和他说话。说得极小声。
“我想通了。”
“想通什么?”萧挽风不动声色地接话。
“为什么我有两个阿兄,两个娘。还有两匹得意。”
“说说看。”
受到鼓励的小娘子一骨碌坐起身,赤脚下地,轻盈地小跑去桌边,抱回来大摞画纸。
萧挽风重新点起床头油灯,两人肩并肩坐在床边。谢明裳很快翻找到浓眉大眼的少年郎画像。指着他说:“第一个阿兄留在了雪山上。”
又翻出谢琅的画像,“第二个阿兄出现在京城陪我。”
她很快翻出空白面孔的妇人:“第一个娘,也留在雪山上。”
又指着谢夫人的画像:“第二个娘出现在京城陪我。”
“还有得意也是。第一匹得意留在雪山上,第二匹得意出现在京城陪我。所以。”
盘膝坐在木板床上的小娘子越说越觉得有道理,神气地一歪头,对深夜陪伴在身侧的男人说:“我现在知道了,你确实没骗我。”
“石洞里的阿折折死了对不对?就像我第一个阿兄,第一个阿娘那样,他也留在雪山上。所以你出现在京城陪我。你就是第二个他。”
谢明裳以全新的眼光,再次上下打量面前颀长健壮的男人。
虽然还是关内贵人的打扮,但她不再防备他了。
谢明裳放松地吹熄油灯,咕咚,睡了下去。
内室又陷入黑暗。
萧挽风不知如何说起,坐在床边沉默片刻,开口说:
“他没有死。开春雪融时,他走出了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