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238)
“这五棍,打的是你头脑发热,冒进盲动。”
……
啪嗒一声轻响,谢明裳站在窗边,把两扇木窗虚虚合拢。
转身对着室内未走的严陆卿,竖起字纸。
【我有疑问,还请严长史解惑】
严陆卿一怔,长揖道:“不敢当,娘子请问,臣属尽力作答。”
谢明裳飞快地瞄一眼窗外。透过缝隙,萧挽风还在训诫顾沛。
她挪开镇纸,把镇纸下的纸张抽出展开,递去严陆卿面前。
【贺风陵,以谋反罪名处斩?】
“贺帅啊。”严陆卿并未多想,只当谢明裳关窗避风,压根没想到她关窗的缘故,是不让自家主上听见书房里的对话,开口拦阻。
女儿问起先父生平,那不是极正常的事么?
正好他长居朔州多年,知道的内情委实不少,严陆卿站在沙盘边,清了清喉咙,娓娓道来。
“娘子问臣属贺帅生平,那可就问对人了。”
第94章 勒到发疼才好
贺风陵,年少出名,领兵奇才。
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役,无一败绩。二十岁拜将军。二十八岁坐镇云州,统领一方军镇大营,人称“贺帅”。
“殿下今年二十三岁,坐在贺帅当年同样的位子上。但殿下出
身贵重,初领兵便拜了将军。你父亲贺帅乃是普通军卒出身,一步步脱颖而出。这声‘贺帅’,殊为不易。”
“贺帅坐镇云州的全盛时期,长城以北五百里,俱是我朝疆土。突厥人不敢犯。”
“十二年前,突厥犯境。特意避开贺帅坐镇的云州,从旁边朔州绕道南下。”
谢明裳心里默默地盘算年份。
十二年前,就是突厥南下、围困京城百日、几乎攻破京城的那次。
爹爹谢崇山当年在陇西,领一路兵马翻越关陇道,千里勤王救驾,她记得。
也就是这次突厥南下,夺走朔州大批土地做放牧场,导致萧挽风的父亲邺王失了封地。
“多亏贺帅领兵勤王,渭水一战,三千铁甲军、甲子马,大败突厥两万骑兵,把突厥人赶回关外。京城危机解除。”
严陆卿陷入往昔回忆当中,还在感慨:“之前你父亲的威名,只在边地军中流传。经此勤王战后,那才叫:一战成名天下知。”
“你父亲拜骠骑大将军,兼领云州、朔州,两州行台,声望远播,大江南北都建有你父亲的长生祠,乡野老妇人也识得你父亲的名字。”
“新年腊月间,满大街售卖的成对门神图像,一个是关公,一个是贺帅。那年,贺帅不过三十五岁……娘子?娘子?”
谢明裳怔坐着。
窗户并没有完全关紧,还能听到庭院里的动静。
萧挽风已训诫完,顾沛跪倒认错,顾淮却气急,请求褫除弟弟的王府队副职务,把人送回朔州军营历练。顾沛嗷嗷地哭,抱着萧挽风的腿不肯走。
风声裹着雨点声响,点点滴滴落在长檐上。木叶摇动,又一场秋雨欲来。
谢明裳恍惚地想:三千铁甲军、甲子马,渭水一战,大败突厥两万骑兵。
战力好强啊。
她见过这三千铁甲兵的。
千捶百打的精铁,制成全套铁甲披具。
选军中体格最为精悍的将士和最健壮的马,人披铁甲,马披皮甲。既有重甲震慑的威力,又能冲阵如风。
记忆深处,缓缓涌现出大批的眼睛。
铠甲护卫下的人的眼睛,皮甲下露出的马的眼睛,漫山遍野都是,失去了平日温和善意,视线森冷如铁。
她在哪里见过这些铁甲兵?
是在父亲坐镇的朔州大营么?不,每年她都会偷跑几次入关。跟随父亲的将士都认得她,笑脸相迎。
有几次她跟随父亲戍边,偶尔也会遭遇铁甲兵,但这些健儿们都会除甲下马,哗啦啦跪倒一大片,目中满是狂热崇敬,齐声高喊:“见过贺帅!”
她在哪里见过这批视线森冷的铁甲兵?
漫山遍野的铁骑,摆出作战攻击前的阵势。气势如刀锋寒铁,等待冲锋号令。
族人们沿着积雪融化的山野四处奔逃。
母亲手握银鞘弯刀,刀未出鞘,一步步踩着积雪往前,站在山坡上高喊:
“你们贺帅呢?派你们攻打我们部落,却不敢露面?”
“回纥九部不参与你们天子和突厥人的征战!带上你们的兵器和马,滚回龙骨山!”
“叫贺风陵出来说话!”
“啊……”书房里传来喑哑的声响。
谢明裳太久没开口说话了。冲破喉咙的,是一声沙哑低呼。
也不知她此刻的面色如何不对,严陆卿蓦然住嘴,起身惊喊:“娘子!”
谢明裳想提笔写【我无事】,狼毫却从她手中脱出。衣袖仿佛秋日枝头的落叶,无风自动,掀翻了桌上的茶盏镇纸。
啪嗒,茶盏滚落地上,摔得粉碎。
庭院外的声响安静下去,就连嗷嗷哭的顾沛都停下。
片刻后,虚掩的窗牗被从外一把推开。
严陆卿强忍震惊,把谢明裳询问他的字纸取来,展示给主上。
萧挽风站在窗外,视线尖锐而寒冽,盯在纸面黑字上。
【贺风陵,以谋反罪名处斩?】
“娘子询问贺帅的死因,又问起叛国罪名,事关贺帅的身后名,三两句难以定论,臣属便从头说起贺帅生平。这,还未提到死因啊,才说到贺帅战功,娘子突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