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雁回春(103)

作者: 经赴 阅读记录

姜回翻起书卷,左侧写着四个稍大一点的字——盂兰盆会。

右侧绘着一张图画,下方是漆黑铜门里争鲜恐后爬出来的鬼魂,或探出只手,或伸出只头脚,冲在最前面那张脸赫然只剩下嘴巴,极大的咧着,像是生豁开巨大的血盆大口,显得阴悚诡异,而上面则是穿着袈裟的和尚摆坛念经,相悖冲烈。下方歪歪曲曲的写着一行小字。

七月半,盂兰盆,人间倒悬。

姜回眸光微动,神思莫名被这幅奇诡深洄的画吸引,坐下来读了下去。

中元节,民间叫作“七月半”,传说这天午夜,地府鬼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来到凡间享用祭品,探望在世的亲人。

而地府鬼魂想要来到凡间,则需要在开门之日前拿到鬼差给的短筹,这便需要花银子去求通融,有一个名叫无祀的男鬼已经死去三年,头一年还开心的炫耀,他妻子定然会给他烧许多财宝,这次返世定然有他。但他等了一日又一日,等到其余鬼收到了纸钱,等到他们买通了鬼差,等到错过了七月半,也没有等到妻子的纸钱。

到第二年,他依旧在等,仍旧没有等到,他失望却也忧心家中可是出了什么变故,无祀在阳间是个赌场老手,在阴间重操旧业哄的其余鬼同他做赌,终于凑足买通了鬼差的银钱,于是第三年,他挤在最前面成了第一个返世的男鬼。

无祀一路飘荡,忽然见前方灯火通明,在空地中央立着以竹竿制成的三脚架,高五尺有余,上面挂有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和五彩衣服和成串纸锭,地上撒着粳米,残存的火燎烧着衣服,等待一旁的鬼魂等都成了灰烬便迫不及待的穿上,纸锭挂在脖颈,花花绿绿的颜色配上偌大项圈,活脱脱的艳俗好笑。

无祀认出这里白日里应当举行过盂兰盆会,而那三脚架,便是盂兰盆。无祀面色鄙夷,却也心中一动,拨开人群挑了最好看的衣服穿上,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带也一样不少,高头翘脚颇为滑稽的走起四方步,引得一众鬼大笑不止,无祀颇有气势的连问:“本大人穿上这衣服可好看?可威风?”

众鬼连连附和,无祀满意了,再不耽搁,一路直奔家中而去,却只见破落残桓。为解疑惑,无祀入了邻户的梦,逼问之下方才得知他妻子在他死后不到一月便早已带着孩儿改嫁,他恼恨不已,一路直奔那人家中,路上见到自己一座孤坟遍生野草,更是怒火滔天,却正见夫妻和乐,无祀露出凶相,施动鬼力碰倒火烛,活生生将二人烧死。

邻居第二日方才发现,为夫妻二人悲哀不已。这户人家妻子前一个嫁的是个赌徒,动辄向妻子索要钱财,不给便打骂不止,连妻子家中老父也不放过,好容易恶有天惩,这个赌徒欠了银钱被人打死,妻子也遇到了个怜惜她的知心人,本以为以后都是好日子,谁曾想,竟是这样结果。

盂兰盆,倒悬日、阴鬼入世,凡人回避,诵经摆祭,以度悲绝倒挂之苦。却不想,恶相不泯,其逞煌煌,终致惨淡收场。

姜回自始至终保持着这个姿势,连神色都不动半分,只是眼神,在看到最后寥寥几笔,其叹短暂而过时,忽然一凝。

少女手持书卷坐在圈椅,侧脸精致白皙,下巴弧度小巧而漂亮,却又泛着过于柔韧的冷。

院外风吹树动,一片片枯黄枇杷叶纠扯桃花吹落院中。

撕扯着纠缠背后,是抢夺深埋地底生机的强烈不甘。

绿树,粉瓣,残叶,枯木。

窗边的少女坐在一室寂静,握着书卷的细白手指用全力般攥紧,在泛黄纸页扣出一个个月牙的凹痕,仿佛只有借此,才能稳住将要崩泄的、如夜色潮水般将她淹没、桎梏的情绪。

这世间,早已习惯用一团锦簇隐藏污泥下的黑暗,然后堂而皇之的对着黎民百姓宣告——明镜高悬,这世间并无不公。

无视累累白骨,麻木绝望,俯身低就的再说一句,人命面前,天子与庶民尔同。

无一,微、贱、鄙、薄。

可笑,荒谬。

垂眸平视的少女,仿佛透过这一面墙壁,看到一张张虚伪谦笑的面孔。

看到令人作呕、因太过荒谬可笑甚至反生出质疑的——真相。

她竭力稳住胃部的翻涌,才没有真的呕吐出声。

绥喜端着一碟扁食喜滋滋推门走进来,并没有抬头,行动间有些滞缓,脸上还带着些白粉,欢快道:“公主,奴婢打路过看见烧纸钱的才想起来,原来今日便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按照习俗,今日要吃扁食驱霉运呢。”

在阿爹没去世之前,每年七月十五这日都会用面粉搅成糊糊在撒上糖,做成似畚箕的扁食,她还未曾起床便已做好放在她床头。

她被甜香味勾着睁眼,却耍赖着不肯起,摸了一个急急放入口中,嚼吧着吃起来,阿爹看见便板着脸骂她,脏丫头。

绥喜想到这里不自觉露出笑,可慢慢的,笑意便僵硬消散下来,后来,阿爹去世,她和公主相依为命,连裹腹都是困难,更别说特意去做一样东西。

但方才,她去厨房没有一个人敢拦,想必亲眼见到了被捆手塞嘴的王婆子等人,一时也是怕了。

绥喜用衣袖抹了把泪,笑了笑,朝着姜回递过去,“公主快尝尝,迎好运呢。”

姜回早在她进来的那一刻面色便已经恢复如常,放下书卷,在绥喜期待的目光中捏起一张,凑近唇边,轻轻咬了一口,一股甜腻的香味绕于唇齿,喉头微堵。

姜回举着扁食的手几不可察的微顿,然后便面不改色的一口口将它吃完,走去一旁净了手,又倒了一杯热茶喝了,才道:“剩下的你拿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