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动帘风(125)+番外

“先生。”高檀的声音落在车前。

谢朗回身,轻轻颔首,一侧立着的带刀守卫,撩开了眼前的半壁车帘。

高檀翻身下马,徐徐行到了车前,他的手中握着一枚玉牌,上面刻着一轮弯弯的瘦月亮。

“师傅。”

这是第一次,高檀在旁人面前唤他。

谢朗皱紧了眉头,却见高檀抬手将玉牌奉上,轻轻地搁置在了车辕之上。

“你是何意?”谢朗沉声道。

“师傅于我有大恩,高檀没齿难忘,只是先生欲琢玉成器,我实在是一方朽木,不可雕也,今日特来拜别先生,从此之后,各随其道,不相系属。”

谢朗心中一沉,正欲开口,却见高檀手中翻转,一枚银刀落到了他的掌中。

谢朗面上一惊,身侧的守卫霍然拔刀,又见高檀刀柄一转,划向的却是他袖中手臂。

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谢朗眉心一跳,但见高檀抬眼,直直望来,他的一双眼,宛如初见,黑沉如墨。金乌坠地,长巷之中坠入了半面晦冥。

他的唇角露出了些微笑意:“今日我以血肉还予先生,往日之恩,师徒之情,至此已报。”

第74章 耐心

明敏园的乐伶来得极快。

檐外虽然阴雨绵绵,齐良依旧遣人在顾淼所住的庭院里搭了一座戏台,细雨落了半日,渐渐停了。

数个伶人上了戏台,丝竹之声绵绵不绝。

顾淼临窗而立,恰恰能望见台上全貌,雨后初霁,歌舞升平。

她扭头问身侧的侍婢:“今日陛下未有传唤?”

侍婢愣了愣,刚才答道:“回顾姑娘,今日陛下仿佛有客。”

顾淼“嗯”了一声,扭回头又去看台上的乐伶。

日落之前,顾淼便晓得了今日明敏园缘来客究竟是谁?

她在园子里见到了来人。

乐伶吹奏了半日,顾淼听得烦闷,索性去了园子,丝竹声隔了道道院墙,越来越远。

顾淼走到园中,回身之间,隐约见到树荫之下立着一个人影,不似园中侍从。

她心中一惊,不及闪躲,却听他笑道:“顾姑娘。”

顾淼万没料到此地竟还会有外人,可是乍闻其音,她定睛一看,方才见到他走出了树荫,身上一袭红衣,头竖白玉冠,手持一柄骨扇,信步而来,却是高宴。

自从汨都一别后,顾淼还未在康安见过高宴,先前刘蝉又受了伤,她原以为高宴会去探望刘蝉,可惜他似乎也并没有露面。

此刻,他的一双凤目落在她的脸上,她的衣裙之上。

他上上下下的来回打量,唇角露出一点笑意:“顾姑娘换了一身装扮。在下险些没认出来。”

顾淼只道:“你为何在此?你是与将军来的,还是独自来的?”

高宴轻轻敲了敲手中的骨扇:“姑娘你猜呢?”

顾淼没时间与他周旋,她本就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了。

见到她的脸色,高宴反倒一笑,忽地朝前又行数步,停在了她的面前,二人之间不过距离半臂:“我自来拜见新帝,顺道看一看我还未过门的顾家娘子。你可知顾闯将军将独女送进康安,已是人人知晓的事情。”

顾淼脸色愈沉。高宴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她小一会儿,又道:“看来你也不傻,晓得你爹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的语调不疾不徐,话音落下,平日里仆从来来往往的园子此刻却偏偏幽静极了。

明敏园的人自然有对新帝忠心之人,然而更多的,却是高恭的人,谢朗的人,以及顾闯的人。

顾淼心中一清二楚,她进了明敏园后,出不了园子,顾闯应该一清二楚。

她于是多了几分耐心,她想等一等她阿爹,想他会不会反悔,会不会回心转意。

他口口声声答应了自己,不与高氏联姻,同她回邺城去。

一转头,却又打起了别的主意。

齐良,新帝,立后。

顾淼心中一声冷笑。

高宴忽问:“你笑什么?”

顾淼并未察觉到她竟笑出了声。

高宴手中的骨扇合了又开,他的唇角浮出一二分讥讽之意,语调轻飘飘道:“你可晓得陶家陶玉,谢氏宝华,以及城中诸门都将人送进园子里来了?你再不想办法出去,不出半日,你便做不成顾远了。”

顾淼面色不变,高宴忽地蹙眉道:“难不成是你自己不想走,舍不得‘齐大人’?”

顾淼摇摇头,不愿同他多解释,反而一笑:“如今你来了,我自然可以走了?”

她笑得狡黠,不见得笑得真心,可是她的一双明眸微闪,眉睫弯弯如月。

高宴怔了一瞬,假咳一声,方才低声道:“戌时之时,便有人在园中西侧石台接应你,你与她换过装扮后,自然能出去。”

“多谢。”顾淼轻声道。

高宴随之而笑:“你不疑我?如此信我?”

顾淼不答反问道:“出了园子,车马又要往何处行?”

高宴轻摇骨扇说:“出城,我领盈盈出城。”

虽然顾淼早已说过盈盈并非真名,可是此刻高宴依旧如此唤她,既又几分促狭之意,却又是一种试探。

顾淼默然须臾,拱手道:“多谢高公子,今日之恩,往后顾淼定然相报。”

顾淼。

高宴赫然顿住了挥扇的动作,神情似乎慌乱了刹那,惊诧的目光朝她投来。片刻过后,才用扇柄挥开了她的两手:“你记着便是。”

落日坠下云端。

庭院中的乐音终于停了。

戌时将至,顾淼说要去逛园子。

两个侍女提着纸灯笼,行在她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