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便想翻身而起。
高檀按住了她的双肩:“我确有好转,可也并非如常,我能见到的是模糊的影像,只有及至近处,才可瞧得清楚些。”
顾淼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但见高檀凑近了一些。
他的眼映着她的眼:“如此咫尺之距,我便能看清你。”
顾淼不自在地转开了眼:“所以,你还是骗了我,高檀。”
高檀笑着摇了摇头:“倘若你不问,过几日我也会告诉你的。”
顾淼转回了眼:“过几日又是哪一日?”
高檀俯身而至,熟悉的气息再度包裹了她。
暖风吹皱帘帐,心旌摇摇曳曳,迟迟春日已至。
第145章 番外之遗响番外
天和五年。
沉寂数年的北项人再度蠢蠢欲动。
前年老葛木因病而逝,北项乱了一阵,可到底小葛木也顺利地接过王位。
去岁南越数州接连遇到了大旱,驻扎北地的军队南下了数州,慎王领兵南下珑郡与丞相摄政。
康安从最初的流言霏霏及至习以为常,不过三月有余。
小葛木推测康安仿佛又要变天了,于是天和五年一开年,北项人便往南屯兵数万,欲经湪河而下,绕过邺城与凉危,直抵花州腹地。
顾淼在湪河之上,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小葛木,乌兰贺。
两军隔河而望。
顾淼披一身银甲,冠上红缨招摇。
经年未见,她眉目如旧。
乌兰贺定定看她几眼,语调讥讽。
“顾将军,好生威风,对我穷追不舍,足见对南越朝廷忠心耿耿。不过……”他笑了一声,“不晓得你的忠心是向着谁,是小皇帝,还是姓高的,听说高檀去了珑郡,是要自己当皇帝,想来你们夫妻二人苦心孤诣,到底还是打得如此算盘。”
顾淼皱了皱眉:“废话少路,你若退回去,便既往不咎。”
乌兰贺哈哈笑了两声。
他如何退得回去。北项初定,他便是装模作样,也要来打一打南越,才能让众人心悦诚服。
两军于湪河而战。
战事持续了足足两个月。
两军各有伤亡,最终顾氏军险胜,乌兰贺退守北项。
援兵至南地而归。
暖春悄然而至,北地再度若磐石之固。
天空扑簌簌落下绵绵细雨,浸润了大半土地。
康安城落雨数日,久旱过后,诸人皆大松了一口气。
除却此一件大事,城中尚有一件小事。
皇帝有了新的老师。
原本谢丞相与内阁诸老兼任帝师。
今春过后,皇帝有了新的帝师。
新的帝师姓崔,是去岁新进的状元郎,崔棠。
崔棠自凌州而来,出身微末,在康安城中虽大有人拉拢,可还尚未有过从甚密的朱门。
崔棠高中状元后,本有满腔抱负,可谢丞相将他召入观阁修律后,便一直不闻不问。
直到见到慎王高檀之时,他才醒悟过来,先前谢昭华是有意为之,不,抑或是,高檀是有意为之。
他要自己做帝师,一个无牵无挂的帝师。
崔棠立在长案前,而慎王立于书架之前,负手而立。
他与自己想象的‘慎王’相去甚远。
在今日见到他之前,他听说的‘慎王’无一不是弄权,暴虐,拥兵自重,弹压下臣,又曾与‘逆教’纠缠不清,虽原是高氏二公子,可与高氏不合,经年不见。
甚而有传言,说他是个脑满肠肥的瞎子。
今日一见,崔棠方知高檀绝非脑满肠肥,也绝非瞎子。
他生了一副罕有的好皮囊。
即便衣装素然,只着白衣黑氅,乌发黑冠。可他眉眼锐利,直视之时,宛若能轻易窥探人心。
崔棠应下了帝师的差事,半是欣然,半是畏然。
恰在此时,书阁外门扉轻动。
崔棠循声望去,见到一人转过屏风,掀开竹帘而入。
来人并非寻常女郎的打扮,而是黑衣裹身,腰缠帛带,足下一双黑靴,背悬角弓,英英玉立。一双杏眼黑白分明,而发上只系了一缕红丝。
崔棠怔愣原地,旋即反应过来,她究竟是何人。
顾淼。
镇守凉危的顾将军。
崔棠不由多望了一眼,却忽地感到另一道目光落到了自己脸上。
他微微侧目,正对上高檀的视线,他的唇角仿佛露出一点笑意,可眉宇凌厉,目光迫人。
崔棠心头一惊,后脖陡然落下冷汗。
他连忙垂下头去,不敢再多看二人。
他拱手拜道:“既无别事,下官告退。”
他只听高檀应了一声。
崔棠再不敢停留,垂首退出了书阁。
他走出不远,方听一个女音问道:“他就是状元郎,你找的帝师?”
崔棠不得不加快脚步,不敢再听。
高檀无可无不可地应了一声,见到她的装束,却问道:“你将来珑郡不久,不好好养伤,可是着急出门见一见故人?”
顾淼在湪河确受了伤,不过是小伤,在来珑郡的路上已经好了大半。
可顾淼听懂了高檀的弦外之音,诚实答道:“我先前见到了念恩与念慈。”
自然还有高宴。
高檀薄唇紧抿,走到了她身前。
“念恩与念慈如今似乎与高嬛走得极近。”
顾淼想了想,仿佛确实如此,先前二人说话也提到了高嬛好多次。
高嬛嫁给了康安陶氏,倒也不住康安,反而和陶氏一同住在珑郡,少了纷扰,多了清静。
高檀见她不语,转而问道:“除却她们二人,可还见了旁的故人?”
顾淼反而一笑:“高大公子盛情难却,邀我一同去了天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