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谁是同缘师(40)
一圈摸索下来,她发现规律,并不是所有摆件都有机关,而是雕龙某只脚下刻着一只莲花的摆件才有机关。
而对应机关便在各自身旁的顶梁柱身上。
她将九个开关全部打开后,心满意足拍了拍手,四处打量着,并未发现周遭有何变化。
嗯?还未打开最初那个机关!祝清晏忙不迭上前,如法炮制,将机关全数打开了。
“咔哒咔哒咔哒。”最中央那书桌左前侧两步远处的地衣随即塌了下去,她上前将那地衣掀开来,瞧见里面陷下去一块面积不大的隐蔽空间。
是一把铜钥匙,祝清晏拿起钥匙,左右打量一番,很普通的一把钥匙。
“只是为了藏一把钥匙么?一把用来打开什么的钥匙?”
她莫名想起最初倒下那一刻,圆环移动,朝着她直直打下来的那一束光!
祝清晏心里有了答案,她将其他的九个机关关闭,果不其然,一束光又直直顺着圆环打向身后墙壁的某个方向。
她抬步敲了敲那块墙面,是空心的!
下个问题来了,怎么打开这片空心的墙面呢?
祝清晏怔怔,想起儿时她和兄长玩的开盒子游戏,在盒面上敲一段简单的旋律,被暗藏着的接收机关捕捉到,盒子自然就开了。
她决定一试,试着在墙面叩出儿时那段简单熟系的歌谣。
曲终,不知何处响起机关转动的声音,随即墙面往外一弹,开了!
第22章 铜榷楼出
祝清晏拿出暗格里的东西,只一个盒子,她将钥匙往孔里一插一转,开了。
她抱着盒子坐在书桌前,仔细查看着里面的东西,盒子款式是她未曾见过的,好像,这样貌只在古书上见过。
盒子里有一本书,还有一封信,书质泛黄,却并未有大程度上的破损,而那封信,却破损严重。
她仔细展开那封信,上面的字迹已经瞧不真切了,且轻轻一碰就掉些纸渣,只余下落款,还认得些,写着“征和七年”。
“征和七年?”祝清晏对这一年记忆犹新,这一年便是兄长失踪那年,堂堂当朝太子下落不明,那年人心惶惶,帝后二人血洗一片人,才堪堪将此事镇压。
信无法再读,书却可以。
她小心翼翼将信放好,拿出书,自第一页开始读起,一个惊骇世俗的关于祝家的秘密,自此被她揭开尘封的秘密。
祝家人,天之怜惜者,也之惩罚者。凡显莲花印记的祝家人,均血脉特殊,承天道之运,也可祭己之魂魄生生世世再无轮回,换所祭之人灵魂不散。
所祭之人,若是找到合适载体,便可长生,若是未寻到,则可沉睡,以此重塑自身血肉,再以后世显莲花印记祝家人之心头血唤醒。
莲花印记越完整、越清晰、越鲜明,则祭祀成功可能愈大,且祭祀可中断可叠加。
祭祀之法,便是将活人身上割开口子,放于火炉中淬炼四十九天,再将淬炼好的血精喂于所祭之人。
祝清晏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背后密密麻麻渗出冷汗,她抿了抿嘴唇,微颤着手将书放于桌上,长手一捞,拿起一侧的两面镜子,一面对着另一面,随即小心翼翼翻开自己的衣领。
一朵鲜明完整清晰的粉色莲花印记赫然出现在镜子里!
她忙不迭放下镜子,将衣领整理好,又觉不够,迅速起身,拿起母后给自己的药,朝莲花印记处覆盖着涂了几层,直到看不见了为止。
难怪之前,父皇母后总是让自己用一种特制药将此处遮上,连宫女的手都不经。在祠堂这几日,无人看管,她便松懈下来。
一想起这茬,祝清晏额头又冒出涔涔冷汗,她仔细将近日之事回想一番,确保最近也并未让任何人瞧见这处。
接着往下看去,书上还记载了些成功的例子。第一位成功的便是,一千年前的老祖宗祝山,只是不知所祭者为谁。
之后也有些不算成功的案例。许是因为血脉不纯,又没找到后续还可以献祭之祝家人,便长生百年便去世了。
只是,距离上一次祝家人祭祀已经过去五百年之久。
人之寿命短短数载,百年也已经是遥不可及了。
她将书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每一例均准确到年月、姓氏、天象、寿命延续年数、能够将这些东西整理在册成书,还如此详细明确,定然不是普通人,或许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一本秘辛。
祝清晏回想起兄长身上也有一模一样的莲花印记,兄长儿时磕着过一处,后那处迟迟不好,再后来就渐渐显出一朵黑色的状似莲花的疤痕。
她将书和信一同放回盒子里,再将机关恢复原状,仿佛无事发生般坐在书桌前继续抄着祖训,实则心里已经掀起惊涛骇浪。
想到兄长失踪,她心里便升起莫大的疑虑,莫不是兄长失踪也和这胎记有关?
她翻转衣领,瞧了瞧已看不见任何胎记的脖颈,心中翻涌滚滚,身怀这胎记有什么用?承天道,何为承天道?公主和太子的身份便是承天道么?
公主皇子的身份又如何,稍有不慎,便会成为豺狼眼中的羔羊。
“醒醒!”“清晏,醒醒!”忽有远处的声音传来,祝清晏感觉到一阵微漾,仿佛在水面上晃悠着。
她从梦中醒来,逐渐感知到有阳光打在自己脸上,她伸手遮挡片刻,微微眯眼,却瞧见一望无际的水和远处明媚黛绿的山。
他们这是,在一艘船上?
云程轫在前方控制着木船,纪尘坐在她身旁,旁边还坐着一个人,背对着她,身影纤瘦,一身絮烂,瞧样子是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