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星之网(16)
顾星迢联系了理货的人,几天后,在两兄弟的注视下,布料又被装上了标记着凌家字号的马车。
“凌家?”顾星跃看着字号有些愕然:“这次挤兑我们家的不就是凌家吗?”
“此凌家非彼凌家。”顾星迢解释道:“挤兑我们的人是假借凌家的名义行事。而这次负责给我们借款的永安钱庄,以及这次的分销渠道都是凌家的。我和凌家确认过,这次凌家刚好要开拓海外贸易,顾家今年的半数丝绸和我们收购的这批次一点的丝绸,刚好可以按照市场价甚至更高的价格直接被凌家包销。到时候布匹售出,我们直接拿着信物去凌家取款就是了。”
“星迢,你什么时候认识了凌家的人,还和他们展开合作的?”顾星跃意识到这件事大有乾坤,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凌家为我们借钱周转,还负责包销。顾家只要收款就好,你确定我们没有被骗?”
“绝无可能被骗。和我对接的人是凌……”顾星迢顿了顿:“是凌家能说得上话的人。”
“好,星迢。我相信你。可我们又何德何能请凌家来帮忙?凌家要管布料市场,直接强购顾氏不就好了?何至于,何至于如此……留手?”顾星跃问道。
顾星迢把出发前在凌府和凌思危的对话删繁就简说了:“这次有商户假借凌家的身份扰乱市场秩序,正是凌家家主所不容的。因此,才要借力把这个假凌氏挤兑破产。凌家无意收购顾氏,是因为凌家已经在江南丝绸市场有部分产业,且无意做大。目前顾氏和其他几家相互制衡符合凌家的利益。”
“那也不至于一揽子报销?我看契约上书约定一个月后去凌家取钱就好,凌家会把布料售出之后的款项,在扣除永安钱庄借的款项、利钱和陆运成本后算出个总额直接给我们?我们直接去对账拿钱就好?我在商场这么多年,哪见过这么轻松的事?”
这个问题问出口,顾星迢脸唰的一下红了。其实他在凌府和凌思危商量意见时也问过凌思危这个问题。
顾星迢结结巴巴地说:“凌家的利钱包括了哥哥售出布料之后的抽成,不会吃亏的。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顾星跃问道。
“没、没什么……”顾星迢摇摇头。
更何况顾星迢出发前几晚已经提前向凌思危付过……别的利钱了……
第十六章剿匪
一个月后。
顾星迢这一个月在家休养,游山玩水不亦乐乎。趁着顾家解除了危机松了一口气之际,顾星迢踏上了小船,去到东南沿海的岛屿。
顾星跃拿着信物去凌家江南的分号对账时,江南分好的管家十分客气地把人迎了过去。
管家寒暄了几句便递上了账本。顾星跃接了,越看越皱紧了眉头。
“顾家主,这账本可行?我们准备好了现银,没问题顾家主可以直接带回顾家。”管家问道。
“数目确实可观,布料远销海外的价格也合理且丰富。可……”顾星跃在江南贸易丝绸多年,对布料的利钱和售价可谓了如指掌:“凌家忙活这么半天,算上车马费也只抽了一成利?这……”
凌家在搞慈善吗?
顾星跃傻了。
管家倒是无所谓:“家主的心思一向难猜,但从不戏言。顾公子不必顾虑。”
顾星跃点点头,只觉得这场危机解决的未免太顺利,但也没有什么负面问题,就清点了现银回去了。
顾家的危机解决了,又恢复了一片轻松。顾星跃心情大好,想着等顾星迢回来后好好谢谢幼弟。
可没成想,刚到傍晚,就看到顾家的下人衣衫破败地来报:“顾星迢出游的小船在海上失踪了。”
“什么?星迢失踪了?”
“是……家主,您快想想办法吧……我们出行的时候,沿海就有一些朝廷的兵员了,据说是倭寇猖獗在剿匪。要是小公子落在了匪徒手里,会不会……”
“不许胡说!星迢会没事的!”
顾星跃心慌不已,顾家当晚集结府上大部分下人倾巢而出,前往东南沿海。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当晚顾家小少爷在沿海玩耍走失、顾家主带着大半人手寻人的消息就在城里传开了。
一行人第二天到了沿海。顾星跃没有任何迟疑,遍在开始寻人。
顾家在沿海的城郊有几处庄子,顾家人便在庄子上住下了。庄子上的庄农也被叫来找人。
由此找了足足一个月。顾星跃依旧没有任何线索,只能干着急。
这天顾星跃照例来找人,却看到一晚不见,大队军士正在往沿海赶。
只见最前的两个将领都是一身甲胄、英武不凡。而急行的军队更是一身凛冽的杀气,远远闻着,似乎还有血腥气。
顾星跃一打听,才知道是朝廷剿匪的人连夜到了。
---
沿海军营的营账内。
凌思危和杜如鹤甲胄未脱,在沿海的地图之前商量如何作战。
议事结束后,杜如鹤看着凌思危离去的背影,有些奇怪。自己出身杜家,在军政有些建树,遍也多了些知道朝廷消息的机会。这位凌思危和皇室关系密切,但一向不干涉军政,但在大半个月前不知怎么的,突然带了密旨要和军队一起南下。
凌思危并不参与军旅,杜如鹤本担心会出问题,结果这位凌家主对东南沿海的城池、地形、道路交通、可能有的驻扎点了如指掌,说是活的行军地图也不为过。甚至让当地向导也自愧不如。
于是大军一路南下,剿匪几乎如吃饭喝水般。只是离沿海越近,凌思危打下一个据点遍越发认真彻查被匪帮扣下的俘虏,生怕漏掉一个人。即便杜如鹤再迟钝,他也发现了,凌思危在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