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捕星之网(5)

作者: 林熙照 阅读记录

沐浴又处理了肩膀上的伤口后,凌思危重新靠在榻上回忆起自己与那人的两次照面。下人把洗干净又快速风干的手帕呈了上来,手帕上依旧绣的星汉灿烂的图案,旁边还有个“顾”字。凌思危又从白天绛紫色衣服的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

一条被扯断的银丝绣线,上面还挂着一颗白色的小珍珠,这是他整理衣冠时发现的,它们牢牢缠在了在自己腰带的宝石边缘上。

凌思危又回忆起今天某人的善意、胆怯和戒备,微微一笑。把手帕折好放在桌子一角,凌思危捻着银线举在月光下,目光深邃地看着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芒,轻声说:“顾远,不要让我再看到你第三次。不然,你此生都不会逃出我的手心了……”

第四章花笺

趁着春光正好,京城的学子们趁着还没科举,更是珍惜还算自由的时光,因此偶尔会结伴出行。

这天京城中又有了礼部组织学子们参加的赏花会,地点是城郊的一处院子。相传是陛下为了勉励学子们,特意拨了一处皇家园林作为赏花地,以便学子们休闲。也因为是皇家示意、礼部组织,因此这次的赏花会上还有不少达官贵胄家的公子女眷一同前来。

而这些学子也乐得和这些贵人们接触。顾星迢本身对这样的活动也不反感,因此便也参加了。

进入到赏花会时,不少公子佳人已经聚在一起。齐春白自然也是不肯错过这样一个结识人脉的好机会,早就到了院子。他看到顾星迢来了,兴奋地跑来打招呼。

“星迢!你陪我去那里好不好?”齐春白指了指远处的一个景致颇佳的小院子。

顾星迢不明就理被拉过去,到了院子才知道,这里在举行一些游乐活动。院子门口有个婆子在分发花笺,以诗文的上下句做标记,两两一对儿,以便用于一会儿的游戏。

齐春白满怀期待地领了一个粉色的花笺。顾星迢原本不太好意思玩这种游戏,但想着来都来了,犹豫再三,也还是领了一个米黄色的。

齐春白打开自己的粉色花笺,上书:“身无彩凤双飞翼”。看来和他一对儿的是拿着“心有灵犀一点通”花笺的人了。

在齐春白的撺掇下,顾星迢也打开了自己的米黄色花笺。上面写的是“天涯若比邻”,正缺了上句“海内存知己”。

顾星迢微微一笑,这个寓意自己很喜欢。

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在院子里闲逛,顾星迢听着齐春白想要和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子配一对儿花笺的满怀期待,不由得笑出声:“这里也有不少娇娇在,你怎的不知心有灵犀的不是为女子?”

齐春白虽然是男子,但不爱女子,只爱男子。更何况当朝不禁止男子成婚,所以他也从未考虑过和女子有过什么瓜葛。

听到顾星迢这么说,齐春白撇了撇嘴,颇为不满:“要是遇见了个娇娇,我就说自己是坤人,让她彻底断了念想。”

顾星迢心知肚明他和齐春白是如假包换的男子,齐春白这么说是为了躲桃花。

世间有男女阴阳,也有特殊的男子,名为坤人,可以受孕。由于坤人的体质特殊,受孕困难,但孩子普遍聪明美丽,所以是不少大户人家争相求取的对象。但坤人的数量稀少,哪怕达官贵人家也少有能得偿所愿的。坤人在历朝都沦为金丝雀一般的地位,主要用作政治联姻的工具。也多亏本朝的萧胜雪皇后以坤人之身,改善了坤人的处境,才让坤人摆脱束缚,得以正常成婚、做官和行走于社会。

齐春白还在絮絮叨叨着心中的高大英俊的男子。而顾星迢听到“高大英俊”,回忆又飘了很远,飘到了那个人身上。凌思危,这个危险又吸引人的男子总是搅乱顾星迢的思绪。顾星迢摇摇头,暗道没结果的事不要瞎想,便专心和齐春白搭话。

可两个人一转弯,顾星迢却在一处假山后看到了一个让他心头一跳的人!

此刻他在凉亭里闲站着,高大的身影显得愈加挺拔。原本凌厉的眉眼此刻正微微笑着,显得无比柔和。此刻一个衣着华丽、年方十五六岁的贵女正坐在凉亭里,和凌思危有说有笑。

那女孩面容精致,一身贵气,天真烂漫,且言谈之间毫不畏惧凌思危的威势,有说有笑,一派落落大方,两个人之间的气氛轻松且坦率。

看到这里,顾星迢的眼眶有些红了。这位贵女的自信气场比自己强了不知多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凌思危这种风格凌厉、手段强势的人吧。顾星迢远远看去,更是觉得两个人仿佛一对璧人,自己就像那偷窥者一样。

顾星迢离凉亭不算近,他闷闷不乐就要拉着齐春白走,齐春白不明就里地被拉走,一步三回头地回头看了凌思危好几眼。

“星迢,我们换一下花笺好不好?”离开小花园后,齐春白问道。

“唉?”顾星迢有些不解。

齐春白自然是不好意思说凌思危手里的花笺是米黄色的,自己也想要换个同色的,以增加自己和凌思危凑成一对的概率。

顾星迢还自卑于那贵女的风度,他有些闷闷不乐的,也没兴趣问齐春白的想法,便换了花笺。齐春白兴高采烈地拿着那米黄色的花笺,对顾星迢连连道谢。

顾星迢攥着手里换好的粉色花笺,看着上面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对自己来说更像一种嘲笑。自己怎么配得上和凌思危“心有灵犀一点通”呢?

---

而凉亭这边,原本和少女有说有笑的凌思危看到假山那边的小路上走过的身影,声音突然就顿住了,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追随那人的身影而去了。

上一篇: 劳模知府 下一篇: 紫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