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124)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赵诚觉得很多时候,她对人是没有什么防备心的。

杜从宜:“看上?你不也会吗?他不会?”

赵诚:“他起初是对我说的弩机感兴趣。只是后来看到那只傻鸟,就走不动了。”

杜从宜走了会儿,问:“你说,这个生意能不能做?”

赵诚:“不能。得不偿失。”

有些工艺,是比较敏感的,他是工男不假,但是很多时候,工艺是和自身匹配,他要是直接研究机械,可不是好事情。

他拒绝一切麻烦。

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掺合进浑水里。

杜从宜晚上回去就睡了,来复回来说是赵吉和章奎都有信给他。

章奎信中说:此次取第,东南籍贯学子占四成,关西和关东籍贯占四成,剩下的是河东河北籍的。康渤性命可安。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官家到底是官家,让所有人都闭上嘴了。

因为这是官家钦点的枢密使杨公程等人主持的此次大考,而且这些人都是新党。

怪不得今日,汴京城只有热闹,没有闹事的。

旧党不是用东南籍贯的学子们的未来鼓动人闹事吗?*7.7.z.l

阳谋也是谋,决断也是断。

这位官家了不得。

赵诚甚至觉得,如果有其他儿子可以选,这位官家会毫不犹豫换掉东宫的。

可惜了。

赵吉在信中说,宫内今晚戒严,东宫尤为严格,官家今晚调了御营军守卫东宫。

赵诚看的眼皮直跳,父子俩不会真的打起来吧?

清门庭,是不可能的,东宫至今只有两个女儿。

这一脉延续都成问题。

等他回房间,杜从宜还没睡,正在东西,听见他回来,就说;“家里今天没送来消息,可见二姐夫没有中。”

赵诚:“等明日我出门去看看,问一问诚甫,要是有合适的外放,我告诉岳丈大人,让他直接通知二姐夫。”

杜从宜突然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这么面面俱到的?”

赵诚听的笑起来,就那么看着她。

杜从宜换了措辞:“你从什么时候学会的,背着人做自己的事?瞒着府里的人,连枕边人都瞒着?你的钱哪来的?你有多少钱?自从上次给我一万贯,下次买我的画,又打算给我多少?”

赵诚转头看她:“瞒着?我瞒着你做什么了?”

杜从宜见他直气壮,口不择言:“你敢说你没调查过连颂?没有查过我?”

说实话,赵诚真觉得她不太会吵架,她不会作。

赵诚:“我不该查吗?我夫人和他虽说是朋友,但他屡次约我的夫人出门,我没打断他的腿,已经是客气了。”

杜从宜见他这样,就冷笑:“不,你不是为了我的面子,你只是好奇他背后是谁,会不会牵扯到你要的大鱼。少拿我做幌子,你敢说你没有其他的心思?”

赵诚:“你一直都这么习惯恶意猜想别人吗?”

杜从宜;“你敢说,你没有事情瞒着我?”

“有,但你没必要知道。”

杜从宜:“你说了我才能知道有没有必要,而不是你觉得我不配知道!”

吵着吵着她就来气了,而且直冲脑门。

这种狗男人,居然觉得她不配知道。

“御营禁军全城巡逻,郭奉奉旨守卫东宫,康渤性命是保住了,但能不能活依旧是个问题。这批高中学子,放官的时候,需要有三成的人去北方,东南税收能不能如期收缴也是未知数,今冬北方是不是太平也难说,太学案将来怎么处,年前都不一定有定论,这些事情你知不知道,都不影响你的生活。”

就像新闻联播,你肯定不会关心,但非要说让我给你讲一讲,肯定不是因为你突然想要关注新闻联播,多半是冲我这个人来的。

为什么原因,赵诚真不知道,他只以为杜从宜是之前因为他生气的事,和他敲竹杠。

杜从宜也被他说蒙了。

吵架之余,还思考了几秒钟了逻辑,才接着问:“所以,你这么关注这些干什么?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赵诚真被问住了。

当然是,这不是信息时代最寻常的信息吗?

偏偏他不能解释。

“要说关系,我一个守城门的,确实不需要知道,但我是官家赐的出身,朝中事情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不然就太蠢了。”

杜从宜始终不见他生气,她就知道他还在伪装,根本没有问到让他哑口无言的地步。

他就像条变色龙一样,抓不住他的现行画,他根本不会认的。

一个虚伪的男人。

赵诚见她这么生气:“你真想管生意?那要不让账房直接来找你?”

杜从宜白他一眼:“你闭嘴吧!”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一句真话没有。

她这是嫁给车轱辘了?来回糊弄她。

第066章 姐姐打弟弟

杜从宜生完气又觉得不值得,就开口说;“我明年过完年就去扬州,然后再去杭州、南京。”

赵诚还摸不准:“怎么突然就要去了?”

杜从宜:“一等再等,始终不能出门。但是出门了,其实也就那样,时间过的很快的。”

我能很快喜欢你,自然也能很快忘了你。

她已经知道了,她和赵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她只是有见识,但没有积极求上的心态,也缺少历练,缺少经验。

她讨厌赵诚的讳莫如深,她需要的爱是毫无保留的。

但赵诚不是,他是个政客,对,就是一个标准的政客。他有很多事情都是谋定而动,很多时候不动声色,从来不会和人分享他的心情,她至今没见过他生气,也没见过他非常开心。他做事情的时候都是冷静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