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140)
赵诚也听的咂舌,这计谋确实歹毒啊。
太子没了,学子冲击太学案,太子病逝的案子。
桩桩件件,都说明了这位官家不是等闲的性格。这么强硬的手段,不该忍这么多年啊。看来他对那位官家根本不够了解。
所以他确实应该,先去找大宗正,去了解了解这位官家,以便于他将来进宫当值。
意识到这个,连听这位八卦学生讲辛秘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所以等赵敬再抬头看向下首的角落,已经不见了赵诚,他诧异之后立刻起身去问;“刚才这里的人呢?”
那人还等着赵诚回来继续和他聊八卦,他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赵诚这个人很对他的脾气,挺好的。
他茫然说:“不知道啊,他说有位子恒兄来了,起身去接了。”
赵敬听了这话,就知道赵诚应该是先走了。
那人是认识赵敬的,端王府的王孙,但不认识赵诚,便问:“你认识他?他是谁啊?”
“他是我弟弟。”
赵敬说完就走了,剩下那位兄台一个人凌乱了。
赵诚出来后就直奔晋王府。
大宗正居然真的在家。
听他来了也不奇怪,他今天也很不客气,对着大宗正像是家里长辈似的直气壮站在门口说:“晚辈有些疑惑,所以想来请教您。子恒今日不在吗?”
老爷子也不拆穿他。
“进来吧。”
他就穿了件灰色棉布的衣服,看着不像个富家子弟。要不然刚才那位兄弟也不至于把他当成落魄书生。
“我想问,昨晚官家说的,让我到他身边当差,是什么意思?”
大宗正见他小心翼翼的模样,和他进门前直气壮的精明样子完全不同,好笑说:“当差就是当差,能有什么意思?”
赵诚:“我和子恒一样,在御营当差?”
大宗正摇头:“不,你是祗候,随侍官家身侧,只听官家一人命令。”
那就是武将体系,连个舍人都混不到。
不,连武将都不算,顶多算家奴。
这叫什么事。
第075章 下旨召回
赵诚心里最不希望得到的职位,就是随侍官家左右。
他实在厌恶每天带着八百个心眼子上班,可是偏偏就让他得到了这个职位。
赵德明见他莫名其妙的皱眉,就问:“怎么?你觉得不满意?”
赵诚还真不怵他,嘟囔:“您也不和我打声招呼,我好端端的宗室出身的子弟,成了供人驱使的奴仆了。再怎么说,我也能去门下省做个舍人。如今提着脑袋在官家面前当差,稍有差池,性命不保。”
赵德明笑骂:“就你?门下的学士哪一个不是进士及第,你吃不了读书的苦,还想享读书人的福?官家身边当差你觉得是供人驱使?官家将你带在身边是为了历练你,这是你的殊荣。”
赵诚也知道深浅,抱怨归抱怨,但不能一直抱怨。
嘟囔了声“知道了。”
赵德明对赵家的江山,感情深厚,语重心长提醒他:“官家有雄心,你莫要像从前那么懒散,记住了。”
赵诚知道他和赵士义不是一类人,他是有话语权的大宗正。官家不设防的亲叔叔。所以说话做事十分谨慎,赵士义那种背后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是因为手无寸功,也没有任何权力,富贵闲人发牢骚罢了。
所以他和赵德明说话就很谨慎。
“是,我记下了。官家可有什么喜好?”
赵德明:“官家不喜欢偷奸耍滑的人,其他的你无需刻意逢迎。官家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办,只要不耍小聪明,就能当好差。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赵诚收起打探的心思,叹了声,好严苛的人。
“我记下了。”
赵德明见他察言观色如此机敏,知道他明白其中的道了,心里到底有几分欣慰。
“你也不用惧怕,官家有雄心,也喜欢聪明人,只是要改一改你疏懒的性格。”
赵诚:“您知道的,我胸无大志。懒散惯了,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改好了。”
老爷子非常严厉说:“赵家男儿,没有胸无大志的人。记住了吗?”
赵诚不以为意,我又不是你们赵家的男儿。
再说了,你们赵家的孬种还少吗……
赵德明见他不以为意,又说;“你祖父当年,也是铮铮男儿,更不用说你父亲。”
赵诚心说,你看,没有什么事一尘不变的。当年的铮铮男儿赵士义,如今成了汴京繁华旧梦里的不归人。
权力更迭,一朝臣有一朝的荣耀和辉煌,赵士义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不也成了喷子。
去了趟晋王府,心里确定,这个祗候,他逃不掉了。
他以为自己起码能年后再进宫,没想到腊月二十六,内侍省大押班宗瑞带着人来端王府宣旨。
端王府里,自赵宗直死后,再没有内侍进来过。
赵诚被叫到正院里接旨,一家老小准备香案全都跪在那里,听着赵诚晋升祗候,随侍官家左右。
这个职位是这次新启用的,而且他今日就要进宫了。
明日是东宫发丧的日子。
腊月二十六了,偏偏就是不让他过年,真是急迫。
端王府里就像是乍见沸腾的水里,加了一瓢凉水,突然就静了。
等片刻后,又重新沸腾起来,内宅女眷都惊呆了。
杜从宜已经知道了,这会儿也不惊讶,只是匆匆和来安赶紧安排他换衣服,跟着宗大班回宫。
明镜堂的赵士义这会儿坐在正院的会客厅里,和宗大班攀谈。
他很多年没能进这里了,也有几年没有和内侍打交道了,说话都变得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