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167)
“很麻烦吗?”
赵诚笑了下摇头:“问题不大。”
小姑娘的技艺不错,就是时机不对。
杜从宜心里有一瞬间觉得,她只要离开汴京,他们之间可能就完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会这么想。
赵诚:“这画,全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是。”
他反而很欣赏:“手艺真不赖,你老师都看不出来底细。”
杜从宜也不隐瞒。
和他坦白说:“因为款儿和裱糊都是前朝的旧东西,连纸都是。他们当然想不到。”
赵诚问:“你和谁学的?”
“我……”
她想说,我爷爷早年就是做书画修复工作的,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忍住了。
她不说话,赵诚也不追问,见她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站在那里也不申辩。就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安慰她:“没事,好了,先吃饭吧。”
晚饭的时候,惠安就说:“大姑娘早产生了个儿子,我们家夫人今日给大家带了红鸡蛋。”
来安和她闲聊,不免羡慕说:“怎么就早产了?不过不要紧,只要养的细心些,不碍事。五哥儿小时候就是早产,这不照样长得好好的。等将来大娘子有了孩子,咱们仔细照看就是了。”
来安的话里都是憧憬。
杜从宜和赵诚两个人是默契地沉默,谁也不说话。
惠安是个粗神经,根本没意识到,还乐滋滋说:“就姑娘和姑爷的长相,将来的孩子肯定比他们的都好看。”
来安喜欢听这种话,两个人也难得聊的有来有回。
杜从宜心里有事,一整晚都不知道怎么和赵诚解释,那一副牵扯了几百条人命的画。
赵诚是无所谓,只要把人送走,他又把握保杜从宜。
“大姐生了?”
“是,今日就是去看她。母亲希望我能去,我就去了趟。”
“二姐夫真不打算外放?”
“应该是不准备出去,他们在汴京城里富贵惯了,随他们吧。”
“汴京城里,机会不大。”
“你也想出去吗?”
赵诚笑起来:“当然,只是我出不去。”
杜从宜:“我……”
赵诚见她一整晚都郁郁寡欢,哄她:“画的事,与你关系不大。只是连颂肯定是不干净,你有个心准备。”
他没有提自己以后可能会遇到连颂,范增这个人他没见过,但听名声是个做事强硬的人。
第二日,他就去了趟刑部,但没见到范德,他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随后就回宫了,赵策见他来也不意外,问:“你也该去见一见你的兵,好好操练,过几日朕要检阅检阅。”
赵诚也不知道他发什么疯。
但没想到破虏军的队长是赵吉。
赵吉见了他也很兴奋,直接喊:“五哥。”
赵诚问:“看着壮实了不少,练的怎么样了?”
赵吉性格很内敛,收着说:“还不错,不如五哥的武艺。”
赵诚用力拍打他的肩膀:“不错,好好练。那我就把操练的任务交给你。过几日官家要来检阅,你做好准备。”
赵吉和他不太一样,一心要报国,对官家对朝廷忠心无二。
等赵诚折返,在宫中遇上大宗正,赵德明见他穿戴甲胄,一身英武,就问:“这是去哪里了?”
赵诚解释了一句,大宗正神色异样,点点头。
”子恒性情不如你坚毅,也不如你果敢……”
赵诚不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赶紧打断说:“大宗正说笑了,子恒比我有恒心,也比我踏实。将来必定比我走得远,您只管放心就是。”
赵德明知道,他这个人,实在不像是二十岁的孩子,他心里清清楚楚自己想说什么,只是赵诚越这么堵着不让他说出来,,他就越担心。
这孩子太清醒了,他没有忠君的心。
没有做官的念头,这样的人聪明归聪明,可不好用。
将来子恒不一定有能力用他。
臣强君弱,可不是好事情。
唯有一点,是他重情义。
“初七后,朝中事情多,官家因为北方的事情,心情不痛快,宗瑞是个忠心的人,但不够聪明,你要机敏一些。”
赵诚心想,我机敏有什么用,我又不知道军情,也不知道相公们怎么想。
我只要当好我的差事就好了。
“我这边有个人,想去北方军中,不知道投在谁门下合适。”
他也要适当求人。
赵德明想了想:“你舅舅那里,愿不愿意去?”
“我舅舅在陕州,若是不过太行山,是太平安稳的。他想去河北路。”
“那就去大名府吕顺那里,我与吕顺有些私交,明日我让人把名帖给你,让他带着名帖去找吕顺。”
“谢大宗正。”
赵诚求人,讲究互有往来,遇上大宗正也是偶然,求他办事也是偶然。
第091章 杜从宜觉得(捉虫)
第二日,一早晋王府的人来送东西,赵诚收了名帖,就出门了。
康渤已经安顿好家小,见了他就说:“大人放心,生死有命,我一切听大人指示。”
那天赵诚心情不佳,没说话,但今日还是认真和他说:“康渤,你的前程是你自己的,你的命,也是自己的,你记住了,你想出人头地,想被人看见,想见了相公们不用卑躬屈膝,想位极人臣,想建立不世功勋,都是为你自己,因为你在用你的命去拼,我帮你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是为要你的命,你明白吗?”
康渤起初不懂,看着他,片刻后,低下头应了声:“是。”
雄壮的汉子,双眼赤红。
道都懂,可真遇见知己,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