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168)
送走康渤,赵诚回家见章奎来了一会儿了,正在看杜从宜的画,一个劲儿夸:“真不错,果真天分是天生的,我就是学不会,那年祖父带我去见先生,先生说我有几分聪明,但不多,我当时不服气,没想到,还真是。改日一定要为我画一副。”
杜从宜心里有事,但满口答应:“没问题,师兄若是不着急,可以常来。”
赵诚进门还好奇问:“你怎么来了?”
章奎:“我这不是上你这里躲清闲来了。”
赵诚听着就笑,章家几代望族,家业庞大,亲朋故旧也多,章奎要应酬的人也多,整日烦躁不堪。
杜从宜:“你们聊吧。”
她就坐在里间画架前开始起笔油画,赵诚和章奎就坐在旁边闲聊,章奎问:“官家,如今到底什么心思?”
赵诚:“你是指?”
“立储。”
赵诚都笑了。
“我怎么可能知道。”
章奎看着他,认真说:“你别不当回事,连我祖父都猜测,官家突然把你带在身边,是不是想亲自教导你。”
赵诚像听见了笑话一样看着他,好半天突然意识到。
赵策这个不当人君的东西,可能真把他当刀子用了。
他还是斩钉截铁告诉章奎:“不可能,因为有子恒在,子恒性情单纯,需要有人护着他。”
章奎见他笃定,但家里祖父不是这么说的。
祖父说,大宗正只剩这一根独苗,官家必然舍不得,赵诚就是最好人选。
话是这么说,但章奎爷不确定了。
“你觉得不可能,可相公们不这么想。”
赵诚苦笑:“官家大约是,觉得我好用吧。大宗正推举我,我将来必定要为子恒办事。”
杜从宜一边听着,手里的动作没停,但心里还是考虑章奎说的。
和赵诚后来的变化,他之前是真的每日心情很好,出门当差半天,下半晌都在家里乐呵呵的。后来话也少了,眼可见的也不乐呵了。
她有时候喜欢听他和惠安逗乐,因为那是他为数不多的放松的时候了。
三个人各怀心思,就那么聊了一下午,杜从宜的油画已经有了雏形,章奎晚饭后才走,因为今天吃的菜,都是他喜欢的,杜从宜又被正院那边叫去了,章奎还和赵诚说:“你能娶到我师妹,那真是三生有幸。”
赵诚冷笑:“她怎么变成你师妹的?你这是倒反天罡了。”
章奎却认真说:“她天分极高,你只要别耽误她,她将来成就必然比你高。”
赵诚:“那我求之不得,我还真等着她出息了养我呢。”
章奎真听不了这个,听的牙酸。
“你这个人,怎么没皮没脸的?”
赵诚一点都不怕丢脸,反而教他:“夫妻才是这辈子最亲近的人,儿女子孙,都是外人。”
章奎见他越说越疯:“行了,知道你入宫当差受委屈了。改日遇到子恒,让他多多帮你吧。官家性情刚毅,确实不好相处。”
赵诚:“知道就好。”
杜从宜进了正院,听见陈氏在说:“我娘家那边来信,说是正月十五怕是没有灯会了,就想打发人来看看我,这不,我就想着,要不咱们府里让姑姑和姐妹们回来聚一聚。”
杜从宜顺着女婢揭开的帘子进去,陈氏笑问:“你这两日在家做什么呢?我天天来祖母这里也遇不见你。”
杜从宜:“就是东西,回了趟娘家,我娘家大姐姐生了。”
老夫人笑着问:“是吗?母子可好?”
“挺好的,有点早产,但母子都平安。”
老夫人嘱咐说:“如今天气还冷,要照看仔细了,我这里有棵参,明日给你母亲送去,让她备着用。”
杜从宜也不推辞:“那就谢谢祖母了。”
陈氏感慨:“鬼门关一遭,也是凶险。”
杜从宜:“是,我母亲也吓着了。”
老夫人:“都留在这儿用晚饭吧,这边厨房新学的菜,吃着也好。”
杜从宜:“祖母若是喜欢,只管让人来学。”
吃饭的时候,陈氏尝到了麻辣兔丁,嚷嚷着说:“五弟妹有好吃的藏着不给我,我明日就打发厨娘去你们院里去学。”
杜从宜:“大嫂若是喜欢,明日让这个厨娘去你院子里。”
孕妇很好有这么好的胃口,陈氏是真的喜欢麻麻辣辣的口味,听了就说:“我就吃这个菜,其他的不用。”
结果说的太早了,蹄花汤上来的时候,她也没忍住。
过了前三个月,她的胃口彻底好了。
老夫人见杜从宜吃的少,问:“不合你胃口?”
“没有,我午睡起来吃了点心,这会儿不饿。”
老夫人还是盼着她能早日开枝散叶。赵诚这一脉就他一个人,子孙多了当然好。但老夫人是个心里明白的人,不会出口催。
“你们年轻,爱吃这些。我上了年纪,咬不动了。”
杜从宜:“我口味也淡,吃的也不多。大嫂反而喜欢吃辣口的菜。”
陈氏今晚吃的很满足,等晚饭后才和杜从宜商量:“十五的时候,我想着也不能出门了,要不咱们在家举办个小宴会,家里亲戚来聚一聚怎么样?”
杜从宜不知道她为何有这个奇思妙想。
“过几日的十五吗?”
陈氏:“对,今年的花灯,眼看着也看不成了。”
“那要和几位嫂子商量商量,二嫂是什么主意?”
她一说完,老夫人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陈氏大约太心切,没当回事:“咱们办起来,然后让她们邀请娘家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