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174)
来安小声说:“正院那边让你回来后去一趟。”
赵诚看了眼东面,点点头,什么话没说,进房间换衣服去了。
等他到了正院,一屋子亲戚,那位小姑姑也来了。听来安说安顿在正院隔壁的萍园里,还有那位大堂姐,周家的亲戚。
屋里邹氏和陈氏婆媳,还有刘氏陪着客人。
他挑起门帘进去,一屋子的女人全都看向他,场面确实有些壮观了。
他还在想要从哪一个开始打招呼,结果老夫人问:“才回来?吃过晚饭了吗?”
他心里感慨,老太太是个厚道人。
“没有,我刚进门。今日家里来客也不知道。”
老夫人见他走到自己身边俯下身,就伸手摸摸他的手,催邬嬷嬷:“快给他煮碗面,他一整日也没歇息。”
屋里的女人们自然听见了这话,不论想打听什么,或者是想问什么,都得等他吃完饭。
这个过程够他了解清楚情况了。
要么说,老夫人是个厚道人。
邬嬷嬷让人煮了面,他就站在老夫人身边和周家的亲戚打招呼,那位是老夫人的侄媳,见赵诚对老夫人十分尊敬,笑说:“要么说姑姑家里的孩子们瞧这让人眼热,个顶个的听话。”
赵诚吃着面,赵敬和赵恒兄弟两个也回来了。
赵诚眼神打了个招呼,心想着应该也不是大事。
赵敬:“五弟回来了?”
赵诚茫然:“嗯。”
赵敬接着就说:“今日官家谁也不见,听说就召你在身边……”
他说到一半,才意识到,急切了。
赵诚低着头只管吃面,装作没听见,赵恒问:“还有面吗?给我也来一碗。”
说完还加了一句:“五弟妹不在家,你院子里的厨娘做饭也不上心了。”
赵诚嘟囔:“厨娘都让她带走了。”
其他人:“……”
邹氏听这两人就像没看见这帮人似的,只管聊自己的。想起父亲给她的信中询问说朝中有人言,此子非凡,或肱骨或枭雄。
她一时间不能把这个评价和赵诚联系在一起,从她进府里这么久,赵诚向来对她尊重,不亲近但也不疏远。
小姑赵琬仪和赵敬说:“你们兄弟几个出息了,将来也要守望相助,咱们端王府的将来就要看你们兄弟两个了。你是大哥,要当起责任,小五聪明,做事也谨慎……”
赵诚听的心里笑起来,新鲜了,从前没人说他聪明,凡是见了他都是夸一句俊俏,仿佛他是个笨蛋美人。这才多久,突然他就变聪明了,再也没人拿他的脸说事了。
可见,脸好看,除了能骗杜从宜,对其他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赵敬;“姑姑说笑了,弟弟们都聪明,只不过我和五弟年纪合适了而已,等弟弟们入仕了,将来自有他们的前程。”
赵琬仪确实没把刘氏放在眼里,要不是赵诚出息,赵诚也不会入她的眼,她毕竟是端王的小女儿,一辈子顺风顺水。
赵昭容问赵恒:“二哥,你要不要吃点别的?”
赵恒坐在赵诚身边不挪窝,只说:”不用,我吃碗面就行。”
赵诚悄声问:“这两天忙什么?”
赵恒偷偷和他说:“连弩。五弟妹真是天才,她画的图纸几乎没什么出入。”
赵诚心里笑。
犹豫再三问:“二哥,愿意去军中吗?”
赵恒:“干什么?”
“领一支自己的弓弩军。”
兄弟两个在餐桌上嘀嘀咕咕,其他人好奇问:“你们聊什么呢?”
赵恒被赵诚的话震住了,大约赵诚的问题太突然了。
赵诚随口说:“讨论这个*7.7.z.l面,该怎么吃才好吃。”
屋子里都是女人,嘈嘈切切声不断,时不时还有笑声。
赵诚被吵得脑仁疼,等吃完了,老夫人的那位侄儿媳才问:“论辈分,你要该叫我一声婶婶,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今日就是来和你祖母说一声,听说前几日你驳了襄阳侯夫人的面子。”
赵诚听的好笑,扭头看了眼祖母:“辛苦您跑一趟,只是夫人南下,去看阿姐,帖子又送到我手里了,家中女眷不在,我就将帖子交给祖母了,只是襄阳侯夫人的威严太大了,我祖母的礼她看不上,是不是?我只是在官家身边当差的祗候,后宅的手伸的未免太长了些。”
他听的真的有些来气了。
高皇后态度怎么样暂且不说,这些贵妇人的嚣张行径实在令人厌恶。
赵婉仪听得云里雾里,见好好的怎么就吵起来了。
“小五不可无,襄阳侯夫人是高皇后的亲妹妹。”
赵诚好无所谓说:“我明日把祖母的礼带回来。她既然看不上,端王府也不必结交外戚。”
赵婉仪:“越说越没谱了。都说了她是高皇后的妹妹,哪能平白无故得罪她?”
赵诚始终不接赵婉仪的话,而是转头和老夫人说:“祖母替我受累了。这差事确实不好当,机锋、窥探、挑衅、暗示,全都来了。只是我眼下真的什么都不能说,只好让您继续受累了。”
老夫人从头到尾都静静听着,最后见他这么说,微微笑起来。
“不碍事,你只管当好的你的差事。谁的手也伸不进咱们家里来。”
老夫人说完,赵诚就站起身和在场的人抱歉说:“我那里还有些信要回,就不打搅你们了。”
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出了门他的脸就阴了,真以为他整日笑嘻嘻,陪笑脸,就是好脾气。
一个两个蹬鼻子上脸。
第095章 出门在外
赵诚一走,其他人都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