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222)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那女子呐呐:“醒了。各位请随我来。”

宅子并不大,但打的很干净,赵诚进了院子听见赵恒问:“谁来了?”

赵诚回了句:“二哥。”

片刻就见衣衫不整的赵恒匆匆出门,见了赵诚瞪着眼睛问:“你怎么来了?你来干什么?”

赵诚歪着头:“自然是来看你。”

赵恒成熟了很多,扭头就和吕本骏说:“吕将军可不能欺负我五弟,他是个老实人,而且不善饮酒。”

吕本骏这会儿已经对赵诚没有敌意了,大笑:“你们兄弟慢聊,我还有事,先走了。咱们下次再喝酒。”

等人一走,赵诚问:“你们是不是交过手了?”

赵恒:“是,前两日我们出城北上,在鹿县以北的山下,那里有片河谷,在那里和辽人交过手,弓弩手损失不小。”

赵诚:“辽军装备如何?”

赵恒面色凝重:“可以称得上兵强马壮,骑兵开路,所向披靡。你若是来宣旨,就早些回去吧,这里不安全,吕本骏不一定能守住。”

“那你呢?”

“我?,我过几日就回大名府,我本来就是跟骁骑军的,是吕本骏向大名府特意借我来的。”

赵诚:“康渤呢?”

赵恒:“康渤是个不要命的,已经在这边很有些名声了,而且他收拢了近三万人的义军,虽说是乌合之众,但人多啊。就是他这个不要命的打法,死不肯退,很麻烦。”

赵诚想去见康渤,其实就是在这里中转。

“行,我知道了。”

赵恒出门在外很有做兄长的自觉,教训他:“你知道什么,赶紧回去。”

赵诚好笑说:“我,回不去。官家打发我来协助吕将军,做了这个宣抚使。”

赵恒听的惊讶:“官家这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怎么打发你出来?你又哪里惹他了?”

赵诚摇头:“没有,我也想到地方历练一番。”

赵恒:“那为何不去南方,这北方苦寒,有什么可呆的?”

赵诚看着他似笑非笑:“我倒是觉得,北方也不错。”,他说完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女子。

赵恒被他臊的笑骂:“胡扯什么!”

赵诚也笑,但没有开口问。

赵诚通过赵恒,对北方的战局有了些了解,情况却是不太好,先锋六部,吕本骏在最北,也有诱敌南下的意思。

赵诚以为事情还没有到这个地步,结果当晚就有夜袭。

兄弟两还在聊汴京城,结果赵恒一听鼓声,立刻下地站在门外眺望了一眼北城门,回头就和赵诚说:“耶律果然胆子大,奔袭近百里来夜袭。若是大军随后,那鹿县多半是失守了。你快准备行李,乘着夜色,若是情况有变我送你出城。”

赵诚问:“真定府城坚,也守不住吗。”

赵恒:“大军南下,守得住又如何?困死了,都得死。”

赵诚笑起来:“那,我若是逃了,汴京城里的唾沫能淹死我。”

赵恒:“我管他们舌头多长,让他们自己来试试。我自己的弟兄,当然是保命为上。”

赵诚安抚他:“我没事,咱们兄弟两,没那么惨。”

赵恒带着他穿过街道,街上人不少,满城惶恐,两人登上北城门,沿着城墙往东走,远远看到一条火龙,从东面而来。

大军竟然真的来了。

赵恒脸色一变,回头就说:“你尽快走!”

赵诚盯着远处的火龙,问:“这兵马不可能奔袭千里,为了一个真定府。他们为何奔袭?周边并无示警,这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突然间就到了城下?”

赵恒急躁:“你管那么多,你走你的。”

吕本昌带着人也是匆匆追来,见了赵诚就说:“小赵官人,辽人南下了。”

赵诚回头见他满头汗,问:“你二哥呢?”

“他已经在东门守着了,今晚……”

他还在惊讶、兴奋和恐慌,来不及消化各种情绪,整个人都非常亢奋。

赵诚安慰他:“没事,墙高城坚,这点人马不能如何。放信差出去赶紧打听东面出什么事了,好端端的,这些人从哪里来?”

吕本昌:“我二哥已经放出去人了。”

今晚大家都得在城墙上守着。

汴京城里入冬后,气氛还是很高涨,北方的事情基本没有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河间府、真定府,离这里太远了。

又或者说,百姓对这些没有概念。

赵策和御营前军后军的书信来往非常密,包括赵诚在大名府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

尤其前几日吕顺说,辽军可能近日南下,后军在太行山可以出山,臣就在大名府诱敌,若是辽人南下,后军追捕,金人南下,臣来阻挡。

可信的最后又说,赵诚听闻后,已经独自北上,去了真定府。

宗瑞见他脸色不太好看,也不知道赵若甫出去后又捅什么篓子了,大宗正这几日入宫十分频繁,话中的意思,是劝官家早日定下储君,北方不安定,也是个好兆头……

官家听后一言不发,枢密院和御史台都有人上折子,并且提名了赵子恒。

宗瑞听都不敢听。

这种时候,官家怎么可能提这个。

他见官家脸色不好,就开始疯狂转动脑仁想办法了,结果还真让他想到一个。

“回禀官家,张大人昨日带着画入宫的,您要不看看?”

赵策扭头面无表情问:“什么画?”

“就是,他的自画像。”

宗瑞说着,就冲下面的人使眼色,下面的人已经带来了,赵策乍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这种画法十分怪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