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89)
惠安一回头见他正吃月饼,一惊一乍:“啊!姑爷回来了!”
给赵诚吓一跳,你这是干什么。
厨房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杜从宜回头看了眼,没他,继续给几个人讲。
他凑过去问:“怎么想起烤月饼了?”
杜从宜敷衍:“这不是中秋了么,大嫂和我负责今年府里的中秋走礼,我烤了一点自己尝,大家说都不错,就让送礼的月饼,也都让我做出来。”
赵诚笑了下;“不给钱吗?白干?”
来安笑着说;“老夫人说,她给钱。”
赵诚:“那先给我准备几盒,让我先送人。”
杜从宜见馅料准备好了,不咸不淡说:“再说吧,等最后剩下了给你。”
赵诚:“大娘子这话什么意思?不让我送礼?”
杜从宜:“大嫂定做的装月饼的盒子都没回来,拿什么给你。”
赵诚笑起来:“这有什么难的,我送人才需要多少,让来复去准备。”
杜从宜也就是一说,只要不用麻烦她,他爱怎么折腾。
中秋是个大日子,宴请也多,杜从宜因为拜师学画,已经躲过去几场宴会。她也相信自己的名声不好,上次在都亭侯府闹完,欢迎她的人不多。
她本来是为自己,但也顺手为杜从珍出气了,但事后杜三一个字都没提,和她断交了一样,也挺没意思的。
但这次是杜二打发人来特意给她送中秋礼,杜二这个人算计归算计,每次都是打发身边的女婢亲自来给她送消息。
做事方面是没得挑。
还有赵诚的好兄弟章奎也请他们夫妻赴宴,赵吉在中秋后宴请他们夫妻。
零零总总,两个人要还的人情还不少。
所以送月饼还真不是赵诚一个人的事情。
赵诚比陈氏效率高多了,第二天装了月饼就送人了。
第三天,收到礼的人就都来家里了。
可见好吃的,尝一尝都知道好吃。
章奎自从两人成婚后,再没来赵诚家里,赵吉也是。
还有几个不算很亲密但也算上的朋友,比如那位林副相的儿子,林汝为。另一个是章奎的亲戚。
赵诚中午回来就带着人,杜从宜还在书房里忙自己的事情,赵吉和赵诚同岁,比赵诚小三个月,见了杜从宜叫了声:“嫂子。”
赵诚直接将人带进杜从宜的书房,杜从宜有些诧异但也不拆台,落落大方:“你们先坐,我去催催茶。”
章奎笑说:“师妹,我们今日是恶客,上门讨东西来了。听说你这里的菜是一绝。今日可要好好尝尝。”
入了八月,大家又开始喝茶了,赵诚和杜从宜说:“他们非要尝尝奶茶。”
杜从宜一边笑,一边出门:“这有何难,师兄等着就是。”
她前脚走了,后脚章奎就起哄说:“我说你成亲后,就闭门不出,师妹温柔贤惠,厨艺又好,让你足不出户?”
嘿,瞧瞧这酸不唧唧的口吻,自古男人一个德行,开玩笑都一样。
赵吉这个傻小子也在笑。
赵诚:“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几个人都笑起来,杜从宜再没回来,把书房让给他们了,赵诚也是欠的,自己的书房不进去,整日混迹在杜从宜的书房里,这会儿一群大男人吃着点心和小吃,喝着奶茶,还一边看着书房里的画,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赵吉看着杜从宜的画,赞道:“嫂夫人的技艺确实出众。”
章奎继续起哄:“未成亲前,我师妹的画就出名了。现在暂且不提我们同门之谊。她的书画我望尘莫及。”
赵诚问:“那你的礼呢?你师妹做的点心,你没吃够,上门来取,还空手来?”
他一下给章奎说的羞愧了,好半天都没想起来说什么。
林汝为;“这不是还不到中秋节,倒时候让师兄的夫人宴请师妹,这不就是美谈吗?”
赵诚已经送了章奎一场富贵,秋后大考后,他就会更进一步。章奎和赵诚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自然不在乎这个。
“等中秋后,些许礼物就看不上了,怎么也要让我满意了才成。我平白辈分比他低了,那不成。”
赵诚说完,书房里的人都笑起来。
惠安来送小零食,温了一壶酒。
林汝为尝了酥肉,夸了句;“鲜香酥脆,真是名不虚传。”
章奎听了不甘示弱,他是个爱吃的性格,几个人一壶酒根本不够,杜从宜让准备的中秋礼盒都装好交给周全了,剩下就没她的事情了,惠安:“今年汴京城的月饼,肯定是咱们府里的最出众。”
来安:“确实。”
杜从宜:“母亲那里送到了吗?”
惠安:“送到了,我让来宝回去送的,咱们家大娘子说是中秋罗家的宴会也会去的。”
杜从宜:“我知道了。”
她在房间里和来安聊着院子里的事,来安和她汇报陈氏那边的安排。
杜从宜看了眼账单,思考着说;“把厨房里干活的人,这段时间的月钱都提上三倍,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钱从我这里出。”
来安:“正院里那边也有赏钱。大夫人那里也有。”
杜从宜:“给她们的就发下去,我提的月钱是我赏的。”
来安犹豫了片刻;“这样的话,反而太多了,一个人超过三贯,下个月反而不好看。外面的赏钱让她们收着就是了。这几日咱们院子里的三餐都没时间做,都忙着考月饼,三餐都从外面定的,她们也跟着吃了,大娘子的赏钱就不必了。”
杜从宜听着也对,就顺着来安:“这些事你做的顺手,就按你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