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鸳鸯佩(90)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来安拿着单子递给杜从宜:“这是咱们三房走礼的单子,大娘子看看还有什么遗漏没有?”

说实话,杜从宜真的不知道赵诚有些什么亲戚,她因为这个中秋节,才慢慢真切感觉到自己真的已经结婚,不是谈恋爱,不是玩一玩,是已经结婚所以有了责任,要维护这些亲戚朋友的关系。

要管一家人的吃喝问题。

她想了会儿问:“舅舅家走礼了吗?”

来安:“都准备好了,明日一起送出去。还有就是,夫人和二房那边都要送的,这个可以迟两天。”

杜从宜笑起来:“二伯娘不是要月饼,到时候一并让二房的人带回去。”

来安:“也好,这些我来安排。剩下的大娘子和五哥再核对核对,有遗漏的我及时补上。”

这就是专业人的素养,杜从宜:“好,这是咱们家第一次走礼,不能失了礼数。”

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已经对这个家有了归属感。

来安是很喜欢她这种性格的,性格好,识大体,能听得进去话,也不会为难人。

府里的下人们走动的多,园子外面看花木的,打扫的人,来来往往。难免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听说二房的两个少夫人都不好相与,那位六哥媳妇小刘氏,更是十分难缠。

但这也只是下人们之间的传言。

杜从宜院子里的云杏之前爱串门,但自从跟着银屏做缠花后,也不再出门了。杜从宜许了她们前程,将来她们可就是带着手艺的自由身,不再是女婢了。

虽然惠安管那几个小孩,一直强调打架要守规矩,但杜从宜不喜欢身边的安分守己,指一下动一下。

只要本心不坏,有上进心不是缺点,她很愿意身边的人有想法,安分守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阶级感。

过分的让人安分守己,是非常恶毒的,让穷人安分,让底层的人安分,某种程度就是代表阶层固化,对人性的压抑和剥削的肯定。

杜二、杜三姐妹两,虽然做的事情不好看,但为了自己将来富足,愿意通过婚姻改变阶级,付出一些代价也愿意。杜从宜不觉得她们有什么不对,只是不喜欢她们自私而已。

银屏愿意学手艺,从女婢变成带着手艺的大师傅,在她眼里就是很积极向上的女孩子,争取自己的未来。

那日的那个脚夫麻二因为能察言观色,做事机敏,因为多说多做抓住了机会,成了来复手底下的管事,也是好事。

在她眼里,这些都是可以发生的,并且她愿意身边的人积极争取的。

只要不违背道德,不伤天害,为了自己前程拼搏都值得被赞扬。

第047章 赵诚

杜从宜和来安正说着,云雀跑进来说:“二房打发人来取月饼了。”

杜从宜和来安对视一眼,来安稳:“谁来取了?”

云雀犹豫看了眼杜从宜:“一个叫银朱。另一个叫银杏。”

来安的脸色立刻变了,站起身说::“大娘子稍坐,我去处。”

还没等杜从宜说话,银朱带着人就闯进来了,她大约是对这个院子里很熟悉,知道院子里人少,赵诚和杜从宜的房间从来不用人守着,所以云雀这种小丫头根本拦不住她。

银朱和在之前这个院子里的时候样子完全不同。

这才去了几天,已经换成绿绸的缎面裙子,一身穿金戴银,妆面都有了,看着有几分成熟气,她和银屏同岁都是十七岁,银屏看着白净文静,她艳丽张扬一些。

这屋子自从杜从宜来了,她就再没有进来过,乍一进来,都有点恍惚,和她印象里完全不同,房间里的画、摆件,家具和其他的色彩都变的不一样了。

来安皱眉问:“怎么是你来了?”

银朱十分骄傲:“怎么不能是我?我们家大娘子说了,打发我来取月饼。”

杜从宜都没有抬头,依旧坐在罗汉床上,低头看着桌上的单子,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仿佛根本没发现进来个人。

来安:“跟我来吧。”

银屏好不容易进了房间,怎么可能赶紧就这么出去。

张嘴就冲杜从宜说“大娘子果真生的貌美,是奴婢小瞧了您,可您也不能就这么擅妒。一进门,就将我们这些院子里伺候的旧人逐出去,知道的说您家教甚严,善妒。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心术不正,您说是不是这个?”

来安简直气疯了,死死盯着她,恨不得上气撕了她的嘴。

银朱现在是二房的人,自然有恃无恐,胆子大的出奇,一点都不怕人。

杜从宜笑了下,和云雀吩咐;“你去书房把夫君叫来。”

来安赶紧说:“大娘子,不必会这种小事,交给我就是了,再说五哥还在宴客。”

杜从宜丝毫不生气,依旧和颜悦色;“不打紧,毕竟是自小伺候他的人,让他自己决定吧。”

云雀一走,银朱就有点慌神,大约是没想到她不按常办事。

杜从宜还是不看她,只管核对自己的账目,房间里静悄悄的,来安想训斥几句,但杜从宜不说话,根本没人把人当回事,来安也就不说话了。

但杜从宜说:“来安,你来看一下。”

来安也意识到杜从宜的意思了,和这种人生气,犯不上,无视她就好了。

果然,片刻后,赵诚回来了,赵诚喝了酒,进门笑着问;“找我什么事?”

他甚至都没看一眼银朱,也可能是银朱穿金戴银变得不一样了。他连人都没认出来,直男真的有时候很渣的。

银朱看到梦寐以求的人,低头行礼:“见过五郎。”

赵诚才回头看她一眼,好半天问:“这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