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36)
温涟见状说道:“李少使,如今常刺史家中只剩下一个小女儿,她家老母妻子年纪也年岁不小。我就心里盘算着干脆我认他母亲为义母,将其家人接到家中来照顾……”
李希言摇头:“常刺史的家人怕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好意。”
一家人,性子肯定也是一路的。
容朗出了个主意:“不如这样……这事情本王来办,你先不用操心。”
温涟目露迟疑。
李希言却很信任容朗。
幼时在寺庙的那几年,他明白真正的人心。
他不是什么高高在上而不知世故的皇子。
“我和王爷一起,你不必多虑。”
温涟这才放下心。
他引着二人入座。
“榆林如今情况如何?”
“城内的情况还算稳定。这里的百姓淳朴,对于来逃难的难民也是多有怜悯而少有刻薄。现在,难民们都被安排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屋内。”
温涟面露难色。
“榆林冬日寒冷,如今已经入秋,房子却还没有着落。”
李希言眯了眯眼,眼中闪过一缕凶光。
“这事情也交给我。”
温涟可不是一味坚持所谓的原则的人。
他知道李希言的法子肯定缺德,但是……让百姓入冬没房子住更缺德!
“还有这细作的事情……”
“愿闻其详。”
“榆林如今情况复杂。接纳的难民里难免有细作混入。他们本地赌坊甚多,再加上这儿是个流放之地,人员更是复杂。我已经下令关停了所有赌坊,其余的……”
“细作的问题自然是绣衣司解决。不过……温刺史要先帮我一个忙……”
第118章 鸿门设宴 九月初十。 ……
九月初十。
沉寂已久的榆林县有了些许的鲜活。
在榆林县最中心地带的酒楼,今日迎客了。
酒楼门口停满了马车,下来的各个都穿着绸缎衫子的豪贵们。
这,吸引了百姓们的注意。
不少人驻足看着。
可惜,酒楼门窗紧闭,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真是令人心痒。
酒楼里,李希言和容朗并列坐在主位。
容朗一脸不耐烦:“这些人来做什么?”
张锦谄媚道:“都是来给主子接风洗尘的,主子应该高兴才是呀。”
“接风洗尘……”
张锦拿着一份贺礼打开:“您看看,这可是上好的玛瑙玉瓶,这做工……”
“谁送的?”
满座的富商豪贵齐齐看向坐在最前面的一人。
那人个头短小精悍,走上前行了一礼:“是鄙人一点心意。”
容朗坐直身子:“你叫什么名字。”
“张百龄。”
一道女生冷冷响起。
李希言开口说道:“榆林的首富,家中主要经营了三个钱庄,和五个当铺,还有十六个首饰铺子,五个瓷器铺子,九百亩良田,三十二处宅院,二十八间铺面。”
张百龄听得脸色发白。
谁家被绣衣司摸了底不害怕?
当然,作为榆林首富的他还是有着基本的定力。
他只笑着点头不做回答。
容朗随手指了一个商人。
“那这个呢?”
被指到的商人慌忙站起来。
“邵林,在榆林排得到前十左右的。家中主要经营着瓷厂以及几家客栈和车马行。店面不多,只有五个空余的,宅院不少,有三十处宅院,五百亩良田”
那商人心惊肉跳,含糊说道:“鄙人也是做点小生意……”
没有在意他的回话,容朗继续随手指人,李希言也将他们的财产情况一一说来。
几乎把一半的人点完,二人才停下。
被点名的人都站在原地,笼着袖子,心思飞转。
这是要做什么……
“情况本王也了解了,你们先坐下吧。”
“是……”
等人一坐下,张锦就扯着嗓子喊道:“开宴—”
伙计们端着菜肴鱼贯而来,
看上去还挺有气势。
可是一看这菜……
一碗糙米饭,一碟子水煮青菜?半点油星都没有。
这是什么意思?
“云州浩劫,常刺史蒙难,百姓士兵死伤无数,吃荤腥总是不尊敬。”容朗双手合十,看上去还真是像一个虔诚的教徒。
众人只能附和,心里却打起了鼓。
这是找他们要银子来了?
“唉……可惜啊,温刺史事务繁忙没能前来。”容朗自顾自说道,“安置百姓,军中抚恤都是需要钱的。本王看温刺史最近都快要愁得长出白发了。”
好嘛!
众人这下是肯定了。
还真是来要银子的!
一时之间,无人敢接话。
还是作为首富的张百龄站了出来。
“王爷和温刺史所忧烦之事,鄙人可以略尽薄力。只是……今年战事频发,家中也实在是……”
容朗定定看着他,似笑非笑。
张百龄试探着说道:“鄙人愿意拿出五百两银子……”
“这是打发要饭的还是在当做生意讨价还价?”
一直沉默的李希言出言讥讽。
她抱着长刀,一脸煞气。
“那……六百两?”张百龄颤巍巍地说道。
“还真以为是在买东西杀价。”李希言闭上眼,“我早就说了,把人弄死,抄家得来的更多,王爷非要如此麻烦!”
虽然都知道这人是个动不动砍人脑袋的主,可是谁也没想到,她会这样大大咧咧地把杀人的事情摆在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