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探案)(237)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自然,无人敢把这句话吼出来,只敢在心里想想。
容朗好声好气说道:“李少使莫急啊。”
他转头对着众人说道:“你们这么多人连八千两银子都凑不出来吗?”
八千!
榆林是个小地方,这些商人哪里舍得这么多钱。
又见容朗和善还压得住那个李希言,纷纷装弄作哑。
李希言冷笑一声,霍然站起。
“王爷喜欢请客就慢慢请吧,臣先回去磨刀了。”
她说完就扬长而去,只丢下一句。
“到时候,凑不够银子,就别怪下官要用自己的手段了。”
众人面面相觑,可是还是舍不得那么多银钱白白给出去。
容朗也面露失望之色,起身往门口走去。
众人纷纷跟上。
“王爷……”
容朗侧过头,看不清表情。
“你们好自为之。一旦李少使说通了温刺史,神仙都救不了你们。”
二人接连离开。
让这些商人人人自危。
谁知道李希言会随机选中谁!
张百龄软软坐下:“还是先去找温刺史吧……”
今日,温涟一进门就有人禀报张百龄等人来求见。
他心中一动,向书房走去、
“叫到书房来见。”
“是……”
他走入书房坐下,翻开一本不甚要紧的公文摆满了一桌子。
很快,仆人就带着张百龄等人进了书房。
“鄙人见过温刺史。”
温涟翻着公文,随意应了一声。
“什么事?”
张百龄鼓起勇气回答道:“是为了王爷与李少使前几日找我们说的那件事。”
“本官知道。怎么?你们又舍得银子了?”
张百龄苦着脸:“温刺史。你是知道的,我们做生意的人最缺的就是现银。没有了现银周转,这生意根本没法做啊。”
“确实如此,八千两现银太多了些。”
“是啊!今年这战事都没有停过,我们这生意也不好做。”
“所以……你们来是为何而来?”温涟放下了手里的公文,抬眼看着他们。
张百龄说道:“温刺史,您看看这钱……”
“这件事情本官也很难办。”温涟叹气。
这倒是把张百龄等人的嘴给堵上了。
“不过嘛,本官也知道你们不容易。这几日也是在忙着帮你们谋算。”
这一番话,说的商人们心里一起一落,脑子都有点跟不上了,只一心等着他的下文。
“其实啊,这钱倒是不难,有件更难的事情在眼前。”
“什么事?”
“马上要入冬了,那些灾民都没有正经房屋居住,这要是修起来多费钱啊。”
张百龄一下反应了过来。
“这个倒是不难!”他立即说道,“鄙人家里在城郊有不少空着的宅子,那些宅子虽然久久不住人,但是还是能为灾民们避一避风雪。”
那些宅院本就不贵,只是这些有钱人平时没事去住住的地方。
比起之前的八千两还有抄家。
这个选项太轻松了些。
住住房子而已,又不是直接占去不还。
“是啊,鄙人家里也有一座……”
众人纷纷附和。
张百龄见温涟表情松快了些,张百龄继续加码:“鄙人也知道您不容易,刚好家里还有不少炭火,我们再凑一凑,足够百姓过冬了。”
“你啊……”温涟一脸欣慰,“本官为你们在李少使那里斡旋也算是值得了。”
见他点头,张百龄好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倒:“您这话说的,您是什么人我们能不清楚吗?云州有了您,那才是我们的福气……”
事情解决,温涟送走了这些商人就着急忙慌地去见了李希言和容朗。
二人刚好在院子里商议事情。
“下官见过王爷。”
容朗看了他一眼:“温刺史如此欢喜,定然是事情已经办妥了。”
“是啊是啊!多亏了李少使的法子,不然就算让他们出了力,到时候还要记恨在下。”
温涟还要在这里继续任职,和那些商人打交道是免不了的。
李希言抬手示意他坐过来。
“陛下看中温刺史,想要让你在榆林推行新政。如今,他们记着你的恩,对你日后推行新政也是有利的。”
温涟颔首:“在下这就去安排人给百姓们搬家。”
“这倒是不急。”李希言问道,“管理那些灾民的人选你可选好了?”
“在下有个幕僚……”
“我有更合适的人选。”
“更合适的人选?”温涟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这绣衣司还有谁能做这种繁杂琐碎的小事儿。
李希言也不客气:“把您令牌给我一个,明儿我就帮您把人请来。”
温涟笑着去摸令牌:“李少使这是要和在下打哑迷啊!”
“人选,温刺史一定会满意。”
第二日一早,李希言就带着容朗上了街。
“我们要买什么?”
李希言就在街边挑了几匹棉布。
颜色很素净,白的青的。
容朗付钱前接过棉布:“你买这布做衣裳吗?这布只能算普通棉布。”
“再买点米面灯油什么的。”
容朗“啊”了一声。
“你这是要安家?”
李希言挑起摊子上的一包糖:“送礼。”
“这礼……”容朗觉得有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