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吗?是来自女配的清脆打脸(16)
更别提二弟一发工资会买不少糖果罐头给她儿子,小姑子与她平时没多少交流,但奶粉和许多难买的玩具都往她房间堆。
年年穿新,日日吃肉,她比在娘家时胖了至少有三十斤的模样。
逢人就被说:“哎哟,这盛家大媳妇儿,是彻底融进盛家了啊。”
“唯有浅予高高瘦瘦的。”
“那也是咱们厂里的一枝花,不知道被多少小子盯着呢。”
“别想了,就浅予那孩子的条件和能力,咱们厂里的小伙儿只能干看。”
这时,盛家大嫂就会挺起胸脯,骄傲几分。
那可不,婆家人顶顶好,小姑子和婆婆不像其他家的,不仅不为难她,还老是带东西给她儿子,逢年过节更是大红包不断。
其实一开始,她只是不想下乡,随便点头的人家啊。
没想到进了福窝窝。
……
盛浅予没动用自己的关系给盛家行便利,毕竟现在局势还紧张。她研究出的新型战机已经让国外刮目相看,再加上那份番薯产量成就,国家已经将她保护起来,不公布她的信息,连带着对赵家也放任为之了。
赵大雄没被下放,更没被送去学校思想教育,但随着副院长的自爆秦芳接触过特务一事,赵家被严加看管起来,赵小雨本人作风也小心翼翼起来。
他的职位被架空,没人敢与之交谈,就连陈政委也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陈政委的行为,赵大雄很理解,若换成是他,也会这么做。朋友和妻儿相比,当然是家中妻儿更重要。
秦芳整日开始愁眉苦脸,幸好习惯了做家务,不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一旦开始做起来,不脱层皮,也够她好受的。
与夫妇俩的阴霾相比,赵小雨显然欢愉许多,像只普照大地的小太阳,安慰夫妇俩。
赵大雄没搭理她,赵小雨便将这份积极的心思放在秦芳身上,道:“妈你想啊,要不是我提醒爸,日子指不定更难过了。现在咱们还能穿崭新的衣服,吃到粮食,不用跟那些牛舍里的人一样挑粪……”
赵大雄扫了眼赵小雨,没戳穿她。毕竟爱人现在精神需要一个支点来平稳,就是不知道谁有这份能耐护住他们赵家。
盛浅予将战机设计提高到这个时代研发最高点,便开始搞其他军事机械的研究。
一个国家落后就得挨打,番薯产量能解决最温饱的问题,不会饿死人,那便先让国家强起来,再回去研究粮食问题。
战机、坦克、原子弹……
华夏建筑还止步不前,粮食产量也只够温饱,但国外没人再敢窥伺、嘲讽和针对华夏。
这些军械的产生,让华夏有能力保护人才,也逐渐将盛浅予的身份和成就公诸于众。
第15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15)
76年,盛浅予做出成绩,将华夏推向军械化巅峰,让国外不敢再大放厥词,不敢再打他们的主意。同样的,华夏主张和平,不做那等入侵者,靠掠夺他人资源来补自己短缺,他们要做到更强,靠得是自己能力,靠的是祖国自己的人才,而不是他人!
赵家赵大雄拿回属于自己的实权,开始与曾经的圈子联络,大家态度很友善,且羡慕道:“老赵,你们家教出来一个好女儿啊!”
谁?赵小雨?
他没想到盛浅予,毕竟因秦芳受伤是两孩子之间的争执,赵家近十年没联系那孩子了。
一开始秦芳会摸出浅予的照片,半夜里哭,他只能起来安慰,白天有赵小雨这颗开心果在,秦芳才渐渐放下十二年的感情,将注意力投掷在小雨身上。
可,赵小雨这孩子今年25岁了,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至今在娘家住着,没有任何作为。
是的,赵小雨十八岁那年,不顾赵大雄和秦芳反对,嫁给同校大了七岁的师兄。
婚后,赵小雨经常上娘家打秋风,哄着秦芳掏钱掏票养那个软饭男一家。若不是秦芳有心病,身子也渐渐不好起来,他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软饭男,从农村来的,家中一大堆极品,如果不是他和秦芳工资不受影响,在动荡的年代里,软饭男早就对小雨提出离婚了。之后靠着钱票和经常走动赵家,软饭男又轻易哄到大龄没嫁出去的宋佳女,转身一脚就踹了小雨。
宋家那点心思,谁人不知啊?
盛浅予还在赵家时,宋家就因盛浅予的出色,陈舟选择盛浅予,而记恨上两家。好不容易赵家的女婿选择了大龄宋佳女,宋家恨不得嘴上安喇叭,到处炫耀自家闺女,贬低赵小雨不过尔尔。不过这番作为被上头警告过后,宋家人又安分下来。
旁的不说,赵小雨的确不过尔尔。
以为学习多厉害,是个神童,到了大学才显露出能力一般,经常挂科不说,也没赶在高考取消前拿到毕业证。
只有高中学历的赵小雨,因为赵家已经被上头盯上了,所以工作不好安排,得自己去考,还走不了赵大雄的关系。
唯一值得庆幸的:赵小雨是独女。
知青下乡怎么着也落不到她头上,加上家中有两个职位高的,钱票不愁,于是她无所事事,就这么晃着。
厂里招供考试她会去考,但不怎么上心,后来被前夫哄得丢了身子,这才又回赵家闹起来。
十年时间,再怎么亲生,赵大雄心也给磨没了。
赵小雨大概知道这点,不敢往亲爹面前凑,只在秦芳耳边揽功劳,“妈你看,爸恢复以前的关系了,也证明了你是清白的,以后咱们家会越过越好的,这全都是我当年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