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听吗?是来自女配的清脆打脸(17)

作者:笑美人 阅读记录

赵大雄这个亲爹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甩手进了书房。

如今监视赵家的人换成了警卫人员,家务事也不用秦芳来做,的确往好的方向开始发展,但他又不是瞎子,看不到赵小雨的能力。能为赵家撑起一片天的……

赵大雄终于想到了盛浅予。

他给盛浅予去了电话。

快十年了啊。

赵大雄好久没听到养女的声音了,也不知道养女长成了啥模样。肯定高高瘦瘦的。

赵小雨刚到赵家时,被同院小孩说胖,于是开始少吃,想瘦下来。那时荒年刚过,全国都吃不上饭,都在想办法吃饱呢,结果这个亲生闺女倒好,做出这番人嫌狗厌的行为。

医生劝她这个年龄该吃吃,胖是正常的。碍于他当时在,医生才没把讽刺全国上下都在挨饿,你却为瘦要少吃的话说出来。

之后,赵小雨因少吃得了后遗症,比较矮。他和秦芳都不矮,赵小雨却只有155cm的样子。

上次见养女,他目测有161cm的模样,不知现在长多高了。

盛浅予刚出实验室,听到有人找,以为是陈舟。

“喂?”

“浅予。”

盛浅予眉头微蹙,“爸?”

“赵家这十年发生的事,是你吧?”

“……嗯。”她不擅长撒谎,别人问了,她也就答了。

“好好,好,爸明白了。”

这近十年,赵小雨凭借血缘关系,没少在秦芳跟前诋毁盛浅予,说什么养育之恩,看到赵家遇难了,没上门造访过一天,这是看到赵家落魄了,避之不及呢。

就差没说盛浅予是忘恩负义、趋炎附势的小人了。

秦芳也有隐隐动摇的倾向,不然也不会在后来五年将专注力放在赵小雨身上,没再想起养女来。

赵大雄太了解养女了。

当年在不知情下,知晓了身世,为他和秦芳不为难,毫不犹豫去了陌生的盛家。那会儿赵家有难吗?没有。

养女能看透背后利益关系和资源,但她不靠这些也能往上爬。她在乎的是家人的态度。

近十年不联系,只怕养女心中的家人早是盛家人了,就像当初他和秦芳一样,当初选择了赵小雨。

过几日,漫天对盛浅予的报道,证实了他的猜测。

他家养女,最终爬上最终的高度,将赵家纳入她的保护圈,还了十几年的养育之恩。

原本,拿回实权的他,因许久没经实事,其他人还不给面子,直到盛浅予的作为出现在全国日报上,甚至畅销海外,来赵家的人络绎不绝起来,有些还是他曾经的顶头上司。

送走一批批拜访的人,赵大雄才有心思看起这篇报道。

前篇是对盛浅予成就的曝光,涉及范围是华夏的军械方面和那被盗取的番薯产量研究成果,真正做到了强国的建设!给了华夏足够多的底气!

中篇便是对盛浅予的采访。

记者:您第一接触的是农科院,原计划是有什么特别想法吗?

盛浅予:没有,只是想让全国人吃饱饭。

至于副院长和宋金城的所作所为,她只字不提。那两人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副院长背后的关系链瓦解,即便熬到高考恢复,也被遣送到偏远且未来几十年不在开发范围内的小县城内,想必这辈子都没翻身的可能性了。

宋家也受到重创,搬离了军区大院。受宋家黑手的可不止盛浅予,在她前面的高考状元也在宋家下面做事。

娶了宋佳女的软饭男见宋家失事,赵家起来了,还想吃回头草,但赵小雨很多事都针对的是盛浅予,在一个男人手头吃过一次亏,没道理再吃第二次,于是软饭男搬出孩子来……

赵家因为赵小雨的前夫,一地鸡毛蒜皮事。

第16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16)

记者:那您当初为何又选择战机设计研究所呢?当中有什么因素或是心理过程经历吗?

盛浅予迟疑了下,道:高考后我游历全国,发现全国人饥寒交迫,主要问题是温饱。所以我大学专修两门学科,可进入研究院才明白自己头脑是好,但想法很天真,建国之初,国家腰板子不够硬不是我们的兵不够强健,相反,部队的兵个个都是英勇分子,是好战士!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可以抛掷一切,牺牲自己性命成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人民!

盛浅予:我不喜欢战争,我与国家意识是一样的,渴望和平。只有在和平年代,大家才能安居乐业。怎样才能减少牺牲呢?让大家吃饱肚子,只能在战场上的粮食储备足够。只有先进的军械才能让他国忌惮,才足够在全世界立足,有话语权!能让我们挺起胸膛做人!

盛浅予:番薯产量足够大家暂时解决温饱,所以我投身军械设计的怀抱,想要另有一番作为。当然,这一路走来,不光是我的功劳,还有长辈的支持,师哥师姐的理解,组员们的奉献。我们每个人都付诸了汗水,付诸了眼泪,才有此番成就。

盛浅予:或许有人说当初我转院的决定太过草率,但我不后悔。只有成功者的话才能铭记每个人心中,失败者不会露面,而我成功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当初全国日报上的话,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外国友人自证错误,如今也不需他们自证,是人便有一双眼睛能看,看到我们祖国在变大变强。

记者:说得好!

报道后篇便是将盛浅予早年遭遇翻出来,即便在农科院受挫,被人窃取研究成果,她也能用实力证明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认可,然后25岁位居高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