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宠成瘾:病娇少帅的娇妻是大佬(574)
叶嘉映在战场表现极好。
楚司令受伤,子弹擦破了心包,身边的军医都怕,是叶嘉映做的那台手术。
她一战成名。
她原本就是跟着广州军北上的。
楚司令邀请她去广州发展,她拒绝了,因为她家在燕城,她要回家。
饶是如此,楚司令也十分惜才,向她推荐了福成医院的院长。
院长也是广州人。
叶嘉映在考虑。
她不是看不上福成医院,而是楚司令身边的人热心过头,也把她推荐给了燕城的医学会。
医学会的人同样在联系她,希望她到燕城大学的西医科任教。
叶嘉映一时不知如何抉择。
“福成医院?那家背后靠着日本领事馆。”云乔说。
“我知道,但有什么关系?现在的西医院,哪一家没洋人的股份?看病的是咱们中国人就行。”徐寅杰道。
国人并不反感日本人。
日本在中国的领事馆很多,也办教育与医院。
只云乔和席兰廷因各种事跟日本人纠缠,很憎恨他们。
“你问问她。”云乔道,“向她推荐下济民医院。”
“行吧。”徐寅杰不甚情愿答应了。
吃了饭,四人分开,叶嘉映特意向云乔道谢。
“不必客气。”云乔道。
叶嘉映:“我改日请你吃饭。”
云乔道好。
各自回去,云乔开车载了姜燕瑾。
姜燕瑾有点喝多了,上车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徐寅杰也喝了点酒,手脚不听使唤,让叶嘉映开车。
路上,他说了云乔的话。
叶嘉映听了,只是道:“我得再考虑考虑。这些地方都是好去处,旁人没关系还进不去,我不该托大。只是前途很重要,我要慎重。”
徐寅杰:“对,就是这话。”
叶嘉映又道:“我明日要回趟家。”
徐寅杰问他家在哪。
叶嘉映对家也有点模糊了,对燕城更感觉陌生。
她家里不知她回国参战,她也没打算告诉母亲,故而她装作才回国。
翌日早起,叶嘉映换了衣裳,打算回家。
徐寅杰正好周六不上课,就说:“我跟你一块儿去吧,替你开车。”
叶嘉映犹豫了下,同意了:“行。”
叶家在城北一处衖堂,汽车开了将近一个小时,走错了两次路,终于拐到了叶嘉映熟悉的街道。
她家还在这衖堂住着。
第913章 就当我远嫁了
叶嘉映突然回来,把家里人吓一跳。
她家里还算过得去。
她父亲一生勤俭,从内地到燕城发展,兢兢业业的,死后留下两栋房子、一间铺子。
铺子位于繁华地带,现在租给一家金饰铺子,每个月租金可观;另一栋楼也在这衖堂,分拆着租给了四户人家,每个月也有点进项。
饶是如此,叶家也过得紧巴巴。
“你什么时候到的啊?”叶母抱着她哭了半晌。
徐寅杰进来,只感觉下不去脚。
到处都是东西、到处都是人。
叶嘉映也跟着落泪:“昨日才到,在朋友那里歇脚,他的公寓有好几间客房,我借助了一间,怕半夜回来打扰你们。”
叶嘉映的祖母和外婆也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
叶母让叶嘉映坐,她去治饭。
叶嘉映的妹妹们都出来,见见哥哥。
“二妹和三妹呢?”叶嘉映有六个妹妹,最小的那个是遗腹子,今年才五岁。
她只瞧见了四个,少不得问。
她外婆道:“二妹嫁人了,搬到内地去住了,今年过年才会回;三妹在梧桐路找了差事,纺织厂里做女工,住宿舍。”
叶嘉映心里一疼。
她二妹也才十九岁,听外婆的口吻,应该是出嫁好几年了;而三妹十七岁,已经成了纺织女工了。
“那这几个呢?都在念书吧?”叶嘉映问。
她祖母说:“最小的还没上,其他都在念书。”
叶嘉映心中稍安。
她又问家里日子如何。
她祖母便笑道:“日子过得去。铺子和房子都有租金。二妹出嫁、三妹去了宿舍住,咱们把楼上也给租了出去,又添置一份租金。”
叶嘉映:“……”
怪不得如此拥挤,就连堂屋也摆放了一张床。
“谁住堂屋?”她问。
“你妈住的。”外婆说,“我带着四妹五妹住一间,你奶奶带六妹七妹住一间。三妹一个月回来一趟,也跟我们挤挤。”
叶嘉映的心情,很是低落。
徐寅杰知晓世事艰难。
而叶家有房有铺,已经算是燕城比较殷实的门第,也过得如此惨。
“唉,你别难过。”外婆拉着叶嘉映的手,安抚她,“你爹不在了,你又不知何时回来,一家子没有进项,我们只得节省些。
你三妹现在赚了点钱,说要养家,哪里指望她呀?她赚的钱,你妈都给她存着,将来添补些给她做陪嫁。”
没有人工作、女儿们赚到的钱都要留着,还需要额外准备一点陪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叶母处处俭省着。
叶母很快置办好了午饭。
饭后,徐寅杰去衖堂外面买些水果,外婆和祖母去洗碗,妹妹们或帮忙,或在堂屋玩,叶嘉映就跟母亲在卧房交谈。
叶嘉映拿出自己的积蓄:“这给您。以后我每个月都有薪水,我会养家。”
叶母不接:“你才回来,处处要用钱的。”
“我还有,这个你先拿着。”叶嘉映道,“楼上三间房别租了,让三妹也别住宿舍,梧桐路回家也就是半个钟头。她没几年也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