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179)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她有丈夫,和他这个外人牵扯太多,叫人看见了不好。他攥紧马鞭,一鼓作气把心事了了:“先前误会了你,对不住了。”

“都是为了赵姑娘好,不妨事的,还请忘了吧。”

“嗯,多谢!”

他这边慢慢退下去,前边有人倒回来了,敲车壁。

巧善有点儿怕了,看着红衣。

红衣掀起帘子一看,回头笑道:“找你的。”

她掩着嘴偷笑,戏谑道:“是念的真佛来了。”

啊?

巧善赶忙撩起帘子探出去,果然是他。

“家禾!”

他正要问方才是怎么回事,她又缩了回去,喂出来一块点心。

他弯腰过来叼走了。

马不高兴,打了个响鼻。她怕摔了他,忙跟马儿求情:“好马儿,就耽误这一会,你别生气,等进了城,我给你买豆子吃。”

她转头又问他:“除了豆子,它还喜欢什么?”

“糖。”

她以为又是在胡说,捂着脸闷声大笑,见他也笑,马还在甩脑袋,生怕耽误他的事,赶紧说:“你快去吧,我还有事呢。”

“什么事?”

“不能告诉你的。”

绣花是女儿家的事,确实不能跟他说。

这一段路还算好走,马车摆得不算厉害,不能绣花,但能拿来探讨。

巧善少了指引,只会最简单的针法,花样子都是自己描的,哪样东西见得多,就描哪样,能拿去换钱,全靠一个细致。她没见过真牡丹,被她们拿出来的绣样给镇住了。远看雍容大气,绚丽灿烂,近看瓣瓣不同,层层交错,连落在花瓣上的光都给绣出来了,活灵活现。

怪不得玉露姑娘的裙子那样好看。

雪霙见她喜欢,便说:“车上不便,等到了家里,我们一块玩,我那还有许多京里来的花样子。”

家禾说过有些技艺只家传,既然这是人家吃饭的本事,她不能腆着脸贴上去,便只夸她们手艺好,没说要跟着学,特意问起岵州吃食,再不经意地打听玉溆城的房舍。

几人东南西北地聊着,一块吃茶吃点心,悠闲自在,和前两日天差地别。

马车渐渐慢下来,停了,红衣打了手势叫她们稍安勿躁。

一盏茶的工夫后,婉如打发小丫头过来传话,说前边有事,要耽误一段,叫她们安心在车里等着,不要乱跑。

耳边有马蹄声靠近,又像是那位七爷,幸好他这回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骑着马在附近来回巡视。

前边情况未明,大伙默契地噤了声,以免耽误大事。

这种沉寂的等待,让人更加心焦。

巧善实在是担心,掀起帘子,听不见什么喧闹,也看不见打斗,只看到了一条甩动的马尾巴离去。

她认得出这是赵七爷的马,想必他是去前边的马车那找赵姑娘去了。

着急没用,不要添乱子。

她放好帘子,转头坐正。

梅香从她脸上看不到什么,按捺不住,也跟着掀开帘子往外看。谁知外边的赵东泰正好也在往里瞧,两人一打照面,他想到那姑娘心细脑子快,总能做出对的事,便突兀地开了口:“你们奶奶叫我去前边杀敌,我拿不定主意,你们怎么看?”

他一惯冷言嫌语,突然来这一句请示,把梅香说愣了。她回头去看红衣,红衣笑道:“我们就在这待着,不会有事的,七爷安心去帮忙吧。”

他还不走,又朝着雪霙秀娟那边问:“你们怎么说?”

秀娟垂下了头,雪霙跟着说:“我们不怕。”

人和马都没动。

巧善背对着窗,早将脑袋移开了,一直躲着听他们说话。这要是平常,她绝不掺和这样的事,可是,她知道他不是在担心走了以后没人护卫她们,是仍在为难要不要顺着他姐姐给的路,走向褚家。

赵姑娘操那么多心,背负那么多,真的需要有人做支撑。家禾去了前边,也需要支援。

她脑子一热,催道:“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你就去吧!”

这话听着像是嫌弃他太积粘,他居然没生气,平心静气应了,再添一句“打搅了”,立即打马去了前边。

车内几人不约而同地吐了一口气,随即无声笑起来。

众人苦赵七久矣,前一句夸他温和有礼,后一句就提起从前,全是这张“巧嘴”的逸闻趣事。

这家伙很少出门,不通世情,见谁戗谁。

譬如临走时,唐家老太太亲自出来送了几步,随口叮嘱孙媳几句。嫡孙是她的心头肉,说话时难免偏向,但也没有过分,只是劝孙媳不要怪罪唐四闲散。赵东泰听见了不高兴,当即呛了回去,叫她有空多管管孙子。

他是亲戚,是舅爷,又是个孩子,按礼数论情面,谁也不好意思跟他计较,他便越发恣意了。这是头一回客客气气待人,实在稀罕。

第101章 新心事

说笑掩盖不了沉重,低语一阵后,几人又沉默了,枯坐着也不是个事,便拿出针线来做。

巧善没带,也没有底气帮忙,拨算盘会吵到人,还练空拨。

红衣怕慢待了她,特意换过来,挨着她小声问:“姑娘这是在练琴吗?”

巧善摇头,老老实实说:“家里穷,没见过琴,买了算盘,想多练练。”

几个姑娘一齐笑,但没有讥讽,只有新奇。梅香抢着问:“不碰算珠也能练吗?”

“能,心里想着就是了。方才你们不动针,也能商量后边怎么绣,这是一样的道理。”

“没错。”梅香又说,“奶奶夸你蕙质兰心,王姑娘,你一定能学好。”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