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217)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赵师傅过完年就出发了,约莫是这两三日到,你带着他,做个随从,出了事,也好彼此照应。阿七,无论如何,命在人在,别的都是次要的,你要记住了!”

“行。”

他想说“我先走了”,不知怎么地,就是挤不出来。

赵西辞又细细交代了些别的,他心不在焉地点头,余光瞥到鹅黄色身影出现,立马挺直了腰背,沉声答:“好!”

巧善急道:“西辞,你过来看看,这里有几处不对,数目……七爷,七爷安好。”

赵东泰被口水呛到,缓了一回才答:“王姑娘,新年吉祥。”

她和赵西辞急匆匆进去,他留在门外等了一会,见没了声,便高声问道:“四姐,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你还没走?”赵西辞抓着新抄的这本出来,急道,“阿七,你带着梁武去抓人,带回去立马锁起来。不拘喂点什么,只等他清醒,就送去负荆请罪。”

赵东泰扫一眼,看到那几个数目,倒吸了一口凉气,恨道:“混账,他哪来的胆做这些,不怕抄家灭族?”

真要清算,他们都姓这个赵,谁也逃不过。

赵东泰恨得牙痒痒,再不敢耽误,紧抓剑柄强压下怒火,飞奔出去了。

赵西辞回头。

巧善正倚着门,关切地看着她。

赵西辞苦叹一声,仰头望着灰濛濛的天,幽幽地说:“巧善,从前我不信命,不信老天,如今……唉!不得不信了,起头是苦的,就一辈子挣不开这个字。他没脸回家乡,留在这依靠我过活,却还有脸指着我骂,把错全赖到我头上,恨我不能忍,没能保他步步高升。家是什么?家是枷锁,是牢笼,非死挣不脱。”

巧善走上前,从背后揽住她,将头靠在她肩上,心疼道:“是他混蛋,要死就让他死去。万一上边糊涂,真要连坐,那我们跑远了躲起来。我看书上那些亡命天涯的故事,也怪有意思的。”

赵西辞倍感安慰,笑道:“你说的有理,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就劈出一条来!瞧我,竟然只想到美人计,没想过还能走为上计。”

巧善知道她在玩笑,笑着提醒:“别胡闹,叫人听去了不好!”

“知道了。”

第121章 争气

褚颀不在本地,赵东泰不能随意出远门,把赵至忠锁好了,但还交不出去,先逼他写了自首状。

赵至忠收帑,没有一文钱流到女儿手里,每年还要从她做的买卖里搜刮走三四成利。要说赵西辞不恨他,那妥妥是假话,但为了一众亲人的性命,她不得不赶紧筹钱填这个账。

赵至忠的事,兴许早就有了端倪,一直是褚颀在帮忙,他把消息压下来,到后来查办,也是他牵的头,因此这事,还得归到他这。

自告有期限,等到上头发觉了再自首,那就不算数,没有宽大一说了。赵西辞装作不知道褚颀不在本地,将自首状连同不明账目递去了褚家。

只要交到了褚府管事的手里,也就算了数。

为防万一,赵东泰再把赵至忠的东西都拉过来,三人亲自动手,将它们翻了个底朝天。

占了半箱,被赵至忠珍藏的家信,交代了钱财的去处:赵家这人那人。

两姐弟气得不轻。

真要满门抄斩,多数人不冤,就连那个还在穿红的新媳妇都敢“托”叔叔为娘家人行个方便。赵至忠胆大又放肆,幸好干的是闲职,不然天都要被他捅下来了!

这些是明面上查得着的错,谁也不知还有没有别的。

为防万一,又把小厮叫过来,挨个询问,一点点翻他过去的行踪。

三人忙得昏天暗地、心力交瘁。

赵家禾风尘仆仆赶回来接人,婆子进去传信,他靠着柱子,美滋滋地等着,哪知先走出来的居然是赵东泰。

赵东泰朝他抱拳,说一声有事在身,就急匆匆地走了,很像心虚不敢见人的样子。

赵家禾满心期待,可是老婆见了他,只有一刻欢喜,随即便愁容满面说了赵家事。

心泡在醋汁里,酸得一抽一抽的,还得忍着。

他随口安慰道:“褚家既然管了这事,不可能不知情。打老鼠容易伤了玉瓶儿,不过是看在赵西辞那些功劳的面上,才没有揭赵至忠的底。你放心,褚大人愿意遮掩,就不会事后翻旧账,再和他们计较。”

她挣开他的手,掉头跑回去告诉赵西辞,留下他一个人凄凄凉凉。

他想到了,赵西辞也想到了,她愁的是另一事。

“嗯,赵家禾说的没错。这人一贯如此,出于私情为唐四谋了官,但只要是唐四捅的篓子,他全揽下了,尽心尽力善后。我那死鬼爹,当年在五经博士手里打杂时还算收敛,兢兢业业修典籍,是褚家抬举了他,可惜……烂泥终究扶不上墙。出了这么大的事,那位只提了一个擅离职守,这样的罪名,轻拿轻放,不伤筋骨。可是别人大义,我再厚脸皮也不能装不知道。这么大的人情,得还。唉,劫数啊!”

她回神,安慰道:“你放心,我想通了:钱财嘛,就像这风,轰轰烈烈来了,又无情无义地从指缝里穿过去,走了。亘古不变的道理,散掉是迟早的事。”

“对,破财消灾。以后他做不成官,再混,了不得是杀人偿命,至少不会连累你们了。”

“哈哈,你说得对。快回去吧,有人望穿秋水,等不得了。”

巧善往外走,她又追上来玩笑:“别事事依着他,该翻身做主的时候,千万别客气!”

翻身做主?

巧善浮想联翩,面红耳赤,不敢再回头。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