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247)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最近有没有听说青坛圣母?”

“有,就在那宴席上!两个小丫头在说,被婆子拎到她家太太跟前,当众打了嘴。别人家的事,我们不好管。”

“外间有传言褚太太供着青坛圣女,朝跪夕拜,甘愿献祭。这可是妖言惑众的邪教,谁沾谁倒霉……”

她着急分辨:“那是胡说,她供的是观音娘娘,后来念得少了,总是记挂着妙妙。我看她算不得糊涂,只是一个人待久了,不清明,做事看起来不近人情,但也说不上坏。”

“原先我以为是有人要拿她污蔑褚大人才泼这脏水,现下看来,极有可能是这贱蹄子搞的鬼。她到了这岁数,婚事该上议程了,就想要她姐姐早点死。”

“啊?”她甩着头,不敢置信地说,“不能吧?那是她亲姐姐呀,又没得罪过她!”

这比毒杀更恶,连名声一块毁了,死了都不得安宁。

就算不是,也可以赖到她头上。横竖是她不安好心,先算计到了她们头上。这种仗势欺人,阴险狡诈的恶鬼,就算冤枉了她,他也不会有一丝愧疚。

“除了她,再没别人。褚太太整天念佛,没得罪过人,只挡了她的路。赵西辞这里八字还没一撇,她就急吼吼地为难,可见是狗急跳墙,半刻也等不得了。你先和赵西辞透漏半句,听听她的意思。”

她一听就明白了,他是在问她们要不要“黄雀在后”。

“不用问,我知道她的意思,西辞觉得褚太太是个可悲可怜的人,从来没想过要取而代之。”

照他的意思,既然对上了褚颀,那自然是一步到位的好。妻妾在名分上是云泥之别,但她和赵西辞都对女子有天然的悲悯,只要褚太太没杀人放火,就绝对瞧不上这样的心思。

“那行吧,早点把那精怪打发了!”

“你小心些!实在不行,就先忍一忍,眼下不好闹出大事故。”

“你放心,容易得很,把消息透漏进去,让他们自家人办。他们不办,我们再自己动手。”

“就这么定了!等事办好了,我请你吃酒。”

“那敢情好!赵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两人笑作一团。

第138章 交错

两人知心知意,他不该瞒她的,思索一番,决定由远及近,从易到难。

“上回你一说脚气病,就真赶上了!”

她急道:“快让我看看。”

“不是我,东边那伙人,坏了一大片:气急心悸,行走艰难。”他用嘴比了个“牧”,接着说,“我听说他们在到处搜罗大夫,打算借这个混进去。”

“啊?先前书没背完,我说岔了,我担心的是足藓,这才是软脚病。我去吧,我不会治病,但背了些医理。”

“你放心,你背的时候,我也听进去不少,糊弄外行容易。我只进去探一探,最多捣个乱,不会以卵击石。这里离不开你,你们事办得多好,人胖马肥,我猜他们在家也吃不了这么好,又把伤兵安排得妥妥帖帖。行军顺利,这功劳至少有你们一半。”

他胡说八道,总是那么动听。

她靠着他哈哈笑。

这晚饭,他得去褚大人那。

她仍想尽一份心,亲自动手,用熬药的炭炉帮他做了杂粮饼和元宝蛋,再是提早做好的肉脯,带着路上吃。

包袱刚打好,她想起往事,惊叫:“我知道了,官粮是他们抢的!”

“没错。我忘了告诉你,这两年丢的粮和船,都是他们做的。”

那边招兵买马顺利,喊的就是吃好喝好,勾得一辈子吃不上白米的人,前赴后继地投军。

她笑着解释:“你还记不记得,八珍房每隔五日要做一次杂粮粥或是糙米饭?她们说这是大老爷定下的规矩,说食不厌精是错的,富人多病,就是因为吃得太精细了。小五也说过,脚气病是富贵病

维生素B1缺乏症,古代有不少名人栽在这上面。更是觉得吃肉低贱的日本人的噩梦。森鸥外因为写文名气大,又有留学经历,被火速提拔做了陆军医务高官,专门研究日军大敌脚气病。这是个自大狂,学医期间被细菌吓出心结,不肯参考海军那边的成功案例,死磕抗菌消毒术,用自己研制的神药治死三万日军,把天皇也治没了。被中国人尊称为不能遗忘的“抗日英雄”。

。老宅子里没人有这事,但陈妈妈说过国公府有主子就死在脚气冲心上。”

所以这个病应该食疗,单靠找大夫吃药扎针,麻烦不说,还不能治根本。

她接着说:“找的大夫一多,总有懂的。”

“那就趁他们治好之前,先散播‘故意’或‘下毒’的谣言,让军心涣散,这仗,打起来就容易了。没准能兵不血刃!好巧善,你可太会帮忙了!”

有隐患,要及早解决,他走之前就办好了:一条消息绕过徐丰岭,直接传去了徐舒达那,一条消息引向了徐风芝。

后者多余,他一走,巧善就跟赵西辞说了,两人担心徐风宜还有后手,都觉得不能袖手旁观,商量一番,当即抱着妙妙去找徐风芝。

破釜沉舟,没有还心。

家眷们被安置在离营不远的宅子里,沿途都是自己人,来去自如。

巧善不做猜测,只如实说了上回宴上听来的议论,还有外头的流言。

赵西辞只看着妙妙,没有开口。

巧善见徐风芝只点头,又拐着弯提醒:“妙妙喜欢鲜亮的颜色,太太送的衣衫裙子,她都喜欢,最爱那对宫粉山茶。”

徐风芝看着妙妙,满脸慈爱,看向赵西辞,也没有敌意。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