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27)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巧善点头,转身要去做活。

黄嫂子又叫住她,小声提醒:“你在这府里没个依靠,要早做打算。老爷太太跟前多的是人伺候,这样的好事不见得还有下回,得了赏钱攒起来,不用回回拿出来匀着使,八珍房没有这样那样的规矩。”

这是真心为她好,巧善用力点头。

本地有腊月走亲戚送活鸡的习俗,寓意送吉。

黄历上写着十三是会亲友、纳畜的吉日,赵家独这一脉发达,族亲全仰仗他们漏下那点好处过活,因此没人避讳这是丧家,全上门了。

穷亲戚一窝蜂往里钻,主人家再不耐烦,也不能全打发出去。矮子里拔矬子,挑些稍微看得过眼的,叫进去陪一会,留住两日,再体体面面送回去,把情谊做给乡邻看。这些人的饭食,算在八珍房这,其余人由甘旨房接管。

又是一阵忙,好在不必杀鸡腌肉熏烤了,还算忙得过来。

她这边一忙完,正好他领着一车队的人回来了。

传话的人只说要多预备饭食,报了人数,匆匆地走了。主子没明示,八珍房的人盘算着做哪些好菜才够体面,险些得罪人,幸亏家禾过来一趟,细说了详情。

老爷的这位好友也姓赵,凑巧身上也有孝,原本丁忧去职在家,不知怎么的,朝廷竟下了原官起复的文书,因此这位赵大人要匆忙赶去吏部听候铨选。机会难得,一家人不惜在路上过年。因陆路封冻不利于行,要携家带口在这借住几日,等大客船到了再接着北上。

这一行有七个主子,奴才若干,居丧期间,不能沾荤腥。斋食要做得讲究,比荤菜难,这又是个不小的活。

黄嫂子感念他的热心,塞了一油纸包吃食。

他没客气,笑纳了,走了。

看着面皮糙了些,骑马在风雪里一去一回,肯定挨了不少冻。

巧善只能远远地目送他离开,心里空落落的,转头听见几位婶子夸他心细又仗义,又与有荣焉。

好不容易熬到夜里,欢欢喜喜预备热水吃食,却没等来人。

她想着迟早要来的,每晚都等着。到了二十一,他果然从窗外翻了进来,一打照面就使唤她干活:“多烧点热水,身上痒得厉害。”

“哦,好好好,你先烤火去去潮气,这些水……”她糊里糊涂将手指往锅里伸,幸好及时回神,把被热气烫到的手缩回来,接着说,“够热乎了,先用这些洗头,我接着烧。”

添柴,洗手冲热茶,先盛碗热汤给他吃,再去兑热水。

他拎了个包袱,带进柴房,等洗完出来,上下都换过了。

他将洗湿的衣衫搭在春凳上,搬到灶边烘烤。她抱着碗耐心等着,瞧准机会递过去。他接过来,拿起包子咬上一口,抬头喊她:“坐。”

他多瞧了几眼,似是鼓励。她憋不住了,把近来发生的几件大事一股脑告诉了他。

“想是那个梦传到了里边,老太太信了,把你当成了通灵童子,因此心急要见你。炎半仙那边没派人来?”

她摇头。

他略作思索,提醒她:“年下赏银多,大伙都等着这时节发大财过个肥年。你这阵子风头太盛,难保没有那嫉妒的,要小心身边人。她那边再叫你过去,问什么为难的事,你老实说眼下不知道。她会以为这是天时未到,不会为难你。先糊弄过去,回来再想办法。”

她用力点头,蹲行到挨着他,悄悄地说:“新来的燕珍非要送我一罐桂花蜜,我推脱不掉,先收了,你跟我说过不能要别人的东西,我又悄悄地还了回去。”

“燕珍?太太跟前有对得意人,除了小英的姐姐,是不是还有个翠珍?”

她恍然大悟,急道:“对,我见过一回,难怪我总觉得燕珍面善。好巧,都是一个在太太房里当差,一个到八珍房来。”

哪有什么巧?那都是安排好了的。这些人家天长日久地看着主家富贵,怎么能不眼馋?想要往上爬,生女儿比生儿子好用。标致的往主子身边送,明少爷到了晓事的年纪,太太肯定要做安排。太太亲自为儿子挑中的人,比别人多几分体面,将来少奶奶进门,也不敢为难。做姨娘的人,想要在后院站稳脚跟,子嗣至关重要。膳房有人,等于后方有自己人坐镇,不怕有人偷偷动手脚,才能全力冲锋。

她还小,没必要知道这些爬床的手段。

“蜜放哪了?”

“她的箱子。她在家住,箱子里只有些替换的鞋袜,不带锁。”

“你的呢?”

她愣了一下,忙说:“你是说我得锁起来,防着别人做手脚陷害?”

“没错。”

他放下碗,牵起荷包,从里边拿出一把指头大的横开锁,交给她。

“眼下只有这个,先凑合用着。倒座房夜里上不上闩?”

“炕眼是实的,去年炸了一回,说是盘炕时出了岔子,没做好,上边不让烧了。被褥好些日子没晒,睡在那又冷又潮,怪难受的,她们几个都家去了。那间屋子没人歇,能进去,二更时我走了一趟,去晾晒围裙。你是说这时候就去?”

他点头,又提醒她:“带上烛台,锁之前再仔细翻一翻。你的,她的,都看看。”

她悉数照办,回来后告诉他:“桂花蜜还在她那边,我这边多了这个。”

一条尺长的细红绳,两头各拴一枚铜钱,没有字。

他不懂这玩意,先把东西要走,这事暂且放罢。

他回来了,她找到了主心骨,安心了不少,告诉他如今哭得少了,这么多天,只夜半哭了两回。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