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下人(288)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房吉是白发老头,他的二儿子自然不小了。

换别的姑娘,她肯定不忍心,但对徐风宜来说,这就正好了:不是一直惦记年纪大的姐夫嘛,这算是拐着弯地遂了心愿吧。

她权当没听见,摸摸先前揪过的地方,走了。

“想留胡须就留吧,上回我说错了,不是老蜡头。”

第160章 解结

吉时一到,华盖接走了西辞。

新皇帝不愿意独自走南门,宁愿和家人一起从北门进,老人家坐轿子,他一手牵一个,一齐上大殿。

不沿用旧制,精简了许多繁琐的礼节,少了皇家的气派和威仪,但立刻派下了好处。

捡的是副烂摊子,封赏过后,立马要动工修修补补:西边平叛,北边赈灾,南下治乱,东海抗倭。

小五和秀娟、婉如留下开办京都药学堂,雪霙红衣回玉溆,在那办学堂兼出嫁。巧善带着剩下的人往南边走,沿途再分派任务。

她越想越不对,丢下收拾的活,去西耳房找他。

“你最熟牧栾那帮人,怎么不是你去平叛?”

皇上是因材施用的将才,不会乱安排。

他使了个眼色,支开阿代,反问她:“你舍不得赵西辞?”

“是,不舍,还有担心。 我想回南边看看,但原定是晚些时候再回去,至少要看到她在宫里安稳度日。”

人和人往来,讲个缘分。

同在八珍房做活,她先和秀珠打交道,并且往来多,可她最终和梅珍更要好,早在秀珠出事前就这样了。

小英和她相处的日子只有小半年,但在情分上,同伴两年的青杏远远比不上。

她晚了几年才认识西辞,可是头一回见就心疼上了,喜欢上了。西辞小产后身子虚弱,仍能淡定地主持大局,还有火烧银票时的坚毅,那样的力量,够她学一辈子。西辞也这样说过,和婉如她们一路相伴,活成了亲姐妹,可是想说知心话时,更愿意找她。

相识一年多,像是认识了一辈子。

他轻描淡写道:“去南边打个转就回来了。这回不同,不能让家眷随行。办学堂费事,你们先走,我领了兵就追上来。人手都安排好了,那几个没入军籍的都跟你同行,你只管去,该使唤的要使唤,别客气。”

那都是自家兄弟,当然不能太随意对待。

“朝廷有事要拖延?”

他点头,含糊答:“旧臣新部,都觉得自己最能耐,抢着露脸。走哪都一样,免不了纷争。”

灶房都有明争暗斗,朝堂必然争得更厉害。

不懂的事,不要瞎掺和。她不问了,抓紧交代:“一南一北都在动,既然定在万山县碰头,那就先在那做起来,冯家几位兄弟能帮衬着。若不能会合,你叫阿代捎个信,我们跟在你们后头走。”

他随意点头,怕被她看出心事,故意找了件事来撩火:“到了地方先买几房人,路上先让王朝颜伺候你。你是将军夫人,尊贵,凡事不用自己动手,该使唤的要使唤。”

又见这话。

她不想在这时候和他争论,以免扰乱了心性,办事会出岔子,心平气和道:“你安心当差,我自会调停。”

“那不行,你太善,那是个奸诈的,一准要踩着你……”

她皱眉,高声道:“家禾!这些话,我们以后再说。”

他实在不忍见她难过,点头,再次叮嘱:“那些东西是我们安家的本钱,你一定要收好了。”

她见他面色凝重,柔声劝道:“别担心。那老槐树下还埋着金子呢,没人知道。就算此刻一无所有,逃回去,还能东山再起。”

他笑了笑,点头,拥着她回房,顺带帮忙收拾。

他走不开,只能送上马车。

说好了不分开,可世事无常,事落到头上,又无可奈何。

王朝颜掀了帘子“吓唬”完小留,回头瞧见她这副落寞的样子,嗤笑道:“行了行了,就他那黏人的劲,保管明晚就追来了。”

巧善笑笑,打开匣子,打算把《结算法》拿出来借给她看。递出去之前,她猛然想起有一回,他借口要藏东西,在她怀里掏这个书。虽是调情的戏法,可他确实往夹层里塞了东西,一直没见往外取。

王朝颜随身带着匕首,帮她划开,倒出来一张字条,才瞟一眼就嫌弃地“咦”。

巧善也看见了,臊得脸通红。

巧善啊,你就是我的命。

那回宅子里动乱,我找不着你,吓得魂都没了。

离了你,我就活不成了。

你别丢下我。

别丢下我!

“朝颜!你快叫小留。”

小留又慌又不敢违抗,好在这回不用挨调戏,只要被盘问。

禾爷两天没出门,赵七爷过来几趟,禾爷没跟他说回程,禾爷叫他到哪都别忘了打听田地买卖……

“他出事了!”

巧善喊得笃定,王朝颜本想反驳,莫名就软了口气,虚虚地劝:“他诡计多端,不会有事的!”

再有聪明才智,在权势压制下也不堪一击。何况他身后有这么大一堆人,这是他的助力,也是他的软肋。

办学堂是长远打算,不必急在一时。他反反覆覆催着她们先走,是要留下独自应对。

“快快快,掉头回去!”

好在走得不算远,能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去。

她仔细回顾,愈发懊悔。

早知道会被人恨上,但没想过会来得这么快。

能让他这么快惹上麻烦的事,只有那几件:抢钱粮,在向京入过敌营,收拾赵家兄弟,得罪徐家。

她猜是第一个,果然中了。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卧闻青梅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