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下人(292)
“你别怕,他是个好人,还是个聪明人,不会受奸人摆布。只要我们做的是好事,就能平安。”
他脸上一直挂着笑,应道:“大道化简,就是你这一句。这样的主,我愿意为他卖命。”
不用担心他喜怒无常,不用防备他背后捅刀子,也不会为了大局,轻易拿他们去牺牲。
她在他眼里看到了光,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她就不啰嗦了,浅笑道:“回来时绕的远路,碰巧有人吹吹打打往城外发嫁。李兄弟说这是和那个赵家有牵扯的蒋家,新娘子是第四代的嫡次女。”
他哼了一声,讽道:“这几个老畜生,当初收买了董文
老国公(赵)的大管家
,赶在赵家出事前,先跳起来踩一脚,也没风光多久又赶上了倒台。这都卖到了曾孙女,还是往外头嫁,那就是路走到尽头了,由他去吧。我去看过赵家那宅子,贴着封条……”
“不要!他家风水不好。”
他笑道:“你说的对,听你的。北边有倒春寒,指不定哪天又冻起来了。明儿上街逛逛去,有那铺子卖现成的皮毛衣服,给你预备几件。”
“这里就很好,我的衣裳够穿,不在这浪费,省出钱来办学堂,那才是我喜欢的事。”
“学堂要办,衣裳也要买。钱够用,你不能光对别人好,不想着自己。”
“以后再说吧,我不冷。”
还真不冷,手心总是热的,跟心一样。
第162章 完结
原以为很快就能走,但牧栾死后,叛军内斗一阵,牧芳冒出来掌控了全局。他也继承了牧栾的野心,抓住新旧融合的空隙,迅速往西退,打算养精蓄锐后再卷土重来。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赵家禾跟徐家两兄弟被派去征战,这一去,到四月中才回。
总算能南下了。
临行前,巧善又进了一次宫。
宫女领到门口就退了,巧善和小五掀了棉帘子进去,殿内很暖,三个女人正在对账。
赵西辞丢下本子,站起来疾呼:“救星来了,快快快!”
小五和巧善要给贵人们行礼,徐风芝笑,赵西辞拦,三奶奶起身来迎。
皇上即位后,并没有封赏侄子们,她仍旧是国公府三奶奶,只因丈夫重创后要时时调理,这才特许搬进宫来。
人还是和善的,眼睛干干净净,好相处。
“这是别宫的帐,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吃金子呢。一日出得两三本,花费的银子够我们吃喝一两月,密密麻麻,看得眼睛疼。你最懂这些菜里的门道,快帮我们看看哪些不对劲,食材药材怎样精简最合适。这群残渣余孽,死不悔改,你不用客气,该减的一律减了,饿不死就行。”
巧善接过来,坐下细看。
赵西辞递了朱笔和新册子,像从前那样,挨着她细语。
“民间把这肉桂茶称作短命茶,说的是不能常喝。是药三分毒,人参再好,也不能天天吃,要小心风疾。”巧善小声说后半句,“别给他吃,省得又造出孽来
补肾壮阳
。”
“划了。”赵西辞也小声答,“我还怀疑是囤了换钱呢,就是萝卜,也不能这么胡吃海塞呀。”
“南边有样外来的人参菜,叶子嫩滑可口,根吃了能滋补,样子和人参有几分相似。可惜离得太远,不然……弄点假药给他们吃吃。对了,这金不换
这里指她在八珍房守着煮的那种初生蛋,本身这材料就费事,还要用很多名贵药材来配。
和别的鸡蛋长一个样,捡些个头小的就能糊弄过去,这药汤也容易,拿些酱和茶兑一兑就是了。”
屋里人都听得见,一齐笑。
巧善几下翻完一本,脑子里自动算出了数,愁道:“先前是怎么应承的?这浪费的也太多了,明明吃不了,非要讲排场,劳民伤财,实在过分!”
她想起了除夕见到的那一大桌,不禁感慨:确实是死不知悔改。
赵西辞笑道:“没报数目,说的是不会亏待。我想了个馊主意,把银子全拨给老东西,让他去调停。这人自私无情,保管什么都紧着自己,我看底下那些人还服不服。唇枪舌剑也能杀人,只要熬死了他,剩下的事就好办了。还有,愿意出去的,我想送出去,打发一笔钱,总比一直养在这添堵的好。”
巧善抿嘴笑。
徐风芝想劝,不知想到了什么,随即释然一笑,不说了。
青青抱着妙妙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面生的宫女。三奶奶怕耽误她们说事,主动领着孩子和宫女出去了。
小五先替徐风芝把脉,再是赵西辞,突然“欸”了一声。
徐风芝惊喜道:“有了?”
事关重大,小五为难,换了手再来试。
“看着像是,没有十分准……医术不精,实在惭愧。”
赵西辞笑道:“别说这话,我信你。月信迟了些日子,这事以前也有过,因此没声张。这屋里都是自己人,先压着吧,过阵子再说。十八再去接你进来,往后我的事,都交给你管着。太医院那帮老货全是空心萝卜,我可不放心。”
在座的人都欢喜,巧善悄悄蹭了眼角的泪。
赵西辞看着她笑,柔声安慰:“你还小呢,养壮实了再怀才好。”
巧善摇头解释:“是为你高兴。”
她最不放心的事,终于有了结果,忍不住喜极而泣。
赵家禾也进了宫,小五借口还要顺道去给太后请平安脉,送她出去后,又回来了。
赵西辞急不可耐问:“她信了吗?”
徐风芝将册子合上,安慰道:“我看着是信了,笑就没落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