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下人(8)
家禾睁眼瞟她,丢出一句歪话:“也就这双眼睛还值点东西。看人的时候,不要把眼睁实了,眸波流转,半闭半合,含笑三分春……”
他伸手,将她的脸扭过去半分,又用食指按住眼尾往上往后拉。
不疼,但是听不懂,巧善愣了神。
他见调教不动,气到骂人:“榆木疙瘩!”
第5章 一个奴婢的死去(二)
骂一句不痛不痒,巧善不恼,问起第二件要紧的事:“你说的八字是怎么回事?”
家禾撇开眼,不轻不重答:“你的八字,怎么问我?你想知道的事,要不了多久,自然就知道了。倘若不叫你知道,那是用不上,用不上就不必问。啧啧,柴火棍似的,有空想这些,不如多长个头,多长些肉。他身边没人,要守孝,婚事三五年内成不了,早做打算,未必不能成。”
“谁?”
他瞥她一眼,又不肯明说了。
饼吃完了,小包子一口一只,两下塞完。他捏起袖子底拿来擦嘴,一放下,那油渍就看不到了。
他站起掸掸衣衫,没头没脑说:“分我一半!”
“什么?”
“先应下再说。”
“哦。”
“晚间夜叉来挑刺,闹得很难看,他统共只吃了两口,躲在佛堂里生闷气。这个汤……”
半大小子,肚肠是无底洞,总是饿得慌!
这满屋子香气,他早就惦记上了,砸吧两下嘴,按捺住心思,等她跟着看过去才说:“起大火,把汤收一收,浓浓白白,味要重。另起一锅煮二两面,单放在一个碗里。记住了:切短条,单放,别掺在一起。赏钱五五开,少一个子,你死定了!”
巧善总算听明白了,惊惶不已,跟紧了问:“你是说老爷要吃面,怎么不早说?”
他脸色铁青,她在他眼里看出了嫌弃,扭头去寻吹火筒,背对着他说:“这是我头一回出门,我们乡下没有这么多事,这里的话,我听不太明白。”
连他都嫌弃她笨,不怪那些主子更看重家里的仆从。
“利索点,把炉子预备好,面不要下锅,等人来了再煮。”
“哦。等等,你是说老爷还没传唤?”
他没搭理,她不踏实,又追问:“有了赏钱,你一半我一半?”
他横她一眼,用胳膊支起窗,轻松翻了出去。
秀珠走前关了窗,窗缝那么细,他是怎么抠开的?窗后是院墙,八九尺高,踮脚也看不到外边,他怎么翻出去?
来不及细究,还有差事呢。
她往炉膛里添了新炭,玩命似的吹,等火烧得旺旺的,再匀出几块炭到第二个炉子,架上砂锅烧水。
把面和好,盖上竹筛放在那醒着。
都预备好了,只等东风。
汤锅咕噜咕噜,贴锅的菌子被烫得滋滋作响,像是痛苦呻吟。她不想听这个,用竹铲来回搅,听到外边有动静,立马将盖放回去,起身去开门。
婆子领着人进来,还是他。
他提早使了眼色,她看懂了,怕露出端倪,垂着头,不叫婆子看到脸。两人都装不认识,一个交代,一个点头。他留在门口等着,她回头将面再擀一遍,切好下锅煮。
婆子打着哈欠回门房去了。他接过捧盘,小声叮嘱:“剩下的汤和面都留给我。别闩门,洗洗手,没准要召进去回话。”
“真有赏?”
又得一白眼。
白眼伤不到她,这不要紧,只要等会能摸到钱。有了钱,就有了指望,挨打挨骂她都乐意。
大老爷穿得朴素,可他是这府里的老爷,从他手里漏下来的钱,应该不会只有一文两文吧?
十个,那她能得五个。
万一大老爷吃饱了高兴,随手抓一把……他老人家手指纤长,得有六七十个吧。
没准更多,小英说她有一年跟着她娘进去给老太太拜年请安,得了几颗银瓜子。
她将手脸都洗了,用草纸印了又印,干干爽爽地等着。
巡逻打更的人敲了梆子,一慢两快,三更了。
这人心肠不好,计策好,果然等来了人放赏。
没有六七十,只有一个:一个银锭,沉甸甸的,比抓一把强多了。
值夜的婆子陪跑腿的婆子出去了,她拿不准那人走哪边来,只将门推上,没上闩,然后重新煮面,坐下来等着。
新银子,白白亮亮,真好看!
就一个,一会怎么分?
他早就盘算过了,进“窗”就说:“拿来!”
“只一个,”眼见他面露阴狠,她忙说,“我先收着,明早找人兑散了,保证分你一半。”
“你个蠢货,你找谁兑?叫她们知道你偷偷得了好处,你以为你还有活路?”
巧善被吓住了,愣愣地反问:“得了赏钱,不算自个的吗?”
“哼!那也得看人。你算个什么,哪一个不是踩着你?你敢忤逆,胆大包天,为这二两银子,能要你的命!”
“胡说!她们都是好人。”
“好人?好人会叫你一个人看炉子守夜?脏活累活都是你,王家那丫头不是来当差,是来享福的。算了,你这笨脑瓜,怕是听不进去。我只说一条,你就会明白:府里有规矩,十岁以下,六十以上,不轮夜值。来的若不是我,或奸或杀,你早死透了!”
我有十岁!
她不能说破,咬着下唇摇头,见他脸色愈发难看,不想听见更多,抢着说:“多干点活不算什么,秀珠姐姐家里有事,才拜托我,上回我有事,是她替了我,这叫互帮互助。你不要说了,我记人,只记她们的好,她们又不欠我,少做的那些,怎么好意思计较?这银子我不能给你,你来去如风,几时想来就来了,我人在这,跑不了。你要是跑了,我……我知道今晚多亏了你提点,本该重谢,可我要攒钱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