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闻青梅落(48)

作者:燕攸 阅读记录

李恒展开折扇覆面,挑眉低笑道:“听说温夫人,想让本王在此经历一见美人误终身的风流韵事?实不相瞒,本王早年在鹧鸪湖畔见过一位女子,延颈秀项,腰如束素,仪静体娴,顾盼生姿。本王见之难忘,思之如狂……”

鹧鸪湖是未央宫附近一处湖泊,而未央宫是皇后居所。故李恒说的那位女子,应是她无疑……

郑妤从回忆中回过神,急遽回头看。

“怎么了?”温昀问。

“总觉得还有人跟着我们……”

枯枝新芽,书声琅琅,洛水畔垂柳依依。

《望楼集序》风靡宣京,王孙贵族,孺子监生争相传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雅致马车停在长安街,穗丰掷出一块碎银,顺势抽走一本书递进车厢。

“殿下回来了,齐公子刚走不久。”岁稔捧着一本书迎出来,“他给您留了一本书,哎?殿下自己也买了一本啊……”

岁稔瞄着李致手上的墨绿册子,惊讶张大嘴巴。穗丰白他一眼,鄙夷道:“矫揉造作。”

李致举起书随手抛给岁稔,刻薄点评:“文辞粗浅,言之无物,流于形式,不堪卒读。”

说完他头也不回进屋,留穗丰、岁稔二人面面相觑。

岁稔抓耳挠腮:“我觉着写得挺好的啊……殿下这脸色,怎么跟吃了苍蝇似的。”

穗丰点到为止提示他:“扉页,定王的序。”

春去,庭前梅树垂下点点碧绿,犹如一树萤火停落枝头。

李致难得闲暇,搬来把椅子坐在树下乘凉。岁稔从书房里翻出几本书送过来,李致挑挑拣拣,最后拿起一卷绿色集序翻看。

一页一页读过,翻到最后一页时,纸上跃然出现一行小字——望梅蒂落,盼君临。

枝上青梅初成型,李致抬头仰望,幻想一树硕果。

他垂眸,无声低喃此句,嘴角微扬而不自知。

次日朝后,李致径直去往寿宁宫。崔芷沅正窝在榻上睡回笼觉,韦姑姑见李致进殿,低声提醒崔芷沅。

崔芷沅转了个身,背对他没好气道:“来就来了,还要哀家亲自去迎他么?”

自郑妤离京后,他的母后一直不待见他。李致知她心中有气,冷嘲热讽都听之任之。

他款步上前,宫女搬来一把凳子放在榻边,他一伸手,宫女红着脸递上扇子。

李致一边给崔芷沅扇风,一边询问她的近况。

风急一阵缓一阵的,崔芷沅拍掉扇子数落:“扇个风都扇不好,闪一边去。”

李致吃了瘪还不敢顶嘴,捡起扇子还给宫女,一手端起冰酥酪,一手拿着银匙划成小块。

“寒食伤身,母后过个嘴瘾就好,不可多食。”他知崔芷沅一到夏天就爱吃这些冷食,奈何上了年纪后稍微多吃一点就胃疼。

看在冰酥酪的份上,崔芷沅勉为其难给他好脸色。李致难得话多,跟她提几句小皇帝李栩,扯几句中外趣事。

崔芷沅津津乐道,东问一句西问一句,李致耐心十足解释,其乐融融。

然好景不长,李致沉默良久,突然问:“母后,您想郑妤吗?”

崔芷沅的脸色顷刻间冷下来。

“我想不想燕燕,关你什么事。我想你就能把燕燕接回来?当初是你信誓旦旦说会娶她,让我配合你遇到什么事都别管她,如今人一走就是七年,你还好意思问我想不想她。”

“母后若想见她,儿臣……把她接回来。”李致肃然正色,看着不像唬人的。

“你又在动什么坏心思?她如今孑然一身,还有何处值得你利用?”

“母后——”李致动动嘴唇想为自己争辩,可又不知从何处切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不近人情事事算计的人,突然说想不带任何目的做件事,换谁都不可能相信。

何况,接郑妤回京只是此行目的之一。他还有别的事要做,并且这件事牵涉甚广,事成之后,只怕他的母后,又要怨他冷血薄情……

第29章 鹊桥

天如水, 水如镜,花灯梧影交相映。鹊桥高架,佳人何在?

桥上卖花女大声吆喝, 路边算命先生乱点鸳鸯谱,结缘红绳、莲花浮灯……无处不在。

“温大人今年怎不来看灯?”温昀每年都来此给她买一盏兔子灯,老媪今日不见温昀陪同,多问一句。

“咱们丹阳百姓日子过得好,这不名号都打到宣京去了。陛下派人来视察, 钦差明日便到, 他今夜有的忙。”她独坐树下糊灯笼,动作十分生涩。老媪边收钱边跟她唠, 时不时出言指点。

“是啊, 自从温大人上任, 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老媪感慨,“不止我们丹阳,各个地方都一样, 多亏那位摄政王提的什么谣什么付, 我们这几年兜里都有钱了。”

咚——郑妤一个手滑, 刚拿起的蜡烛掉落在地。她弯腰去捡,低声附和:“是啊,多亏了他。”

轻徭薄赋, 那是前人的智慧, 他因地制宜, 在宣朝内推行效果极佳。

“我侄子前两天从宣京运货回来, 听说摄政王要娶妻了。好像是个……什么郡主, 就半个月前刚进宣京城那个。”老媪唠唠叨叨分享奇闻异事。

蜡烛出奇的滑,刚拿起, 又掉下去了。她抓牢捡起,装进刚糊好的灯笼。

“夫人喜欢猫啊?”老媪靠耳朵形状和胡子,勉强认出那是猫,“我还以为你喜欢兔。来,我给您装上灯杆。”

郑妤推辞:“不劳烦,这太丑了,我都不好意思提出去……”

奶猫灯被郑妤留在角落,老媪拿起来,想着把它拆解,回收材料。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雪落青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