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闻青梅落(68)

作者:燕攸 阅读记录

无论他们高兴与否,总之曹氏欣喜若狂,曹娴亦难掩笑意。

“苍天有眼啊,我儿终于升官啦!”曹氏这一嗓子,只怕方圆十里都知道温昀高升了。

“多亏齐公子来了丹阳,否则我儿还不知要被那群狗官耽误多少年。”曹氏乐不可支,急着赶去给温父上香,絮絮叨叨着“我儿升官啦”跑去祠堂。

曹氏未觉有异,风风火火离开。殊不知,她那一句话,厅中三人皆愁容满面。

郑妤跟温昀对视一眼,默默移开眼去看曹娴。可曹娴的心情,似乎并不比他们好到哪去。

想起曹娴向李致自荐枕席,大概是这个缘故。被李致拒绝的女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等她去宣京见多了,应该就不会再对此耿耿于怀。

可曹娴此时面色惨白,冷汗不止,甚至手都在发抖。事情,貌似又不像她想的那样简单。

“阿娴,你怎么了?”郑妤握住曹娴的手,曹娴猛地一抖,从椅子上弹起来。

曹娴见到她好像见到鬼一样,甩开她不说,眼睛都不敢跟她对视。

“我不舒服,先回房休息了。”曹娴说完,慌慌张张往卧房反方向走。

郑妤抓住机会,借口送曹娴回房,大步跟过去。不料温昀识破她的意图,叫住她。

七月已过,天有些凉,她瑟缩着抱紧手臂,怵得慌。温昀站到她跟前,一言不发抱紧她。

此时,所有话语都显得多余。只这一个拥抱,她便知晓他想说什么。

昭武八年九月,流水送行舟。

晕船引发身体不适,继而导致胡思乱想,郑妤坐在船头吹风,愁肠百结。

乘船来丹阳时,她一无所有。如今离开丹阳,她依旧一无所有。

斜对角,小腹微微隆起的女子,幸福依偎在丈夫身旁。年轻男子一手揽着她,一手拿着酸话梅,喂到女子嘴边。他嘴唇有些白,大抵也是晕船所致。

即便自身不适,那名男子对妻子亦有求必应。削果皮,倒热水……他来回跑了好几趟。

而船舱里杂乱的声音,温昀的关切话语,无不刺痛她双耳。温昀如今只知母亲老迈需要照顾,哪里还知妻子胸闷气短。

孝,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但于夫妻之间,却未必如此。奉承百行孝为先者,事事将双亲置于首位,父母让往东,他不敢往西。这于妻子而言,何尝不公?

女子嫁进夫家,无父母兄弟依靠,本就处在劣势之位。唯一与她有关系的丈夫,与他的家人同气连枝,又将妻子置于何地?

“小姐在想什么?”解霜为她披上披风。郑妤淡然一笑,不语。

解霜又问:“到宣京之后,我们要和他们住一起吗?”

郑妤通过解霜的语气,不难判断解霜的意愿,她又何尝愿意跟曹氏同居一个屋檐下。

可宣京是什么地方,在他们看不见的各个角落,有千万双眼睛盯着,她若和温昀分居而住,他的同僚该作何猜想?温昀又如何同他们解释?

再者,在丹阳时,温昀便一再劝她回家,去到李致的地盘,他还能让她住在别处?

“小姐,您真不考虑殿下的提议?”解霜支支吾吾,“殿下从未想过让您做妾,岁稔托我转告殿下的意思。您若愿意,殿下会风风光光娶您,您若不愿意,自此陪在太皇太后身边,像过去一样。”

“还有,封您为郡主并非殿下一时兴起,封号也不是殿下想的。”解霜一鼓作气说完,“太皇太后在您及笄前已有此意,拟的封号就是静淑。太后念及您迟早要嫁给殿下,便劝太皇太后不必多此一举,这事才不了了之。”

见她没阻止,解霜郑重其事道:“小姐,这事我必须要替殿下说两句公道话。他不是逼迫您嫁他,他只是想让您过得好。”

“他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胳膊肘往外拐。”郑妤戳她脑门。

“才没有。哎呀,小姐您再考虑考虑嘛!”解霜眼睛下瞟,暗暗表露对曹氏的不满。

郑妤摆手打发她离开,恹恹趴在栏上闭目养神。

江上烟雾迷蒙,她似偏航孤舟,找不着东西南北。

她首次听到“静淑”这称呼,是在水牢,李致说他心悦之人是静淑,即是她,那汝南渡口朝她射来那支箭,又该如何解释?

那支箭没取走她性命,却真真实实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她左胳膊内侧,至今还有丑陋的疤。

郑妤盯着疤的位置,惆怅叹息。他话本就不多,为数不多的语句里还真假掺半,谁能猜出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雾散,日出方向,泛出一点白。

起初,众人皆以为那是鱼肚子,待船近些,才发现那是一具浮尸。

情景复现,郑妤默祷,期盼捞起来的人像曹娴一样活着。

然而事与愿违,那女子尸体都凉透了……

第41章 故人

宣京南城门, 人山人海,道路拥堵,曹氏拉着温昀坐在在窗边, 不知她看见什么稀罕物,笑得整辆马车都在震颤。

下船时,曹氏还死气沉沉的,上马车后不见半点好,直到远远看见宣京城门, 她仿佛突然年轻十岁, 生龙活虎吵吵闹闹。

而郑妤还没从晕船的状态缓过来,闷闷缩在角落, 调整呼吸。

今日重阳, 马车络绎不绝出城, 进城的人虽不多,但需经过守卫排查,至少等上一时半刻。

进城后, 温昀得先去大理寺面见上司, 和前任主簿对接。郑妤探出半个身子招手:“等等, 我同你一起。”

若要继续在马车上待着,听曹氏一惊一乍呼啸,只怕还没到住处, 她先一命呜呼了。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雪落青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