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青松(114)
林知瑶恍然过来他在笑什么,又不知该怎么回,一时呆住了。
梁颂年仔细打量着她,“在想年都过完了,案子怎么还没进展么?”
林知瑶没想到他会先提及这事,有些拿不准该怎么接话。
梁颂年却不问自答:“康王走了之后,我遭过两次暗袭,虽然没什么收获,但也知道背后的人确如所料,是按捺不住的。”
“什么?!”
林知瑶顿时惊坐了起来,“你遭过两次暗袭?什么时候?”
梁颂年按着她肩膀,安抚道:“我完完整整的连个皮都没破,也没什么收获,说出来叫你和母亲忧心么?”
林知瑶明白他的意思,却也是后怕的很,又不放心的问了句:“真没伤着吗?”
“没,我既说了还骗你么?”
梁颂年怕她不信又补了句:“再不信我只好脱光了叫你检查个仔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林知瑶忙推了他一把,“孟浪!”
梁颂年反应过来,无奈笑了笑,“我没打趣你,就想着让你放心。”
林知瑶忽然想起什么,“怪不得陛下推迟了开朝复印的日子,原来是想再等等看?”
梁颂年道:“也不尽然,案子若是靠赌来查,那我这个主审也没用了。”
林知瑶问:“你还有其他打算?”
梁颂年点点头,“我反复看了之前裴氏案卷,又去工部查了之前的军械批录,发现这其中也有端倪,不过……”
林知瑶反应过来,“你想在开朝复印前,顺着这一点端倪挖些实证出来,这样到时候便坐实了康王确实有透露内情给你,圆了慌,也再激了藏在背后的人。”
梁颂年笑道:“夫人若是男子,当入仕途大有作为。”
林知瑶不理他这话,叹了口气道:“你进退皆有路,我横竖是担心。”
梁颂年抚了抚她的脸,心疼道:“我不说你便瞎想,说了你又忧心,真是叫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我竟还能叫你烦恼上了。”
林知瑶握住他的手,认真道:“还是那句话,我总是支持你的,放手去做就好。”
第62章 复盘
◎“难道清政定权,必要血刃旧臣?”◎
正月十五之前,林仲检都称病闭门,连林氏兄妹也只是隔窗拜了年。
林知珩在主院门口徘徊不前,想着昨日团圆家宴上没寻找机会说话,今天怎么也要找林仲检谈谈。
虽说奉元帝严令禁言那天下午的事,可他身为林氏子,对自家事只口不提,等待父亲开朝被千夫所指……
他这个当儿子的,决计做不到。
“站在那做什么?”
林知珩猛的回神儿,见林知瑾从主院出来,略微愣了愣,便反应了过来,赶忙上前。
“大哥,你去找过父亲了?”
这是一句废话,事实已如他所见,人是从林仲检屋里出来的,还能进去喝茶发呆不成。
可他的思路千丝万缕,方才迟疑是不知如何向林仲检开口,现在则是不知该如何问起。
林知瑾是明白他的,只回道:“总要谈谈的。”
林知珩又问:“如何?”
林知瑾沉默片刻,不答反问道:“若你在父亲这个位置,压内忧外患,辅少主亲政,帝王长成,你则老矣,当如何?”
林知珩不懂长兄为什么会这么问,但知对方从不轻易说这种话,便认真思忖道:“当悬车致仕,还政于君。”
林知瑾冷冷一笑,“若朝堂清明,陛下信任,你可辞官离京,回故土度晚年。现如今之情况,你如何以为?”
林知珩心下一沉,如今朝堂之况,仕者皆知,便是党争不止,孤臣难立,帝相因改革碰撞多年,关系微妙。
他哑然半响,仍没说出个什么。
林知瑾等不到下文,便又问道:“若你站在陛下身旁看朝局,可否会放走位高权重,威信多年的宰辅告老?”
林知珩脱口道:“为何不放?”
林知瑾道:“现下有司各部,政见不一,食禄不为。若旧朝老臣渐退朝堂,帝王锋芒展露,各党各派无冒头者,新政出台泛泛推之,改革岂不成了一言堂?”
林知珩不解道:“难道清政定权,必要血刃旧臣?”
林知瑾道:“氏族强盛,本就众矢之的,就算帝王置之不理,其他各势便会轻易放过吗?”
林知珩越听脸色越难看,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林知瑾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我再问你,若父亲退则灭门之祸,进则千古罪名,你在朝为官,在家为子,两难之下,家国之间,当如何?”
林知珩直觉五雷轰顶,不可置信地盯着林知瑾,梗咽道:“大哥……”
林知瑾回过头,望了望主院已经闭上的屋门,继而对林知珩道:“以上三问,便是我见父亲所得,若你答不出什么,就不必去敲门了。”
酉时三刻,梁颂年应邀出门,随着小二上了聚贤楼包间,见江淮景正若有所思地饮着茶。
“怎么不叫我去你府上?”
店小二关上了包间门,梁颂年也坐到了江淮景对面的位子上,“节下聚贤楼更热闹,不太是个谈事的地方。”
江淮景收回思绪,淡淡道:“在外面方便别人对你动手,去了江府怕是不成。”
梁颂年笑笑,“借你谶言,在下求之不得。”
江淮景不再与他说笑,严肃道:“你最近去工部有收获吗?”
梁颂年道:“自然是有的,不过也藏得深。”
江淮景点点头,没再多问。
梁颂年见他心不在焉,便道:“有什么大可直说,既叫我来,何必让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