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落青松(115)

作者:得白 阅读记录

江淮景思忖着道:“兵部似乎在暗自部署什么。”

梁颂年听言,恍然想起之前叫江淮盯着兵部的动向,没想到过去这么久了,他还在密切关注着。

“什么样的部署?”

江淮景如实道:“前阵子宫内刺杀,禁军整修重编,反倒让人忽略兵部几处变动,其中支援北疆的粮草和战备翻了一倍不止,可按年前战报来看,我军已稳住危情……”

他说到这,忽然话锋一转,“你从北疆回京,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知战场瞬息万变,可真有如此难测?”

梁颂年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茶杯,许久才回道:“战场的确变化无常,但如今之况,细想来是不可能的。”

江淮景没想到他会说的如此绝对,愣了愣,“不可能?”

梁颂年点点头,“我刚去北疆的时候,我军与边敌确实胶着。可经过了几任驻地将军的积累,敌军战力已大不如从前。尤其在齐明玄上任之后,敌军被打退边境千里,损伤惨重,短时间内是没有能力再进犯的。”

江淮景问:“依你之见,短时间是多久?”

梁颂年思索片刻,谨慎答道:“最快也要三年。”

江淮景皱了皱眉,“可去年年初战报却说战局扭转,敌军卷土重来,我军退守边城,这……”

“现在看来,无非两种可能。”

梁颂年道:“一是敌军假退隐藏实力,趁我军懈怠发起猛攻。二则齐明玄谎报军情,储备战资。”

听到后半句,江淮景瞬间变了脸色,“什么?!”

梁颂年沉声道:“按照方才你说的兵部动态,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气氛凝住半响,江淮景仍不可置信道:“齐氏父子疯了不成?”

比起他的惊讶,梁颂年更想不明白,“可齐明玄怎么会……”

江淮景没听清,“你说什么?”

梁颂年顿了顿道:“我在北疆与齐明玄相处两年,这样一个为国和平而征战的人,怎么会因党争而起杀戮?”

江淮景冷哼一声,“或许你并没真正了解他。”

“不,”梁颂年道:“他胸怀天下,有赤子之心,这绝不是装出来的。”

江淮景却道:“若他父亲站了队,偏要他选呢?”

思来想去,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通一切,兵部齐尚书站了队,林相得以最后一搏,成败定局。

江淮景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之前说从北疆回京,是因为有人告诉你启年大哥死因有疑,那人是谁?”

梁颂年喝了口茶,如实道:“陛下。”

“不对,”江淮景凝眉,“若陛下有意借裴氏翻案逼林相出手,那定是有所预料和防范,怎会到现在还……”

说到这,两人都后知后觉过来,异口同声道:“苏云峥!”

江淮景消化着情绪,又问:“你说苏云峥他知情吗?”

梁颂年斟酌道:“应该不知。”

“是啊,苏云峥那性子,已然把厌弃党争挂在了脸上,当初回京任职时的不情愿也是朝堂人尽皆知。”

江淮景苦笑一声,“我拉着你给他送行的那天,他是真的开心。”

梁颂年道:“也正因他为人如此,才能成为这关键的棋子。”

江淮景顺着他们已知的信息,摆弄着桌子上的茶壶和茶杯,开始复盘,“也就是说,陛下这局棋,第一子落下是引你回京,之所以不拦你与知瑶结亲,是因为想要查启年大哥的死因,无论过程如何,最后都会落到裴氏上。

第二子则落在了以退为进,处处受制林相,使其势大。此时裴逆案重启,身为前亲家的林相怎么都摘不干净关系,加上历来御史厌权臣,谏言怨语之下,林氏坐以待毙等同死路。

第三子便是利用苏云峥此人心性,借当时之局,悄无声息的引导他,表面看来是苏云峥主动争取,实则掉进了早已为他布好的局。”

梁颂年接话道:“开朝复印前,北疆有动静,陛下顺理成章除佞废相,北疆没动静,等待林氏的是朝会的口诛笔伐,众臣死谏废相。”

江淮景默了默,然后道:“既然裴逆案重审只是个幌子,那你还有查下去的必要么?是不是该放了武毅侯?”

“不,”梁颂年道:“就算事实如你我分析的这样,裴逆案是开局的幌子,但走到现在这步已然不是了。”

江淮景顿住。

梁颂年端起桌上的一杯茶,思索着道:“陛下就算不信我兄长冤死一事,宫内遇刺后,也该反应了过来这案子背后藏着不小的隐患,所以,有心也好,弄假成真也罢,这案子必须要个结果出来。”

江淮景道:“那武毅侯呢?”

“一开始是直觉,想着就算能问出当年我哥战场上的细枝末节就行,后来宫内刺杀,禁军并不清白……”

梁颂年长叹一声,“再等等看吧,若是开朝后仍无进展,这人不想放也得放了。”

江淮景也叹了口气,“林氏这回真要倒了么?那……”

梁颂年道:“若真是陛下布的局,那便能保住性命。”

“嗯,杀鸡儆猴而已,毕竟是先帝托孤的老臣。”

江淮景说完,忽然笑道:“你说,会不会咱俩全猜偏了?”

梁颂年无奈摇头,“要是这样,便是更大的局在布着。”

他话音未落,一支飞镖擦脸而过,来的实在突然,饶是梁颂年避地再快,也被削掉了一缕头发。

梁颂年推桌起身,看向江淮景时,失笑道:“你这嘴是开过光吗?”

江淮景嘴角抽了抽,相当无语,却顾不上与他拌嘴,因为刚刚扔暗器的人,已经接二连三的涌了进来。

上一篇: 醉卧关山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