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青松(93)
林知瑶不再言语,慢悠悠地倒水饮茶,期间见苏云薇欲上前,反应迅速地抬手将其拦了下来。
屋内安静的离谱,显得倒茶地水声都有些刺耳。
敏华似是忍无可忍,虽没转过身,但好在是开了口。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话音落下,便听林知瑶短促地笑了声,“你一个当朝公主,还能去哪?谁又敢随意窝藏你?”
敏华又没了动静。
林知瑶仍是不紧不慢,就坐着喝茶。
这种静止般的时光太难熬,偏就一个坚决不动,一个耐着性子不理睬,左右就折磨了苏云薇。
“殿下……”
苏云薇实在等不下去,轻声唤了出来。
林知瑶两眼一闭,似是无奈。
敏华则是应声而动,猛的回过头。
四目相对,许久没见的两人,都惊觉对方消瘦的面庞,眼眶瞬间红了。
可下一秒,敏华的悲伤就转成了愤怒,抄起手边的软枕就朝苏云薇砸去。
“为什么把我自己扔下!”
以苏云薇的身手,就算对面扔个刀子过来,也是能接下的。
但此刻她却不躲不闪,任由东西到头上,乱了鬓边的发丝。
“当初拜师宴上,你说除非公主殿下厌弃,否则绝不离开她身边半步,你现在却背信弃义地先不要她了!”
敏华越说情绪越激动,忙着摸索手边的的物件就要继续砸,林知瑶看不下去,将手中茶杯重重拍在桌子上。
“够了!”
另外两人确实也被这突然一声震慑到了,一时愣在原地不动。
林知瑶起身走到两人中间,先是瞪了苏云薇一眼,接着转向敏华。
“我说集万千宠爱的小公主殿下,你发脾气也要听听自己说的什么话吧?”
敏华撇着嘴,满是倔强的表情,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林知瑶叹了口气,“拜师宴上她说的那话,是针对你们师徒关系,是时刻要护卫你周全的保证,能是你自己理解的意思吗?”
“她就是说了!”
敏华喊道:“她当着我母后哥哥,当着所有人都说了,说了不做就是背信弃义!”
林知瑶无奈闭了闭眼,转头看苏云薇,“这会儿怎么不吱声了?”
苏云薇紧抿着嘴,“都是我的错。”
林知瑶听着发晕,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她转身给自己倒茶,不紧不慢喝了半响,才道:“意气用事只会更糟,不如想想有什么法子还能再搏一搏。”
第50章 除夕
◎“梁妇人万福,小梁夫人也万福。”◎
一转眼便到了十二月底。
康王自请罪携家去了封地后,上书终身不再进京,太后与奉元帝对此一直未有明面回应。
年关前夕,奉元帝特意找太后闲谈,顺着便聊到了此事。
太后娘娘的意思自然是应了康王,毕竟他所犯之事罪责太大,安享晚年已是优待。
可奉元帝一反常态,不似平日里那般严肃政事,倒是家长里短的聊起皇家血缘。
先是说先帝兄弟寡淡,子嗣也稀薄,后又道其他皇叔亲王均来京都朝贺礼,单独落了康王实在冷漠。
亲儿子的心思,哪瞒得过太后这个做母亲的。
“皇帝执意要他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办?”
奉元帝怔了怔,本欲再狡辩两句,又想着是含糊不过的,便坦白道:“确如母后所言。”
太后沉了口气,“都这时候了,想必皇帝的帖子早就送到康王封地去了,不然这路途漫漫,他也赶不上除夕正日子了。”
“是,”奉元帝先坦诚,再解释道:“儿子前些天就一直想找母后聊这事来着,只是……”
“别赖敏华身上,这事又不是要同她讲的。”
太后瞥他一眼,又叹道:“哀家是后宫中人,不该僭越前朝政事。只是皇帝刚刚话里话外都聊的皇家血脉,既然是家里事,哀家多嘴两句倒也没什么。”
奉元帝恭敬道:“儿子请母后指教。”
“指教自是没有,哀家只是听闻裴逆案重审了,如此,康王进京便是为了这事,是与不是?”
奉元帝点了点头,“是。”
“你皇叔是个不成事的,他当初被人怂恿利用到那个份上,仅一步之差都不敢试,后又主动向你请罪求罚……”
太后说着皱了眉,“既然当时没计较,此刻又何必对付他?”
“母后误会了,”奉元帝道:“此番虽有利用,却绝不是要对康王叔怎样。”
太后盯着奉元帝,似乎在思量这话是否可信。
奉元帝笑笑,“母后放心,儿子是有分寸的。”
“罢了,”太后摆摆手道:“政事上全听皇帝的,只是为了皇家颜面和名声,别在年关前闹出什么太难看的事儿。”
是时,北疆边防城墙之上。
齐明玄与其亲卫居高临下地注视着,直到策马疾奔之人越来越远,终成渺小一点,消失不见。
“将军,真的不抓回来吗?”
“私下通知沿路关哨的弟兄,不要阻了他回京之路。”
“可年底这个时候……”
“就算他日夜不休,也要年后了。”
年尾的京都,家家户户挂起红彩,走在街上都是满满的热闹。
林知瑶虽逞强担起了梁府的年节置办,但实际上经验少的可怜,无奈求助自家大嫂,各样采买年货都是现学现办——原封不动的照抄来。
梁颂年清闲下来之后,便成了林知瑶专属支配的小厮,主打一个家里仆役少,少爷夫人亲力亲为。
梁夫人看着俩孩子亲密无间,说说闹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简直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