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防她攀(93)

作者: 光风动绮纨 阅读记录

叶忆葡勒紧马缰回望,夜风卷起她束发的青带,“谢照虞,保重。”女子带着齐淮扬鞭策马而去。

*

礼王府的铜钉朱门在暮色中半敞,檐角铜铃被北风扯得凄惶。孟达海刚要领人而出时只见叶忆葡搀扶着齐淮踏入前庭。

前庭乌泱泱跪着披甲亲卫让到一侧,只见王府左直使跪捧着一卷云篆符纸——那是姜榕晏修道数年未离身的《清静经》,

"娘娘今晨接的册妃金印。"左直使喉头滚动艰难,"留了信给殿下和叶姑娘。"

下人们手脚麻利得把齐淮安置到太师椅上,他信纸展开的手仍有些颤抖,他仿佛看见母亲立在案边研墨,一字一句皆浸着靖室的檀香,可幽兰苑里,再也寻不到母亲了。

淮儿:

事已定局,不必徒劳,你若平安,母亲心愿俱足。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受封为妃亦是如此,况前尘未断,延绵二十载如今终可了断,因果有序,一切自有缘法。

尔受北地万民之养,战鼓将催,切勿只见心上人,不见万民忧。

母字

冬月夜

叶忆葡:

展信安。你说得对,女子在这世道,纵是被争作掌中珠、心头血,也不过是从一座金丝笼换到另一座。北地女学堂契书随信赠你,非是要你当救世主,当年我也曾想烧了教坊司,最后不过救出个被剁指的琴娘。

世道越难女子越要互救,方是薪火相传的正道,世道能囚我身,却改不了我资助的姑娘们在北地垦荒识字,如今这星星之火,就交予你了。

姜榕晏

五更的梆子敲响,地平线东侧,雄鸡一唱天就要亮了,叶忆葡与齐淮相顾无言,却各自下定了决心。

*

北地英雌堂的演武场新雨未干的时候,东北角的白玉兰依然悄悄绽放,与宁妃产子大赦天下的喜讯一同传来的,是谢照虞病势的消息,叶忆葡合上谢家送来的最后一盒木樨清酪饮,把那“康健,勿念。”的信笺一同收起。

晨光刚爬上演武场的砖墙,叶忆葡便听见演武场传来木棍相击的脆响,她绾紧束袖的银扣踏出门槛,正瞧见十二岁的阿满被震得连退三步,手中的白蜡杆险些脱手。

"腰沉三寸,腕劲上提。"她握住女孩发颤的手背,带着木棍划出一道弧线,"对方劈砍时别硬接,顺着他的力道往右撤步——"

然后信步往前走,旁边书堂里的女夫子正领着孩子们念着之乎者也,一年多的时间,女学堂在她的打理下进入正轨,战乱中更是收了不少无人庇护的孤女,叶忆葡按早上的惯例巡视过一圈,

浪遏和影安做起了生意已出门一个多月未归,看着二人空置的房间,叶忆葡叹口气,“也不知道多写点信回来。”又回到演武场,这阿满就是她在战火中护下的孩子,还好,战争,终于结束了。

不久前,北地的蛮夷被打回了雁门山后的风沙里,北地百姓又恢复旧日的安宁,只是齐淮一战成名,人人都赞颂齐淮少年将军用兵如神、勇武无双,他在父亲死后便承袭王位做他的堂堂礼王殿下,他现在应该已经回了京城吧。

正当她这样想着,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伴随着"女人习武成何体统!"的叫嚣,又是上门捣乱的男人,墙头突然翻进三个刀客,为首的黑衣汉子一脚踹飞兵器架上的木枪,枪尖堪堪擦过阿满耳际,钉入地上嗡嗡震颤。

"女人耍把式不如回家奶孩子!"

叶忆葡将阿满推到廊下,足尖挑起地上的木枪,晨风卷起满地枯叶,裹着一片白玉兰花瓣落在她肩头。

"要打便打,废什么话。"

黑衣汉子挥刀劈来时,她旋身避过锋芒,木节击在铁器上的发出闷响,木棍斜挑对方腕骨,余光瞥见第二个刺客正扑向发抖的姑娘们,刚要一棍刺过去,忽有剑光破空而来,玄色衣袂掠过青瓦,

"杂碎焉敢造次?"齐淮剑锋抵住对方咽喉,却见叶忆葡扯过晾衣绳将人捆成粽子,"齐淮,女子立世靠法理,押送官府要活的。"

他收剑回鞘时束发青绸随动作滑落肩头,露出颈侧新添的箭疤,褪去蟒袍的青年将军穿着月白云纹常服,清瘦轮廓,倒像哪家书院偷跑出来的矜贵公子,

他星眸含着笑意,"叶馆长这里,是不是缺个教骑射的……夫君?"

“你是说我教的射箭不行?要不比试比试?”叶忆葡倒是十分当真,大步流星便走到了靶场,张弓便是一箭直射靶心,还未及回头炫耀忽觉后背贴上一片温热,

松香混着药香钻入鼻尖,齐淮的呼吸拂过她耳垂,玉竹般的手指包住她拉弦的手,"这般握弓,弦才不会伤指。"

她故意后仰,发梢扫过他喉结,男子白玉似的耳尖霎时染霞,齐淮手一抖,羽箭歪斜钉在靶边红心旁,他忙后退半步,却撞翻身后箭筒,羽箭哗啦啦散了一地,引得姑娘们捂嘴窃笑。

他红着脸强撑道,“是她活动才……”

叶忆葡朝着他步步走近,嘴角浮起意味不明的笑,

“要不你还是跟着我,我教教你怎么射活靶。”

檐下风铃被北地萧瑟的风撞得叮当乱响,一如齐淮落荒而逃时的心跳。

夜晚的雨丝裹着玉兰香飘进窗棂时,叶忆葡听见窗外的老槐树上传来窸窣的碎响,指尖飞镖破开雨帘,叶忆葡无惧的嗓音混着雨声刺来,"哪家宵小敢闯女学堂?"

那人旋身避让时树枝猛然断裂,树影间骤然跌下个玄色身影,闷哼声混着雨幕砸在青石板上,齐淮散落的发丝黏着苍白的脸,活像只落水的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