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樊笼(65)

作者: 人面烂桃花 阅读记录

太后透过她密密的、鸦羽般的眼睫看不见任何情绪。

这孩子,倒是比三年前更勇敢沉着…

太后并没有因此不快,她并非揣度多疑的暴君,更不需要继者谨守儒家那套礼仪,谦卑恭顺。

“比起亲娘舅,你倒更信我这个在你脖子上划了一道的恶人?”她有些笑意,是真的挺高兴。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路人。君臣之义尚且如此,何况是族人。”林忱语气有些讥稍,她摸了摸颈间已经完全愈合的伤,“至于这伤,在太后的无量功德面前,也不算什么了。”

太后的烟枪在床沿上磕了磕,满不在意地问:“我在你眼里,有什么功德?”

她语气平淡,同一般洋洋自得暗示需要奉承的长辈不同,好似真心不认为自己在林忱眼里还做过好事。

“太后建立文渊阁,就是最大的功德。只要文渊阁长存,百代春秋之后,功业自成。”

“所以你上次跟我说,你才是那个能令文渊发扬光大的人?”太后以帕掩口,那帕子上不知涂了什么药,一股子刺鼻的清凉味。

林忱的目光从其上收回,沉静地说:“太后明鉴。”

“你就是这个意思。”太后不以为意,“不过恰巧我也这么觉得,你聪明,聪明过头了,若不是这样聪明的人,谁能在我走后镇住这些牛鬼蛇神。”

她从案头的小抽屉里取出一封密函,交给林忱。

“看看吧,建康宫传来的密报,皇帝去找了施平。他也长大了,不甘心安安分分做我的好儿子。”

林忱双手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完,正思量着太后会怎样处置。

“你要去文渊阁上学了吧?”太后突然问。

林忱抬起头。

“多和一起进学的人相处,日后这些人、还有阿冉,都是你的左膀右臂。”

**

文渊阁坐落于宫禁之内,却俯瞰着整个上京城的市井百态。

它是如此的挺拔、纤细、秀美,宛如女子头上高高的发髻,一枝独秀地矗立在紧邻六部办事处的宫墙内。

原身那片无用的宫殿早已经拆除,十年之间,此处逐渐建起学馆、案牍文书库与批红办事的厅堂,主楼也一年高似一年。

今春太后又下旨从内库拨了不少银子来,用以提高女官俸禄并招收有意读书的宫女。

前两年文渊阁也想招官家女子入宫伴读,顺便瞧瞧有没有可以成器的,奈何朝中反响激烈,只好作罢。

而今教宫女读书,不但耗资更少,且报名的人很踊跃。

毕竟识字不必交束脩,又能白吃白喝两顿餐饭。

即便读书的同时照旧要轮班伺候,可到底无聊的长日中能有些乐子。

开课第一天有暖阳露面,边关虽在打仗,可狼烟离上京遥远,宫女们掐花画画,等着没来的夫子。

“坐好…坐好…”

不知谁紧张地喊了两声,门外进来个轻袍缓带、眉目冷清的少女。

她走路甚是轻盈,往屋内走这几步又稳又快,不过没往前边去,反而坐在学生中间的草席子上。

“成玉殿下!”

其中一个惊呼道,随这一声,其余人众皆拜倒了。

“你们坐过来。”林忱招了招手,面上虽仍是顽固不化的冷意,可语气轻缓温和。

宫女们在她身边围了一圈。

“今日原要教你们的夫子暂且有事,这也是我来文渊阁进学的第一日,瞧着这里的人都很精神,便想进来看看。”

她从袖中取出些稀奇玩意,又转了转那枚金玉骰子。

“你们在这里读书,以后说不上有什么样的前程,我来替你们起一卦,看看哪个日后能有出息。”

林忱话说得轻松,语气也玩笑似的,宫女们乐得像后园里乱颤的花枝。

“殿下肯起卦,我们便是沾上福气了。”其中一个嘴巧的说。

林忱随手掷动骰子,广袖不动,神色怡然,悠闲得似闲庭信步,然而她鹤颈松姿,又着轻盈的白袍,一眼便给人可以信赖的印象。

人群后面扒着个个子小的宫女,下巴上带了块黑色胎记,便给她唬住了,正着急地瞧。

林忱认出了,便叫她过来,问:“你自己先猜猜,是吉还是凶?”

宫女低着头,嗫嚅道:“奴婢不知…”

她绞着手,分外紧张。

林忱的眼神幽微地游移了一个来回,说:“冻疮倒是好多了。”

她照旧臭着张脸,说不好有没有怜惜的意思。

小宫女却已经十分感动,连连道:“不想公主还记得我。”

不过是当初送折子的一面之缘,便是天天见面的人,也未见得正眼瞧她一下。

林忱把纸随意扔在一旁,看着她:“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说了一遍。

林忱道:“声音太小,我听不清。”

宫女飞快地抬了抬头,似还有些囧,然而还是勉强高声镇静地说:“奴婢名文心,是宫外边爹娘起的。主子说这名儿很好,因此便没改。”

林忱点点头,终有一点笑意,道:“名字好,便要讲出来。别人记不记得住先不要紧,待到日后为官作宰,名动四方,天下无人不识君。”

**

两个月后,林忱躺在文渊阁小憩。

此处三层专为文苑几位公主开辟出隔间,以备午休之用,正午明媚的阳光透进窗来,正照在那一方小榻上。

她侧着身,下半身浸在日光的海里,上半身却沉在冷黑中。

外面悉悉索索一阵声响,看门的轻声说了些什么,然而片刻就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