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樊笼(83)

作者: 人面烂桃花 阅读记录

她正待说话,一旁的萧冉却品出一丝异样。

自己都搬出玩忽职守这大罪了,怎么这班人却似不以为意…

底下的小吏是最会闻风而动的,谁是虚张声势谁来真的,他们一目了然。

绝不是他们不信自己会治罪,也不是不怕,倒似有更要紧的事掩藏,不想叫人知道。

萧冉把椅子掉了个个儿,端端正正地坐好了,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

“我今儿没别的事,等等无妨。”她端起茶杯,见其中一个不住地往门口偷瞄。

果真是有什么幺蛾子。

萧冉正想着,外面由远及近忽传来一阵说笑。

“那账是绝对没问题的…对对,大人小心些…”

“真是要恭贺大人您高升了。”

被恭维的那位倒是没有说话,萧冉却灵光乍现。

她捏着茶杯的那只手悄悄收回袖子,波光粼粼的眸子垂下去,嘴角仍笑着,可神态是冷的。

她站起来,也向门边走去。

灰黑的云下,江清漪一身绣鹤黑袍,头戴薄云翅翼乌纱,给礼部的几个侍郎簇拥着往里走。

两人对面相逢,倒是江清漪先怔了一下。

后面那几位的面色更是精彩纷呈,纵是老油条,也忍不住尴尬了瞬间。

前日太后的调任下来,江清漪升官,顶替了从前涟娘的位置,统管六部事宜。

人人都知道,萧常侍背后靠着的是那位大内的涟姑姑,涟娘都失势了,她还能像从前那般权势滔天吗?

于是,礼部便买了个好给新官上任的江大人——绕过了监察的萧冉,提前交了账簿。

这本是小事,几人猜萧冉都未必注意的到,谁料她不但亲自来了,还把他们抓了个正着。

“我这两日忙,一直在户部查账,不曾恭贺江大人高升之喜。”萧冉笑吟吟行了个礼,目光瞥过后面几人,只是淡淡的。

江清漪还是老样子,对谁都是温文尔雅,不骄横但也不亲近。

其中一个礼部侍郎擦了汗,默默上前,想弥合这场并不愉快的乌龙。

萧冉态度一如往常,说:“大人说什么呢,我闲来无事跑跑堂催催账,这也值得惶恐?”她笑了笑,“既然账都交了,我也算功德圆满,可以身退了。”

她的目光由淡转为浓烈,如有实质地拍了拍这位大人的肩膀,径自带着青萍离去。

走出值房,直到外宫的驰道上,萧冉才冷了脸,一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惹我”的衰样。

青萍不敢说话,两人往回走,却在半路就遇见了太后派来的女官。

“萧常侍留步!”那女官从背后追上来,“太后娘娘召您午时往凌云殿去。”

萧冉转过身,堪堪把愠怒的表情藏回去。

**

午时,萧冉到了凌云殿,门口静静无人,她绕过一大池子荷花金鱼,进了偏殿。

太后已经准备用饭了。

萧冉心里犹疑,正斟酌着是不是该退避,涟娘从她身后过来,扶住了她的肩膀。

“进去吧。”她就说了这一句话,然而语气比以往都要轻缓。

萧冉很想从她面上找到一点委屈不忿的表情,可什么都没有。

那张岁月侵蚀过后的美人面上仍旧冷若冰霜,写着对太后唯命是从的忠诚。

萧冉进去,太后坐在圆桌旁,叫她过来。

宫女鱼贯而入,端上午膳。

萧冉靠近了,推请再三才坐下。

君臣一同用膳本就是殊荣,何况是同桌而席。她弄不明白,前日才封了江清漪的官,今日却对自己如此亲近,是为何意?

萧冉虽有两分年少轻狂,可还没狂妄到以为太后需刻意拉拢安抚自己。

“你生气了,是不是?”太后净了净手,开口就问道。

她素来就这么直接,不喜欢说废话。

萧冉却给惊了一惊,手足无措。

太后摆了摆手,语气平和道:“涟娘和我说,你虽面上能沉住气,可是心里必定有埋怨。”

她看过去,眼睛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透亮。

“你不是愚忠的人,和你父亲一样,你们都会审时度势,也都会择良木而栖。”

萧冉十分悚然,忙道:“我自小在宫中长大,涟姑姑知我心性,娘娘也该信我必不会做出背主忘形之事。”

太后搁下了筷子:“我知道,可尽忠竭诚和敷衍了事还是有区别的,你一定在想,涟娘随我多年,而今说撤官就撤官,实在有失仁义。”

她侧脸看着一动不动的女孩,垂到额前的明珠微微晃动。

“娘娘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自来都有道理。”萧冉低了头,手心微汗,知道不能再辩解下去,“涟姑姑是这么说的。”

她不敢去看太后的表情,心里只觉得惶惶。

可过了很久,她才听见太后叫了一声“阿冉”。

太后从小就叫她阿冉,仿佛她是她的女儿,而不是一个臣下之女。

萧冉有了些勇气,抬头去看她。

太后凝视着她淡琥珀色的眼眸,缓而又缓地叹了口气:“阿冉,你七岁入宫,涟娘看着你长大,我也看着你长大。”

她说这话的时候才显出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独有的哀悯。

“我希望你能在为官这条路上走得长久,你想没想过,我走之后,你、你们该如何?”

萧冉微微睁圆了眼睛,嘴唇几动,还是颓然。

她到底没说出“娘娘千秋万代”这样没用的屁话,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太后若倒台,依附其身的文渊阁又会如何落魄。

只是,太后娘娘会这样喜欢她?特意为她考量?

萧冉有些茫然,她知道自己和江清漪比较、和殿下比较,都显得不够机敏不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