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阑珊处(148)
既然保护不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就要学会将其藏好。
“姑娘——”白露拖长了音调唤她,软语撒娇,“姑娘想到了什么,也同我说说嘛。”
“只是一些陈年旧事罢了。”
“哦,我明白了,”白露意味深长地道,“是和大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陈年旧事,不能为外人道也。”
姜阑脸颊一红:“早知你这么伶牙俐齿的,我就该带蒹葭回来,将你自个儿留在府中。”
白露笑道:“姑娘后悔也晚了,我已跟过来了。”
“你啊……”姜阑无奈地摇了摇头,面上浮现出些微的忧虑。“说起来,也不知景曈南下赈灾,一切可还顺利……”
顾景曈已抵达了蜀州,正于镇南军的牙门之中,与戚将军探讨围剿千手阁的诸多事宜。
戚将军道:“末将收到圣上的旨意,简直吓了一跳。没料到圣上竟会派丞相您……”
“我此番是秘密入蜀,”顾景曈打断道,“为防泄露行踪,将军还是莫要称我为丞相的好。”
戚将军依言改换了称呼:“是,中军。”
顾景曈道:“所有关于千手阁的卷宗,我已在路上看完了。除开镇南军外,江湖上有不少门派、世家,亦自发地围攻过千手阁,均以失败告终。”
戚将军叹息道:“千手阁在高山密林之中,那位置实在是易守难攻,而且他们阁中之人个个武功高强、神出鬼没……确实太难打了。”
“不知你是否发现,千手阁的作战风格,在六年前有了极大转变。”
“中军此话怎讲?”
“六年之前,千手阁以据险而守为主,通常是选择与围攻一方耗下去;再辅以刺杀、夜袭,慢慢消磨对方的势力,直到他们不得不放弃攻打。”
顾景曈顿了顿,继续道:“但近六年内,千手阁更多地采取主动出击,且用计奇诡,围剿者大多葬身蜀地、有来无回。”
戚将军回忆了一番,点头附和:“这几年来,千手阁好像确实激进了许多。四年前镇南将军袁硕丧生的那一战亦是如此。”
“没错。”顾景曈将最厚的那一本卷宗递与他,“你看看这个,其中记录的便是此战。敌方对我军动向了如指掌,又依托山林、险阻、水泉之势,绕后埋伏,前后夹击。
“但千手阁与镇南军人数悬殊,即便有此一计,亦不能取胜。故而他们稍战即退,引军中各营分散追击。他们又借林木隐蔽脱身,集中力量,直破主营。”
戚将军皱眉道:“这种计谋……张弛有度,倒像是读过兵法的。千手阁中竟有这般厉害的人物?”
“此人应当正是在六年前出现的。他如此苦心孤诣,我猜测是有两个目的。”顾景曈道,“其一,是想借自身谋略向上爬。战场上要做将军,就要打胜仗,在千手阁中想必也不会例外。
“其二,是在威慑。自千手阁改变战术之后,各门各派围攻千手阁的次数明显减少——这便是他的目的,让他们不敢来。”
戚将军道:“他既有这样的本事,想必心愿得偿,早已被阁中重用了。”
“他的本事怕是不止于此。”顾景曈冷笑一声,又递过去几本做了红色标记的卷宗,“据这些案卷中所载,近六年内有大批围剿者死于毒杀,仵作验过尸后,甚至连毒物是什么都找不出来。想来此人不仅精通用兵之道,更是极其擅长毒术。”
戚将军接过卷宗翻阅起来,越看越是心惊:“这种狠角色,若不尽快除之,必有后患。”
“不急。”顾景曈眸色沉沉。“恐怕我们这一回围剿,便要同他交手了。”
第93章
戚将军又问道:“中军打算怎么做?”“点火,烧山。”顾景曈道
戚将军又问道:“中军打算怎么做?”
“点火, 烧山。”顾景曈道,“这是要做的第一步。千手阁所在之处草深林茂,他们既熟悉地形, 又擅长隐匿潜行。若不先烧山,破除他们的这一优势,这仗没法打。”
戚将军点头:“末将这就派人去办。”
“不,我另有安排。”顾景曈阻止道, “江湖上有不少武林世家, 愿意助朝廷围剿千手阁, 此事我会请他们出手。”
“我们镇南军也能一同出力……”
“往后有你们出力的时候。”顾景曈道,“我之所以先让他们出手, 是因为江湖上的动向,必然瞒不过手眼通天的千手阁。从这些世家动身起, 恐怕千手阁就已经知晓了他们要围剿之事。”
戚将军恍然明了:“但千手阁没法知道,武林与朝廷已然联手。我们镇南军可做暗棋, 先按兵不动, 待千手阁向武林发动反击时, 再出其不意地设伏攻打。”
“没错。”
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即便只是一分一毫的优势, 也要加以利用。
顾景曈的目光移向窗外,好似穿过重重山峦, 望着京城的方向。
这是以性命为赌注的一战。
还有人在等着他回家,他不能输。
扬州最好的棺材铺位于城北,姜阑置了一口楠木棺——这种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 埋入地下后水不能浸、蚁不能穴, 且具有淡淡的芳香,是棺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
她立在娘亲的坟前, 眼眶有些发酸。
娘亲是妾室,没资格入姜家的祖坟。到头来只有草席一卷,孤坟一座。
娘亲的坟冢被挖开,那草席早已尽数腐烂了,赤裸裸地露出森森的白骨来。十六年的时光,足以让美人变为枯骨,让绢布蒲草被蠹蚀殆尽。
“我自己来吧。”她于坟边跪下,俯身捡起冢中的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