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娘子不甘心(50)
“给咱们送来的名单上,就有王香琴的名字!”
“好,派人去和家镇找郝生来,告诉他,他妻子找到了。”陈玠道。
三月的春风,尽管夹杂着一丝凉意,还是凭借它温柔地爱抚,拂去人们脸上的愁绪。
“哟,你脑袋还带着伤呢,就坐窗口卖起豆腐来了?吹着风能行吗?”来买豆腐的邻居诧异道。
秋兰利落地捡块豆腐放在邻居的小竹筐里,笑道:“我就坐这看一会儿,我家妹子有事出去了,等她回来,我就享清福去了。”
“你们俩也是,遭了那档子事儿,就能跟没事人似的,我听说你们大前天就开业做生意了,真是厉害,厉害呀!”
“那还能怎么办,日子还得继续过嘛!”
“说的也是这个理,哎呀,我才看见,这豆腐上面还有画儿呢!”邻居惊奇道。
“这是我们‘豆香缘’的标志。”英娘从后面走来,介绍道,“以后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是我们店卖的豆腐、豆酱、还有腐皮。”
“现在还卖腐皮?”
秋兰从豆腐旁边的油纸包里拿出一块,递给他看,说道:“喏,就是这个,四文一份,都是刚晾干的新鲜腐皮。你先瞧瞧怎么样。”
邻居接过,见它色泽金黄,油光透亮,放在鼻端嗅了嗅,有纯净的豆香味,夸道:“果真是好东西,给我来两份!”
他付清钱,接过两捆用油纸包好的腐皮,见油纸上面印着红色的画儿,和自己手中的豆腐上的一样,又是赞叹不绝。
“你们两个姑娘心灵手巧得很,我回去试这腐皮要是好,一准儿告诉被人,帮你们宣扬。”
“都是我妹妹想的,”秋兰很是自豪,“您慢走,再来啊!”
送走客人,秋兰问道:“事情办妥了吗?”
“妥了。”英娘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叠好的纸,展开来给秋兰看。
“给我看有什么用,我又不识字,你说说上面都写的什么?”秋兰不接。
“就是‘招伙计’三个字。”英娘说道,“三个大字就要三文呢!早知道我也从小就学读书写字了,可我只会那几个数,记账什么的没问题,别的就不行。”
“你现在学还不晚!”秋兰打趣道,又问:“像咱们这样的人,多是不识字的,那怎么办?”
“贴门口,有人好奇,咱们就告诉他,他就能明白。我也托牙人帮忙寻着,最好有人能做担保,别引狼入室。”英娘道。
说罢就到厨房制作浆糊,把水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倒入锅中小火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粘稠,搁置一旁,直至放凉后,用它把‘招伙计’三个字贴在门口。
她替换秋兰守着店面,也不闲着,用取回的印章挨个在油纸上印戳。
不知何时,有人走到窗口,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第32章 招工 英娘抬头看向来者,是……
英娘抬头看向来者,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娘,高大微胖,梳着一个利落的圆发髻。英娘疑惑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对不住,我实在是想不起来。请问您是哪位?”英娘抱歉地询问道。
“你不记得也是正常的,我们就只见过一面。”她双手捏在一起,说道:“就是你们在县衙和离之后,我在门口和你们说过话。”
英娘想起来,那时有个大娘喊住她们,说自己很羡慕她俩。
“啊,原来是你!最近怎么样?日子有变化吗?”英娘微笑道,用舀子盛一碗豆浆。
“算是有点变化吧,回去我就说我不伺候了,我们各过个的。他先是无所谓,但是花光了自己兜里的钱,就舔着脸向我要,都各过各的,我怎么可能管他!”她接过英娘递来的豆浆,喝一大口后继续道:
“我一分不给他。他就骂骂咧咧的,还想偷我的钱,我藏得严实,他可找不到!最后没法子,前阵子不知哪个狐朋狗友,给他找了个活,到隔壁县修渠去了,我也乐得自在!”笑得嘴都合不上。
“那真是不错。”英娘笑道。
“我早该这样!白白做牛做马伺候他这么久!”
“现在他不在家里,我闲的时候也多,今天就来看看我女儿,她家就在这附近,打这一路过,竟然就看到你!”她笑眯眯地说,“赶紧给我捡块豆腐,还有什么,也都给我拿些!还有豆浆不能白喝,也算我账上。”
英娘把豆腐、腐皮、豆酱各给她拿一样,说道:“大娘,豆浆就算请你喝的。”
“那怎么行,做小本生意的,我可不能占你便宜。”大娘坚持付清。
两人又闲谈少许,英娘才知道大娘姓蒋,是个稳婆,她女儿前一阵子生产,还是她亲手把外孙接到世上。
“这白纸上写的什么?”蒋大娘瞥到门口贴着的“招伙计”,问道。英娘向她解释一番,她忙说道:“这可巧了,我正好有人选推荐给你!”
“是谁?”
“正是我外甥,他原先在酱料行做工,那铺子刚关了,如今正没去处。”
英娘有些犹豫,毕竟不太相熟。
蒋大娘又说道:“他是个本分人,保管听你的话,你让他向东,他绝不向西。要是不放心,你可以试用几日,不行也不勉强。”
英娘又问了一些信息,蒋大娘一一说与她。
英娘肩膀还未好,使不上力,得秋兰帮衬着,但秋兰头上的伤也未愈合,不能过于劳累,所以两人每日做的豆腐极少,倒是急需有人帮工。
最后英娘说:“那就先让他来试工几日,管饭,每日暂且六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