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诀(182)+番外
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退西凉军,占领关道口。
萧彧从容不迫道:“程将军带兵多年,我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向程将军请教的,他日,望将军不要嫌弃。”
“哈哈哈哈!”程将军哈哈大笑,转而看向杨清颂:“这位将军,有点眼熟啊!”
“我乃杨清颂,为烈火军副总兵,负责烈火军游兵营。”杨清颂看着他,不卑不亢道:“家父杨河,曾是烈火军的千户,驻守过西境。”
“杨河?”程将军思绪闪过,随即道:“我记得,很喜欢做木刻的那位将士,难怪看你熟,原来长得像你父亲。以前啊,只要闲下来,你父亲就在一旁做木刻,送给大家,尤其是做给阿清。”
“是的,我父亲以前喜欢做木刻,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就没再做了。”
听到那个名字,萧彧眉心微微动了动,看了过去。
程将军也看着他,继续道:“杨千户做的木刻可真是惟妙惟肖,那小姑娘喜欢得很啊!”
“将军过奖了!”杨清颂看了眼萧彧,随即道:“末将还要去巡视,便先行退下了。”
“嗯,去吧。”萧彧说着,转身望向刀片山。
茶马关群山环绕,唯独刀片山突兀而出,更显孤独。
不知为何,萧彧觉得自己就像这刀片山,虽然方打了一场胜仗,但内心凄凉。
“殿下,西凉军虽不会再轻易攻打进来,但是现如今河边屏障尚未修复完毕,我等还是得在这里再观察一段时间,待这屏障修复完毕、西凉退军,我们再定接下来驻守关道口的情况,你看如何?”
程将军的话,打断了萧彧的思绪,他点头同意。
程将军的想法,他是赞成的。
只是此次大战,死伤大多是程将军所带领的将士,虽然胜了,但他心里,估计也很难受吧!
他看着程将军,郑重道:“大萧和西境的子民,都会记住那些为守卫边关而死去的弟兄们的。”
知道萧彧是在安慰自己,程将军眉眼闪动了一下,随即道:“自从叶将军之后,我和范将军驻守西境八年多了,这么些年来,为了守卫边关,不断有弟兄离去,也不断有新的弟兄进来,我们早已看透了生死。能用一死来扞卫边关,是值得的。”
将士在誓死守护边关,而那些为了欲望和权利的人,却完全不顾将士们的生死,轻易地出卖军情、甚至是布防图。
太后与萧炎一党,正是如斯。
萧彧看着他,转移了这沉重的话题:“叶将军在西境,还有人会记得他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
程将军看着他,缓缓道:“叶将军在西境三十余载,那三十多年来,西凉从没一人踏足过西境。那时,这里的百姓生活虽不算富足,却完全没有受过战争的苦,安宁度过。这里的人,都很感激叶将军和叶夫人。”
原来如此,难怪他们会将叶茂之挂在嘴边。
程将军叹了口气,继续道:“我知道之前在京都,没有人敢提起叶将军的名讳,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却没一人敢为他说话。可是在西境,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叶将军会勾结西凉,大家都知道他是被陷害的。只是西境离京都太远太远了,他们想要为叶将军说话,也传不过去。”
萧彧没有打断程将军,领着他往城墙另一边巡视而去。
“殿下可能不知道吧,当年叶将军一家被抄后,西境的百姓知道他们最后尸首异处,更无人收尸,所以他们在这里,为叶将军一家立了衣冠冢。每年清明和叶将军被杀的那几日,那山头排满了西境的百姓,都为祭奠叶将军一家而去。”
他自己每年清明也都会去,从没缺席过。
那场景,萧彧没有见过,而且也从未想到过。
原来在遥远的西境这方,会有那么多人记住叶将军一家,记住他们守护边关的恩情。
难怪她一心想要回来西境。
这些,她都是不知道的吧!
“待返回西境后,我也带你去祭奠他们,毕竟,那也是你的岳丈一家。”程将军说着,回头看他。
“好,那便有劳程将军了。”
那不仅是叶清的家人,也是他的家人。
萧彧走下城墙,看着随处休息的将士,对着程将军道:“今日弟兄都累了,我看西凉人这几日也不会有什么动作,程将军你让下面的弟兄们好好休整休整,过几日我们看情况再进行换防。”
“好的,我会安排下去。”
“程将军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南下吗?”萧彧问。
程将军一愣,想起那日说的话,随即道:“先回京都,向皇上汇报此次夺回关道口一战,然后就休沐半年,休息休息,带家人南下走走,顺便为我那小女儿去买两块双面绣的手帕,让她高兴高兴。”
看着程将军脸上向往的神色,想着那苏州的人,他沉静道:“想要买到好的双面绣,得去苏州。”
“苏州?”似乎想到什么,程将军笑了。
“好,那我便听殿下的,去苏州。”
去那里买双面绣,去那里看一看当年那个小姑娘。
接下来的几日,护城河边的屏障修复完成,而对岸的那四万西凉军也在休整两日后退回了西凉境内。
据探子回报,由于西凉那位主将此次战役指挥不当,不仅死去近六万将士,更是丢失了关道口这一要塞,被西凉摄政王梁云锦贬去了其他地方,而目前也尚未有再次攻打大萧的意图。
萧彧留下杨清颂和一万将士继续驻守关道口后,随着程将军返回西境。